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近些年来,在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提出了很受人们关注的概念,即“人口较少民族”,也称“少民族”或“小民族”。在我国56个民族当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即人们所说的人口较少民族。这22个少数民族不仅每个民族不足10万人口,而且人口相加起来也就63万人。这22个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加快他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却是很大的。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大事,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新世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08,(9):28-29
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有多少?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族有多少?人口在100万以下10万以上的民族有多少?人口在10万以下1万以上的民族有多少?人口在1万以下的民族有多少?  相似文献   

3.
《楚天主人》2012,(6):14-16
武汉是一个多民族散居的城市,56个民族俱全,常住少数民族人口8.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9%。其中土家族3.02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4.2%,回族2.1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4.6%。千人以上的民族有12个,分别是壮族、满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瑶族、藏族、侗族、布依族。10人以下的民族有14个,分别是阿昌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塔塔族、独龙族、鄂伦  相似文献   

4.
李正洪 《今日民族》2008,(11):48-51
云南省有景颇、拉祜、佤、傈僳四个特困民族,均为我省特有的少数民族,并同属跨境民族和“直过区”民族,共171.5万人;特困民族人口占20%以上的村委会有1242个,主要分布在全省13个州市59个县市298个乡镇,这些聚居区总人口237.55万人,边境县市四个特困民族人口和聚居村委会分别占全省四个特困民族的67.75%和57.17%。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族》2012,(1):33-35
昆明市有3个民族自治县,4个民族乡,47个少数民族村委会,2196个民族杂居村。少数民族人口8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8%。少数民族流动人口31.9万人,占流动人口总数14.54%。昆明现有52个民族成分,9个世居少数民族。具有民族成分多、人口多、分布广、大分散、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是南阳市民族工作重点县区之一,全区有21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2.9万人。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不断探索促进民族和谐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族》2011,(7):4-17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全省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有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7个("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人口在30万以下的景颇族增列入人口较少民族扶持范围,本文不含景颇族),总人口约27万人,主要分布在怒江、保山、德宏、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丽江、大理、迪庆9个州市31个县(市、区)的175个村委会1407个自然村,民族数和人口数各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任务最重的省份。自2005年实施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切实加大扶持力度,认真抓好落实,有力地促进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共有22个,它们被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总共有63万人。这22个人口较少民族是: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门巴族、珞巴族、毛南族、京族、高山族。分别聚居在云南、新疆、甘肃、青海、黑龙江、内蒙古、西藏、广西和台湾等9个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9.
《政协天地》2007,(6):16-16
据统计,福建省约有少数民族人口58万,仅为全省总人口的1.71%。但是,全国56个民族,我省就有54个民族成分,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又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世居的畲族人口占全国的52.87%,其中,宁德市畲族人口约占20万。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叶县是少数民族人口大县,全县共有30个民族成分,其中少数民族1.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回族1.2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3.2%,有1个回族乡,9个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38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聚居村。近年来,叶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完善维护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促进了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5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其中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有独龙、德昂、基诺、怒、阿昌、普米、布朗等7个民族,主要聚居在边境山区9个州市、31个县(市、区)的175个行政村、1407个自然村,大多属于"直过" (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民族.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09,(6):F0002-F0002,I0001,I0002,65,66,F0003
云南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全省共有56种民族成分,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云南特有民族15个,2007年末少数民族人口达1528.87万人,占全省4514万总人口的33.87%。全省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4g.78个县(市),占全省129个县(市、区)的60+47%。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8.08%。  相似文献   

13.
通辽市有蒙、汉、满、朝鲜等40个民族,全市总人口317万,少数民族人口158万,其中蒙古族人口147万,是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各族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目前全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呈现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令人鼓舞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07,(4):10-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22个少数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下,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63万人。这些民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10个省(区)的86个县  相似文献   

15.
陈际瓦 《中国妇运》2010,(12):16-19
广西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唯一的沿海、沿边、沿江省区。2009年末,全区总人口5092万,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京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95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8.8%;其中壮族人口166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2.97%;女性人口239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7.36%。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宣武区牛街街道是北京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着回、满、蒙古、维吾尔等27个少数民族5.4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2万,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2%.街道工委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建立四项机制,积极培育少数民族人才,发挥民族干部作用,维护地区稳定和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西作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877万,占了4889万总人口的38.4%。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广西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环境较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长期处于滞后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进步,使我区民族经济和社会进步事业得到了迅…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1,(5):66-67
温州是全省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全市辖3区2市6县,总人口790万,有畲、回、苗、土等少数民族53个,常住少数民族人口14.7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0%,其中畲族人口最多,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族》2007,(5):54-56
一个省会城市辖有3个民族自治县,这在全国是少有的,它就是昆明。除此之外,昆明市还有7个民族乡、45个民族聚居村委会、2196个民族杂居村;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7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19%,有9个世居民族;  相似文献   

20.
兴安盟是一个有蒙、汉、回、朝等22个民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全盟163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42%,其中主体民族蒙古族人口有66万,占总人口的40%。兴安盟也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方,是全区最贫困地区之一。2004年全盟生产总值达100.45亿元,财政收入达9.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