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国昌 《党政论坛》2011,(12):59-59
前不久电影演员陈道明在一篇短文中写道:“朋友往往会问:你在家里都干吗?我说,什么都没干,发呆呢。我认为,发呆是最放松的事。尝试把自己脑袋放空,哪怕只有几分钟,其实也挺幸福的。”陈道明说的“发呆”,就是把自己的大脑“放空”:我这里说的是“清空”,其实意思都一样,就是将人的大脑处于一种什么都不想、只是静静歇息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恬静的、快活的,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则故事:西汉时候,有一天,汉文帝在召见群臣以后,向右丞相周勒提出了一个问题:“全国一年要判决多少案件?”周勃说:“不知道。”汉文帝又问:“全国一年要进多少钱粮?”周勃又支吾着回答不出,满脸羞愧,急得汗流泱背。汉文帝转而又向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皇上买了解这些情况,请询问具体管理这些事的官员。”文帝问:“那么到底去问谁呢“’陈平说:“是上要知道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可以问廷尉(中央司法官);关于钱粮的事,可以问票内史(中央主管钱粮的官)”。文帝紧接着又问:“按照你说的,各个方面的事都有…  相似文献   

3.
选择的智慧     
王富新 《党政论坛》2009,(19):62-62
一个年轻人向一个年长的智者请教智慧的秘诀。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选择。”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又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错误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礼让三分     
袁雪 《党政论坛》2010,(10):26-26
有两个邻居,张三和李四。张三家常常吵架,李四家却从来不吵。张三就问李四:“奇怪!老李,你们家怎么能够不吵架呢?”李四回答:“你们家所以会吵架,是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我们家所以不吵架,因为我们家都是坏人。”  相似文献   

5.
刘墉 《党政论坛》2010,(16):16-16
我们要活出闪亮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思想。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纽约的时候,有记者考他:“请问伟大的科学家,音速是多少?”爱因斯坦想都不想,说:“我不知道!”记者都愣住了,这么伟大的科学家,怎么连音速都不知道昵?“我为什么会知道呢?一查书就知道了,犯不着费这个脑筋。”爱因斯坦干脆地回答。  相似文献   

6.
卞毓方 《各界》2011,(8):22-25
杨绛八岁在无锡、上海读小学。十二岁,进入苏州振华女中。父亲有一次问她:“阿季(注:杨绛本名杨季康),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相似文献   

7.
程万军 《各界》2011,(5):2-2
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其实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然而如此这般,他们的重心在哪里呢?到最后无非是一种“墙头草”状态,哪边风硬倒向哪一边。为了保住自己,所谓中庸是偏向哪一方都可以的。  相似文献   

8.
于晓玲 《党政论坛》2011,(14):22-22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个连小孩子都知道,还用问先生?  相似文献   

9.
王新志 《党政论坛》2010,(24):15-15
“身神同补”是补什么?简言之,补身是指祛除身体上的毛病:补神则是改变因病而生的种种不良清绪。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五脏和我们的情绪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0.
一个农夫和一个准备远行的水手在交谈。农夫问:“你父亲是怎么死的?”“出海捕鱼,遇到了风暴,死在海上了。”“那你祖父呢?”“也死在海上。”“那你为什么还要去航海,不怕死在海上吗?”水手沉默片刻,他反问农夫:“你的父亲死在哪里?”“死在床上。”“你的祖父呢?”“也死在床上。”“那么,你每天睡在床上不害怕吗?”  相似文献   

11.
古时候,有个人一生气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圈。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一边跑一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家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然后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干活。”到了晚年,他的房子变大了,地也增多了,可一遇到生气的事,  相似文献   

12.
老虎的孤独     
在森林王国里,一只老虎凭着自己的勇猛无畏取得了至高无上的霸主地位。但是,森林管理工作给老虎带来的艰辛和痛苦远比打江山要多得多。它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有软弱的一面。它越来越渴望自己可以像其他动物一样,享受与朋友相处的快乐,能在犯错误时得到“哥们儿”的提醒和忠告。于是,它去问猴子:“你是我的朋友吗?”猴子满脸堆笑地回答:当然,我永远是您最忠实的朋友。”“既然如此,”老虎说,“为什么我每次犯错误时,都得不到你的忠告呢?”猴子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作为您的属下,我可能对您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所以看不到您的…  相似文献   

13.
顺甸河怀想     
刘俊娥 《党政论坛》2011,(20):18-18
锦绣般的秋色,染就了金黄的大地,山岭上色彩斑斓。独怀的旅人,在如诗如画的秋景中行走,沿着顺甸河洁净的岸边散步。思绪亦如河水,慢慢悠悠流淌在山谷。流淌着无穷的意念。沧浪之水啊,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命运能从这里延伸多远?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某些人的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会责问,你们不是讲以人为本吗?到了我这里怎么就不以人为本了呢?这种把以人为本的“人”理解成为以自己为代表的个人的观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曲解。在共运史上,类似的曲解早已有之。  相似文献   

15.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16.
愤怒     
刘正权 《党政论坛》2010,(18):18-19
王局长站在车库前,脸色很难看。“车呢?”王局长问司机小张。小张莫名其妙,伸手一指奥迪:“那不是吗?”“我是问那辆桑塔纳!”王局长鼻子里一哼,心说当我没长眼睛啊。“噢,那辆破车呀,卖了!”小张一点没注意王局长的表情。  相似文献   

17.
扁鹊是中国古代的名医,有一次他去见魏王,魏王问:“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擅长医术,谁的医术最高明啊?”扁鹊答日:“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魏王惊讶地问道:“那为什么你天下闻名,而他们俩人却默默无闻呢?”扁鹊道出其中的原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就是说在得病之人还没有显出征兆时,他就铲除病根。  相似文献   

18.
一位市委领导在某乡检查工作时,问这个乡的党委书记,乡里有多少人,上年人均收入有多少,全乡有多少个党支部、多少名党员,在乡里工作多年的党委书记竟张口结舌,答不出实数。 由这位糊涂的乡党委书记,笔者想起了一则笑话:古时候有个叫笼统哥的人,生于浑沌国含糊省糊涂县囫囵村。一次,笼统哥来到京都,谈话间,有人问他:“多大年纪?”,答说:“几十岁了”;“有几个儿子?”答说:“好几个”;“一个月赚多少钱?”答说:“不多”;“一顿吃多少饭?”“答说:“不少”;“贵国离这里多远?”答说:“很远很远”。 笑话当然是夸张…  相似文献   

19.
李会贤 《各界》2014,(11):91-91
父亲在世时常说:“做人,允许说错话,但不能说假话;可以做错事,绝不能做坏事。”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我们哥儿几个常跟他辩论,错话假话、错事坏事都不好嘛,能有多大区别呢?父亲说,你们慢慢去悟吧!  相似文献   

20.
“韩美林哪里去了?”熟人、朋友们互相打听着。有的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开玩笑说:“他失踪了”。 直到一九八一年年底,《韩美林画展》在合肥开幕的那天,他才突然地“冒”了出来。我见面就问:“这一年,你跑哪里去了?”他避而不答,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走,请看画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