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里是五四运动的爆发地,这里是新思想、新文化诞生的地方,这里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起点,这里是孕育一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地方……这里也是我们的祖国首都,这里更是历史与文化荟萃的地方——北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百年时间里,北京见证了许多重要时刻,留下了许多红色地标。一处处意义非凡的红色印记,一段段难以忘怀的红色回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传承着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红色血脉。  相似文献   

2.
正山河为碑,历史为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打卡"红色地标,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传奇。全国人民跟随总书记的足迹,通过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红色地标、一堂堂生动的"党史课",深刻读懂一个百年大党历尽艰辛、缔造东方奇迹的"密码"。"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南昌路100弄2号《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一座座老石库门建筑遍布大街小巷,承载红色记忆、讲述革命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红色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红色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红色基因,融在血脉,扎根人心。翻开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红色基因谱系耀眼夺目。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历经百年来的砥砺奋进,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构成了我们党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新形势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管仕廷 《工会博览》2011,(10):303-304
“红色精神”,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有特定的内涵及类型,虹色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强大动力,红色精神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力量。传承红色精神要与日俱进。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0,(22)
<正>高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意味着"以进步光明的新政权取代落后腐朽的旧政权"。随着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终于高居正义、真理和尊严之上。高华对红色政治的研究历来独辟蹊径,他对革命话语的建构过程与修辞动机有着犀利的观察。他追溯的并不是历史现场与历史景观,而是历史被建构的过程。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以下问题: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左翼文化";如何撇开现成的结论,从诸多史料中还原关于革命的叙述、探讨革命词语的高地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文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并发展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有关文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反映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的文化诉求,分别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革命理论作为毛泽东文化的内在逻辑贯穿于其文化理论始终。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传统法律体系的现代化革命,然而传统法律文化是数千年的历史文明遗留下来的产物,是历史进程中法律观念的沉淀。所以,在现代法制过程中,必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客观的理解,对优秀的成分加以发扬和利用,对阻碍法制现代化的成分应坚决的摒弃。  相似文献   

9.
正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如磐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丰富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培养高雅的艺术情操,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鼓励职工记录美好生活,通过文艺创作形式,追寻红色记忆,回顾党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业绩,近日,北京地铁运营一分公司工会组织摄影俱乐部成员开展了"乘地铁·拍首都"探寻红色足迹职工摄影活动,  相似文献   

10.
"革命"话题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密不可分,因此,应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作为历史的"革命",因为革命首先是20世纪中国人所经历的历史。其次,革命作为一个热议的话题,有助于我们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的现实。此外,严肃而谨慎地运用革命的思想、理想和实践,开拓了20世纪中国和当代中国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最后,革命印迹仍存在于当今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上。  相似文献   

11.
崔欣  朱博 《工会博览》2014,(22):44-44
从即日起,密云县总工会举办了“中国梦·劳动创造幸福.密云职工文化志愿行”书画展。展览作品围绕“密云绿色国际休闲之都”发展定位和“红色密云、绿色密云、金色密云”,突出密云悠久历史文化、红色革命历程、绿色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活动从7月初开始,至8月20日结束.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京西永定河畔,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长辛店。这里留存着多处红色遗迹,构成一个红色地标建筑群,勾勒出一幅红色地图,向世人讲述着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基因,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这里曾是进出京城的咽喉要道,出现了中国早期的铁路工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的区域之一。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劳动补习学校旧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二七"惨案长辛店遗址、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均坐落于此。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成功运作,并使之得到丰富和发展。新中国诞生以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虽有过曲折和迷茫,更有成功和辉煌。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饱含历史记忆的旧建筑被无情推倒。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中性的"地皮"。跟具体的城市性格没有关系。可以放到任何城市的任何地点中去的地标式建筑拔地而起。中国的城市成了"失忆之城"。  相似文献   

15.
历史常由大事件连缀而成.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体育赛事、文化仪式和媒介事件之一,北京冬奥会必将创造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段独特、美好的历史记忆.以历史的广角观之,北京冬奥会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两年有余,全球化浪潮遭遇疏离和阻遏,新技术革命持续加剧现代文明不确定性的多重复杂历史语境下举办的.  相似文献   

16.
正从1921年到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光辉岁月。红色基因,血脉传承。从北大红楼到长辛店二七纪念馆,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到京报馆旧址,从北京李大钊故居到陶然亭慈悲庵,从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到中法大学旧址……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历史记忆的文物,向我们诉说着信仰之美、精神之力,传达着共产党人朴素的家国情怀和执着的信仰追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期盘点我们身边正在展出的红色主题展览,带您触摸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温度的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17.
活动时间:4月26日——10月16日活动主题:缅怀先烈,放飞理想;重温红色激情,畅游锦绣河山活动宗旨:感受红色力量,营造革命氛围;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情感,弘扬爱国精神主办单位:北京市旅游局、河北省旅游局、山西省旅游局、陕西省旅游局活动主线:延安——碛口——岢岚——五台山——阜平——西柏坡——北京活动内容:山西省、河北省、陕西省、北京市四省市联合举行“走向胜利的征程”主题旅游活动。2005年5月17日,作为“走向胜利的征程”红色旅游合作协议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省、市红色旅游发团仪式及现场咨询活动,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广场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的启动仪式是按照四省、市继2005年3月底,由山西省旅游局倡导并发起的京、冀、晋、陕“走向胜利的征程”红色旅游合作协议书在并签署后进行的实际行动,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使我们的未来一代不忘革命历史,弘扬先烈精神,发奋报效祖国,振兴老区经济。它正式拉开了四省、市红色旅游联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简讯     
●日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反映中国机械行业广大职工的精神风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  相似文献   

19.
《法制博览》2011,(11):44-45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前,中国的历史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有了鲜红的底色。在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掀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创业,逐步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富强之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本刊开辟《红色记忆90年》专栏,与读者一起重温风起云涌的中国革命历史,追寻我们的红色记忆,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创建、繁荣与富强所走过的艰辛与荣耀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创立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四座历史丰碑,这四种精神在拥有共同价值的同时又在内涵上各具特色,井冈山之源、长征之魂、延安之思、西柏坡之风,从不同价值向度上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建设提供了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中国的革命精神。这一具有丰富价值意蕴的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