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嘉禄 《检察风云》2012,(10):87-89
外销紫砂赢,是指清代至民国时期,根据外国客商要求设计制作井销往国外的紫砂器.也包括少量进入国内流通领域的紫砂壶。这是中国陶瓷产品与茶叶两大产业继续向海外大规模输出的见证,也可说是中国文化影响欧洲的佐证。  相似文献   

2.
如今,紫砂大热,大家对紫砂又了解多少,究竟怎么样的一只壶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紫砂茶器?在紫砂历史的长河中,各种紫砂壶的名字极富优雅,人对待美学的热情越发强烈。到了壶艺大师手里的紫砂,给他一个紫砂坯体,他会作画,写诗还是留白?这些早已存在几百年的问题,古往今来一直是爱壶之士所思考和琢磨的。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壶,因稀有的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享誉中外.   在群星璀璨的紫砂艺人中,有一位出类拔萃的中青年女性陶艺家葛武英,她怀着对紫砂艺术文化的满腔热情,在紫砂艺术的殿堂里辛勤耕耘.她的作品气质脱俗,造型生动.赏其作品,泥料巧色自然,意韵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娄向鹏 《法人》2010,(7):91-92
普通陶就是普通陶。紫砂就是紫砂。不是紫砂称紫砂——如果这不算欺骗,那么将硬杂木染色,做成“红木”家具,标出高价,卖给美的高管和中国陶瓷协会与中国家电协会会长如何?  相似文献   

5.
今昔 《检察风云》2007,(17):76-77
本文介绍的茶壶,为上海浦东新区公安局干部王挺俊的《击壶斋》馆藏珍品.他二十多年来在业余时间醉心于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收藏了明清至当代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紫砂壶及紫砂器皿三百余件.本专题介绍了他的部分精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陆正伟 《检察风云》2008,(20):78-78
宋代诗人梅尧臣在《宛陵集》中的茶诗句"小石冷采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流传至今。紫砂"色不艳,质不腻"的特性颇受文人青睐,因为它与雅士悠然自得散淡从容的生活态度很合拍。所以,人们追崇紫砂名壶的热情至今不减。但在专业人士眼里算得上是有品味的好壶,单凭优质的紫泥和制作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认为在本质的壶上首先要有独特的创意和高超的手艺。创意者会在神态各异的紫砂壶上借物寄情,依物言志,每一种造型都会引申出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或曲折迂回的典故。  相似文献   

7.
眼前的这把“供春壶”虽然是迷你型,只有11.8克,小可盈寸。但它的原作却是古代紫砂发展史上记载的第一件作品,而令人感兴趣的是:目前的这把供春壶是现代紫砂发展史上第一件大师仿名家的微型作品。中国紫砂壶的鼻祖是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的供春,他虽为家僮却聪明过人,悟性极高。在陪主人宜兴人吴仕(正德进士)读书期间从金沙寺僧那里学到一手做壶的技巧,而且,善于推陈出新,把紫砂壶从一般的粗糙尤其生动别致,那仿树瘿的壶身表面丰富的指纹给茶壶增添了质朴古雅的氛围,造型既有天然妙成之韵,又有手工技巧之趣。因此,前人称颂供春壶是“脱…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市收藏协会和青浦监狱共同举办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紫砂壶具民间收藏展”6月23日上午在青浦监狱内开幕,近百位收藏家、监狱干警和服刑人员的代表参加了开幕式。为本次展览会提供展品的是紫砂壶具收藏家吴士保先生。他从个人的收藏馆中精心挑选了100件风格各异,题材多样的紫砂器具,有茶壶、文房用具,既有古代名家作品、也有现代名家的作品,洋洋大观,值得一看。收藏走进大墙,是丰富监区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帮教的一种载体,更是上海市收藏协会面向社会、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一项义务。上海市收藏协会在上海市监狱管理局领导的…  相似文献   

9.
江苏宜兴.江南山水历史名城.紫砂故里.教授之乡,不仅风光秀丽、人文气息浓厚.经济综合实力更是多年稳居全国十强县市行列,这离不开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多年来,宜兴市人民检察院本着科学发展、执法为民的原则,以"紫玉金砂"般的坚贞、细腻推动检察工作,使检察系统这块老品牌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李钦 《检察风云》2011,(3):90-91
在古老的18世纪土耳其产手工真丝地毯上,用蒋蓉制作的荷塘清趣紫砂壶泡茶,再点上一炉沉香,细细品味墙上悬挂着的中国水墨或西方油彩,不远处的案台上,散落着几方名家所刻的印章砚台,  相似文献   

11.
米黄色的紫砂花盆,占朴典雅大方,这是父亲留下的纪念物,如今睹物思人,仿佛又看见父亲手持小铁铲,在种着兰花的紫砂花盆上松上,整叶,浇水……  相似文献   

12.
【案情】原告烟台工艺美术厂(以下简称美术厂)从1958年起研制紫砂镶嵌茶具工艺技术,获得成功,并进行批量生产经营紫砂锡镶茶具工艺品。1978年,该产品被省工业局授予名牌产品称号。80年代,美术厂为提高、改进产品工艺,组织了科研小组,开发、研制陶瓷器具镶嵌技术,增加了倒花扎铸工艺和抛光工艺,并用该技术设计出10几种不同色彩和造型的工艺美术品。1990年该项改进镶嵌技术被美术厂纳入企业管理标准,并报市级标准计量局注册备案。1990年3月,美术厂制定了一套完善锡镶工艺品制造工艺程序及产品检验扣分细则,…  相似文献   

13.
邱秋 《法律与生活》2010,(13):23-23
2009年,我幸福地当上了准妈妈,孕育宝宝是件大事,听众多前辈妈妈介绍,多喝汤水,对宝宝的发育好。  相似文献   

14.
刺器按有无刃部可分为有刃和无刃两类。有刃刺器按刃的多少又可分为单刃、双刃和多刃3种。单刃刺器背部形态有平、圆之分(可合称为普通单刃刺器),另外还有一种背呈锯齿状的单刃刺器,它的形态介于普通单刃与双刃刺器之间,可称之为刺锯器,其刺破纺织物形成的破口可称之为刺锯口。刺锯器与普通单、双刃刺器刺破纺织物形成的破口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表现。笔者通过办案收集的资料来阐明刺锯器的构造、刺锯口的形态特点及其形成机理,并与普通单、双刃刺器及三棱刮刀相鉴别,为此类工具的推定提供依据。1刺锯器的构造刺锯器由尖、刃、…  相似文献   

15.
1979年.上海的考古工作者在金山县松隐乡普查出土文物时,收集到—把有陈曼生自铭款的紫砂竹节壶。它出土于—座有确切纪年的清代墓葬中。据墓志记载,墓主王坫山生前致仕湖北宜昌府,历官候补道,嘉庆五年(1800年)以疾终,八年三月归葬故里。有钱人家墓中藏金银财宝,他独藏一个茶壶。  相似文献   

16.
依据创口损伤特征推断致伤凶器是法医工作者在刑事案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在长期的法医实践中发现许多不典型的变异、特异创口,其损伤特征不符合法医病理学中有关此问题的一般规律,给推断凶器增加了难度,甚至出现了失误。为了总结经验,减少错误,现将体会与同道们共同探讨,以利提高。一、无刃刺器形成的变异创直径较粗的无刃刺器制入组织时,由于无切割作用,当刺器拔出后,组织收缩,创口顺着皮肤张力方向呈梭形裂隙状,难以反应刺器特征。此刺器形成的创口易被误认为有刃刺器(包括单双刃刺器)形成,其与有刃刺器所形成的创口鉴…  相似文献   

17.
<正>刺杀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比较多见,该类案件中刺器种类的确定对案件的侦破比较重要,然而,由于同一把刺器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不同形态的创口,而不同的刺器可以形成类似的创口,这给我们判断刺器的种类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8.
1995年起,中国陡然间出现了一个医术如神,包治百病,引来数十万人朝圣的“盖世华佗”胡万林,但最终真相告诉人们,这个所谓的神医不过是新闻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创造的一个神话。过了不到十年,又出了个用绿豆、茄子、冬瓜包治百病的张吾本。前不久又爆出美的等几家著名电器企业假紫砂锅骗取钱财的事件。  相似文献   

19.
鲍复兴 《检察风云》2011,(19):88-89
从“玩泥巴”到篆刻陶印 篆刻是我的终身最爱,从省博物馆退休后,更以篆刻为第一乐事,近年来受善制陶瓷印的辽宁王丹社兄和萧山蔡履平弟影响,迷上了紫砂陶印。说到与紫砂陶印的结缘,首先要感谢好友王德江兄,他夫人是宜兴丁蜀镇人,姨夫是制壶名家。德江兄从丁蜀镇给我带来了紫泥,使我开始了用紫砂泥制印、刻印的艺术探索,  相似文献   

20.
胡国良 《检察风云》2012,(17):92-93
在大美的世界里,艺术家向真、向善、向美,韩美林更是天性使然。他从动物身上找到了情感的依托,那毛茸茸的动物造型刷水画后,再融合传统水墨和现代水彩画效果于一体,人见人爱,国人感受到绘画艺术的温暖。上世纪80年代初,韩美林开始研究陶瓷工艺。从民间简陋的土陶,到华贵的钧瓷,再到工艺几乎失传的紫砂,他都有钻研。1983年,他设计的第一枚猪生肖邮票,以民间艺术简约夸张的风格受到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