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曾子越 《南风窗》2011,(19):68-70
郁南的金融改革,可说是一次政府主导的、有意识的制度创新,郁南改革利用金融的力量,使得扶贫作用放大了几倍,但是由于大量动用行政资源,能否推动、持续发展要取决于领导者,这种改革难以复制。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治理"这一新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取代了过去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提法,它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社会改革有了全新的理念。社会管理偏重于强  相似文献   

3.
张敬辉 《工会博览》2009,(12):22-22
新形势下的工会干部培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在形势、任务和培训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能否变革和创新培训方式就成为提升工会干部培训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变革和完善工会干部培训方式具有许多方面,但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教是主要方面,只有教好才能学好。要从根本上提高工会干部培训的效果,当然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但改革教的方面是主导,所以必须要着力于工会干部培训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使工会干部培训与工会干部已受教育相衔接,与工会干部发展和履行职责的要求相适应,注重工会干部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讲求“质量效益”,取得丰硕培训成果。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发挥好作用,对于深化企业改革有着重要影响。要把国企改革工作做好,就应立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现状和干部职工思想实际,强化务实作风,创新工作思路,认真研究探讨和用心思考做好新时期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消除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思想阻力,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深化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喜亮 《工会博览》2006,(19):13-13
中央提出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为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供了发展契机。创新须把握规律创新固然是指对未来的开拓.但开拓未来必须把握历史。所谓把握历史,就是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工会工作创新主要表现在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内容的创新、维权方法的创新以及组织效率的创新,等等。工会工作创新的本质要求就是在劳资关系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创新工会工作不能是盲目的,创新不是任意的行为。那种打着创新或改革的名义肆意改变工会工作的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等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所谓的“创新”、“改革”,也不是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在这里要讲述的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由42人组成的团队的故事。这42人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业务班组,是公司改革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从开始时的重重顾虑,到真切感受改革带来的益处,再到不断推出的创新工作法,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这个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最终让他们在电力这个大舞台上成为了领舞者。他们就是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配电运营  相似文献   

7.
网络司法拍卖的实践创新,推动了立法改革和司法创新,但是在司法拍卖主体性质、救济权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笔者认为网络司法拍卖较之于传统司法拍卖模式,应定性为公法性质,并从救济权角度分析争议来的改革契机。  相似文献   

8.
林伟 《工会博览》2009,(7):200-201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为企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要在新形势下有所作为,必须联系实际不断创新,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我司党组成立以来,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不断探索创新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体制。我公司的创新实践证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化,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不仅体现了出资人的意志,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有着其他管理职能无法替代的作用。企业纪检监察组织作为企业监督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企业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成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政府改革,探索适宜的改革转型路径,对于加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乡镇治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红兵 《工会博览》2010,(5):150-150
对于弱势媒体广播来说,改革节目设置,搞好资源配置,则必须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提高竞争力,收听率,来获得更多的受众。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关于电台节目的创新制作。  相似文献   

11.
李敬梅 《工会博览》2009,(12):23-23
我国工会财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完善进程不断加快,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树立创新精神,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本文就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论邓小平制度建设与创新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制度建设的理论是党的建设的新思路 ,是我们国家执政党建设的根本大计 ,是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新的重大发展。《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仍然是今后一个长时期内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与创新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献。邓小平的制度创新思想 ,不仅在国家学说、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因而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而且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因而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辛鸣 《南风窗》2012,(24):32-34
十八大标志着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过去的成就已经化为了脚下"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起跑线。十八大报告的创新之处贯穿始终,我们仅列举以下几个方面以冀"窥一斑而知全豹"。十八大报告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十六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总结与相承,又是面向未来,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改革之作、发展之作、创新之作,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创新精神。十八大报告的创新之处贯穿始终,我  相似文献   

14.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守正与创新的改革壮举.它坚守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维护人民和国家利益、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之正.这种坚定的守正,是新经济政策得以推行并取得较好成效的前提和保障,是新经济政策本质意蕴的体现.同时,它开创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适当途径之新、根据苏俄国情正确开展经济建设的方略之新、妥善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之新.这种务实的创新,给苏俄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是新经济政策的鲜明特性.守正与创新是新经济政策留给我们的可贵启示,我们要在坚持守正与创新中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各地工讯     
王福成 《工会博览》2004,(20):76-78
近日,海南省委书记、省长汪啸风强调,工人阶级要自觉地站在改革的最前列,积极投身于改革的伟大实践,要做支持、参与改革的模范。工人阶级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和政策,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积极参与企业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创新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中苏改革的经验教训启示人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社会主义取向,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否定,而是自我完善;必须坚持"有为"、"有不为"原则;必须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量国情、历史文化和群众的承受力.这既是中国改革创新区别于苏联的三大特点,更是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7.
“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是中国现阶段均衡协调改革中各种利益关系.转换制度变迁方式,重构政府、社会和市场关系的必然选择。自2008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具有较为完善的系统结构,采取了强制性制度创新+渐进方式的模式,抓住了改革的核心产权问题,兼顾了多方利益,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价值。优化...  相似文献   

18.
世上没有能够永远潜伏而不暴露的问题,除非问题本身没有发生。只要存在着“地雷阵”,踩响或引爆只在迟早之间。故作不见并不等于问题不在。这一年多来,广东频频触雷的经验之惨痛,在全国又属“先行一步”,是谁也回避不了的。伴随着广信破产、粤海重组;于飞(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折翅、陈同庆(原湛江市委书记)死缓;乙烯停工,标致云散;清理逃汇,走私路断……广东人起初大概没有料到,要增创新优势,必先对现存的顽症来一个清理;要更上一层楼,必先对历史的沉痼作一次攻坚。而攻坚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已往20年改革形成的既有利益格局、权力结构、运作模式与制度安排。也就是说,要推进新的改革进程,先要对过去的一些“改革成果”进行改革;当  相似文献   

19.
正4月30日,首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暨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总结首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特别是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方面的典型经验,对下一步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数字经济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国际税收制度改革于2013年被正式提上议程,并逐渐形成了以双支柱为核心的税改方案。2021年10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式获得大多数改革参与国同意,计划于2023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国际税收制度改革未来将对全球税收治理、全球贫富差距、数字经济发展、资本流动和避税型离岸中心等产生持续影响,也将给中国完善税收体制、发挥大国优势、吸引中资跨国数字企业回归、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与创新等带来机遇。但国际税收制度改革同时会收紧中资跨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环境,对香港金融稳定也会造成影响。中国应以本轮国际税收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参与,并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加快市场化建设和金融开放进程,在自贸区对标高水平国际创新,以及提升香港内生增长动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