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翠玉 《党政论坛》2013,(21):35-35
一、实现中国梦要做到激情与理性的结合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更是现实。中华民族的发展需要梦想也需要理性,激情和理性是中华民族腾飞的精神两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李世辉 《学理论》2014,(1):18-19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不同于一般的梦想,它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追求,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6,(3)
正中国梦的提出奏响了时代前进的号角,全国人民正在凝心聚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昂首迈进。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人才是实现中国梦最可依靠的力量,在逐梦的征程上需要大批各级各类人才,而高校既是人才的聚集地,同时也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才能调动一切人才的智慧,充分发挥他们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10)
"中国梦"是个人梦和国家梦的统一。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梦与国家梦、个体价值与社会理想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张力。"中国梦"以其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特色成为指引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凝聚大学生实干兴邦的青春能量和激励大学生报效祖国的共同理想目标。大学生只有将个体梦想融入国家整体理想之中,才能使"中国梦"在青年大学生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梦实现的过程是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的过程。而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与人民幸福这种高度契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梦不仅仅包含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包含着"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而这一梦想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现阶段,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民生为本,实现国家富强之梦,并不断地使国家富强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6.
杨晓英 《求知》2015,(1):15-1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对中国梦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如何认识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个人梦想和中国梦之间是什么关系?个人奋斗和实现中国梦之间又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视角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梦。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分析中国梦的特性、内涵和实现路径,以期帮助人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梦,并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梦将个人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也将中国与世界的命运紧紧相连。中国的崛起对于世界意义非凡,崛起的中国怀揣着中国梦融入世界就更具非凡的意义,它给人类梦想注入新理念、给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给世界文化带来新繁荣、给国际舞台充实新话语。中国梦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梦想,更是追求梦想的现实行动,它必将把中国重新推回国际舞台的中央,唱响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4)
习近平提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理论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即基本内涵、现实行动和关键路径。要正确认识和实现"中国梦"必须处理好其内在的三种辩证关系: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和人民的梦辩证统一;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和现实行动的辩证统一;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可以具体阐释为政治大国梦、经济强国梦、文化兴国梦、天下大同梦、美丽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起中国千劲。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与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人梦紧密相连,个人梦既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总体上依赖于中国梦。在中国梦的基础上,还应建构对世界梦的追求,并使之与中国梦共同促进、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有着同一性和交互性。中国外交人员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有共同的价值主体目标,并且都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是托举中国梦的坚实力量,而中国梦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是中国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精神旗帜,并进一步推动外交战略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15,(9)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价值内涵丰富,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践主体为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凝聚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走中国道路,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是在深刻把握中国历史轨迹、当前实际与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王馨婧  唐昌维 《学理论》2013,(30):360-361,372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国人所处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但需要接受世界各地的文化,本国的文化也受到了各类文化的冲击,很多时候人们会面对功利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拷问。习近平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曾经深情阐释中国梦,而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更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确定好自己的梦想、确定好目标才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但是大学生的梦想不能够仅仅是局限于个人的需要,要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8,(11)
党的十九大强调全国各族人民要齐心协力,共同奔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也是中华民族从1840年以来最伟大、最值得实现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不仅是党和各族人民沟通的桥梁,更是我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动力。"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也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在走进新时代之际,我们更要全面领会十九大的精神,深入挖掘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与基本内涵,研究其现实存在的意义,探讨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始终保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和谐统一;坚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的有机统一;要始终保持人和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幸福梦,文章分析了"中国梦"的幸福思想:满足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需要是追求幸福梦想的内在动力;主动创造是实现幸福梦想的前提;物质幸福梦与精神幸福梦的统一;个人幸福梦与民族幸福梦的统一;人的幸福梦与生态幸福梦的统一;国家幸福梦与世界幸福梦的统一。其幸福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中国的发展,对现阶段建设"幸福中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壹·声音     
《侨园》2013,(4):4-4
<正>中国梦是复兴梦,你的梦想是什么?"两会"代表委员的中国梦"关键词——我的梦想很简单:出门时,天是蓝的,水是绿的,路是原色的,吃的食品没有三聚氰胺、没有塑化剂……  相似文献   

16.
魏涛 《学理论》2013,(24):275-277
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日渐成为举国上下的最强音。中国梦既是民族、人民的梦,更是每一个关乎国家发展未来希望的当代大学生的梦。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之中,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摆脱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困境,有效实现教学效果进一步改良的现实需要。借由在教学设计上注重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学内容上增加实现梦想的促动案例,教学引导上的可能与现实的密切结合,将中国梦以崭新的、更加切合学生实际的模式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之中,将会对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效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严国民 《学理论》2014,(31):21-22
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概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翻开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而"中国梦"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正确方向,并为其凝聚起最大的共同意愿。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梦"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只有坚持"中国梦"的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正请相信我,我对国家的希望是真诚的。我深深盼望见到的,是一个敢用文明尺度来检验自己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因为自信,所以开阔,因为开阔,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韧、更长远。当它文明的力量柔韧长远的时候,它对整个人类的和平都会有关键的贡献第一次接到电话,希望我谈谈"中国梦"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还有中国梦啊?"可是沉静下来思索,1952年生在台湾的我,还有我前后几代人,还真的是在"中国梦"里长大的,并且这个梦一直在持续地深化。余光中那首《乡愁四韵》传颂一时:给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顺应国家意识形态现代传播规律,从话语体系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具象化、通俗化、非意识形态化的创造性表达转换。中国梦把当代中国社会奋斗与"两个百年圆两个梦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主题紧密联系,揭示和赋予中国社会奋斗的宏大目标意义和价值,激发全民族团结奋斗精神。中国梦准确表达中华民族共同利益和夙愿,成为唤起亿万同胞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展示中国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意愿,赢得更多国际赞同支持,为中国发展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2)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的夙愿,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中国梦"的首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全国各族人民应该紧握时代主题、凝聚力量,努力将"中国梦"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