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最近,以色列一家杂志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坐在椅子上,正在攻读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自传《(我的一生》,似乎在从克林顿摆脱桃色事件干扰中学习"先进经验",而他的"成绩"显然令克林顿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各国特工部门中,以色列特工部人数最少,但是以其作风最佳、办事能力最强而名扬世界。其卓越的表现完全可以和前苏联克格勒、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五处、德国秘密警察相提并论。1977年以色列总理贝京访美,他送给美国总统的礼物是一包档案。美国总统看后大吃一惊,档案里面的情报涉及美国在全球的利益,是中央情报局想得而得不到的。以色列特工不足1000人,年度预算也非常有限,但他们的行动遍及全世界。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25日,中央银行开始根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这是对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一大创新。本文结合了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国内外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进行了对比,并对如何改善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质平等承认合理的差别,是为了在竞争和分配中保护弱者的利益。在退休年龄问题上,应实行合理差别原则,即在规定男女公务员年满60周岁同龄退休的同时,允许女性在年满55周岁时选择退休,或是选择继续工作到60周岁退休。  相似文献   

5.
禁止不合理的差别对待作为我国宪法所保护的公民平等权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含义就是指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的歧视。但在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侵害公民平等权进行差别对待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我国平等事业的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锴 《法学》2023,(2):32-46
宪法上的平等权是指规范自身的平等,不同于其他公法领域的规范实施的平等和民法上的私人之间的平等。我国传统上分析宪法平等权的思路——禁止不合理的差别,存在标准不确定,及“只解决差别、不解决对待”的问题,可以将比例原则适用于宪法平等权分析来弥补上述缺陷。具体来说,用比例原则中的目的正当性、妥当性来分析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差别,如果规范分类的目的不符合宪法的要求或者虽然区分的目的正当,但现有的区分无法实现区分的目的,就可以认为该差别不合理,从而不能进行不同对待。如果差别合理,即规范分类通过了目的正当性和妥当性的审查,就可用来进一步分析应实行何种不同对待。此时可以用比例原则中的必要性和均衡性来分析,即在多个不同对待中,应当选择造成损害最小的不同对待;同时,不同对待的幅度应当与差别不同的幅度保持均衡,从而最终确定合理的不同对待方式。用比例原则来加强宪法平等权分析的说理有助于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苏亦工 《北方法学》2009,3(3):122-133
道德与法律存在着“有我”与“无我”的语境差别,二者不可随意混淆。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证明,如果忽视语境差别而将道德与法律混为一谈,便可能产生负面、消极的后果,甚至使道德与法律两败俱伤。道德话语若想实现向法律话语的转换,必须超越“有我之境”,即将特定的主体转换为一般主体,法律才能公平、公正,从而得到尊重和奉行。  相似文献   

8.
余茵 《政府法制》2013,(1):20-20
官员情色丑闻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国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近年来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就因性丑闻落马。而在近日重庆官员“不雅照”曝光前不久,美国也发生了一场轰动全围的性丑闻——陆军四星上将、曾经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统帅、时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彼得雷乌斯,自曝婚外情宣布辞职。美国媒体和民众对这“喜闻乐见”的公职人物性丑闻开始了疯狂扒粪。  相似文献   

9.
《TRIPs协议修正案》的出台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它的诞生也会对差别定价制产生显著的进一步影响。该《修正案》的出台促使了全球差别定价制的发展。差别定价制中的发达国家完全补偿类型、发展中国家支付专利使用费补偿类型和最不发达国家零补偿类型也会受到该《修正案》的影响。这些影响的构成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原因。  相似文献   

10.
倪雄飞 《法学论坛》2023,(2):100-109
《劳动合同法》的属性具有公法与私法融合的特点,其属性的历史变迁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劳动合同法》属性中公法因素与私法因素的失衡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弹性用工,对小微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小微企业的本质特点决定其劳动关系的调整需要更多的私法空间,在劳动法法典化的进程中,应对小微企业劳动关系实行差别调整,这种差别调整包括某些劳动法规范豁免适用和针对小微企业制定特别的规则。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以色列政坛丑闻频出:总统卡察夫因涉嫌强奸女职员被停职;前司法部长拉蒙因强吻女兵,被判从事120个小时的社会工作并罚款3500美元;总理奥尔默特自去年上台以来先后  相似文献   

12.
陈星宇 《法制与社会》2011,(36):110-111
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这些群体之间的权利及利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差距导致了社会冲突的发生。为了减少社会冲突,缓解社会矛盾,在司法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一视同仁,而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差别司法,以保护特殊群体的权益。但我国的差别司法还处在发展阶段,相关规范也不成体系,且对差别司法还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对于差别司法还需要多加探索。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清洁空气法的差别责任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主体在历史的、经济的、意识的及现实需要等方面的差别,滥觞于国际环境法的差别责任原则也应该是我国清洁空气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在内容上,差别责任包括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但区别责任绝不是不承担责任。以移动源排放标准为例,我国应坚持差别责任原则,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应区别对待,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排放标准,而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4.
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使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教育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存有突出的"城市取向",这自然构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二元教育结构已内化成城乡人口不同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这种意识与观念的不同又会反作用于城乡教育差别的存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实际上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城乡分野,存在着教育机会的认可与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某种不平等的倾向,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更应加强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自身的改革.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需要按照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进行更深刻的解构与建构.  相似文献   

15.
杨雨菁 《法制与社会》2012,(36):288-289
正义与法律是法律思想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古往今来,对于正义问题的回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不同的语境正义有着不同的内涵.相应地,司法正义这一司法制度的伦理,它也有其相对性和有限性.如果说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一种均码的司法正义,那么对于一些倾向性的司法制度或者说差别的司法制度,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差别的司法正义.差别司法正义在促进社会福利方面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栾少湖 《法治研究》2006,(11):44-45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法官与律师:区别与差别”。发言内容,我想从一份调研报告说起。现在各位嘉宾的手里,都有一份《法官与律师——关于“法官眼中的律师”与“律师眼中的法官”调研报告》。这份调研报告是我所历时3个月刚刚完成的。其调研背景就是今年3月发生在天津的“法官打律师”事件,这一起沸沸扬扬的事件,使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引起了社会各界空前的关注。作为律师一方,我们想通过自己的这种调研活动,发现一些问题,引起大家的思索,向大家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17.
紫阳  小雯 《法治纵横》2014,(19):8-11
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而真正的差别在于不同的人却可以通过不同的主观努力去收缩或延长这一过程。没有付出的生命不过是一具空洞的躯壳,虽生犹死,而一个承担了付出的生命却因为泽彼苍生而虽死犹生以至成为永恒。当1999这四个看似普通的数字逐渐被历史远去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想要看到明天的生活有多精彩,可是这四个普通的数字却在一位美丽的少妇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就是烈士木拉提·肉斯坦木的妻子阿依努尔。“烈士的遗孀”这个称呼在别人看来或许是一种光环,但是在阿依努尔而言这却是一个带着悲戚的光环,一个带走她幸福的光环,该怎样继续走完人生之路。是生活在痛苦的回忆中,还是勇敢地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对于活着的人是一种怎样的考验?2014年8月27日,记者在一家咖啡馆见到了这位美丽开朗的阿依努尔,悲成仍然留在她的心中,无法抹去,但是生活的磨砺却使得她更加美丽、坚强。如同一枝风雨中的玫瑰铿锵不败……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一个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是人类世代向往追求的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公平正义这一基本元素。本文通过探讨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提出的“差别原则”,试图找出这一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浅谈劳动合同法应对中小企业合理差别对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现实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要求,提出在现实情况下实施劳动合同法应对我国中小企业实行合理差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周伟 《政法论丛》2007,(3):13-21
就业中的年龄不属被劳动法禁止的歧视种类。据对1995年我国《劳动法》施行到2005年这11年期间30万份报刊广告招聘条件的统计,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40岁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差别排斥。年龄歧视成为劳动法规定的平等就业与现实差距最大的一个现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行不合理的年龄差别,严重限制、剥夺并影响到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消除这个普遍的、严重的歧视种类:一方面可以在制定劳动就业促进法中增加禁止年龄歧视的种类,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制定反歧视法中明确把年龄歧视作为法律禁止的歧视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