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07,(7):36-36
据中新社报道,6月24日,国民党“全代会”正式提名马英九和萧万长为国民党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正副候选人。此前一天,持续了数月的谜底终于揭晓.马英九“三顾茅庐”请来“许久不过问政治”的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萧万长做自己的副手。  相似文献   

2.
10月中旬,中国国民党召开第十八次党员代表大会。马英九就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就职演讲中,积极评价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明确表示要继续把国共两党领导人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列入政纲,并肯定同共交流平台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值得珍惜”,表示将继续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扩大各界参与,以凝聚两岸和平发展的共识。马英九还表示,国民党在推动两岸教育与文化交流方面可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国民党通过的政策纲领纳入了要继续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条文。  相似文献   

3.
《台声》2007,(4):52-53
马英九竞选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办公室3月18日正式成立。到场参加的人士除了办公室总干事詹春柏及工作人员外,多位国民党籍“立委”与前台北市政府官员都到场道贺.马英九的母亲秦厚修也到场担任义工.马英九还拥抱母亲,现场气氛相当热烈。据了解.在未取得国民党正式提名前.马英九婉拒政治献金与捐款.办公室的一切开销.包括租金,人员薪水与下乡费用.每个月百万元上下的花费。全数由马英九个人支付。  相似文献   

4.
王家英港 《台声》2006,(3):22-22
台湾亲民党“立委”李庆安和台北市“议员”王欣仪日前先后宣布重返国民党,正式拉开了亲民党新一波出走潮的序幕。其实,随着“马英九现象”的持续,过去大半年来国民党对亲民党的吸引力有增无减,尤其是前亲民党立委周锡玮在马英九的支持下当选台北县长,国民党对亲民党的致命吸纳已成为必然。摆在亲民党人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加入国民党以延续政治生命,或是继续留在亲民党静待该党泡沫化。深入分析,亲民党人“弃橘投蓝”只不过人之常情,无可避免,原因如下:一、县市长选举,亲民党候选人全数败北,而国民党候选人则大败民进党。台湾政治一向讲“…  相似文献   

5.
继6月19日马英九宣布选择吴敦义作为其参加2012年“大选”的副手后,7月2日举行的国民党第18次全党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又正式提名马英九、吴敦义搭档参加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针对“马吴配”的成局,民进党一方面极力唱衰其政治前景,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7,(4):53-53
4月3日是个极为特殊的日子,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首度出庭。当天上午马英九在进入法庭前表示“今天是‘特别费’案开庭的第一次.我以平常、平静的心来参加.我对自己的清白有信心,对于法庭的公正也有期待。”在庭讯中.马英九用了10分钟时间,论述三点答辩以证明清白。马英九表示,他一直按惯例使用“特别费”,自己从未亲自参与“特别费”的核销过程。  相似文献   

7.
富权 《台声》2005,(11):48-49
陈水扁为了摆脱因高捷弊案等贪赎事件给他带来的政治危机,左冲右突搞了不少小动作,转守为攻,连消带打,冀望在能使自己“突围”的同时,也能顺带挑拨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与前主席连战,与其竞选主席失败的“立法院长”王金平以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关系。其中的一招,就是假借炮打连战的“副总统”卸任礼遇,来开脱自己所身陷的几宗弊案,进而迫令马英九表态,企图从中挑拨连战与马英九的关系。这一招确实是既狠又损,将马英九逼到了墙角:倘若予以反击,必会被扣上“反改革”的政治大帽子,并极有可能将会被陈水扁以此“卷标”来固定他的“烂国民党主…  相似文献   

8.
王鸿志 《两岸关系》2009,(11):11-12
10月17日,国民党召开第十八次“全代会”,马英九回任国民党主席,希望通过推动党务改革,提升执政绩效,为争取连任创造条件,但马英九未来也将因“党政大权一肩挑”的执政模式而面临更多考验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3):14-14
台北地检署2月13日宣布起诉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的连锁震动。而马英九迅速宣布辞掉国民党主席职务,并同时宣布参加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一下子戳破了议论纷纷的两大悬念。国民党及泛蓝阵营从传出起诉消息,到马英九宣布参选“总统”,经历了从愤怒到组织反击的迅速调整,民进党阵营这一天却十分兴奋。媒体分析称,这将是对马英九及国民党中央的巨大考验,国民党要赢2008年“大选”,就必须先过这一关。而事态发展下去,也未必就不会烧到民进党。“特别费”调查将成为今后蓝绿两大阵营拼杀的另一主战场,未来的一年台湾将充满动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于2月13日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发表的演说,无疑是马英九在其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全篇演说以宽阔的视野,恢弘的气度,总结了国民党上百年来的历史,突显了国民党在台湾执政50年取得的杰出经济成就,目的乃是要重拾国民党人的信心,重塑国民党的形象,为2008年大选造势。与此同时,马英九也通过这篇演说,充分展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气质格局和理想抱负。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篇重要演说略作解读。综观马英九的“伦敦演说”,内中有关两岸政策的论述,大致可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即:一个中国,结束敌对,立足台湾,反对分裂。一个…  相似文献   

11.
7月1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揭晓。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以375056票、71.51%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这一结果为国民党改革、发展带来新契机,预示着“马英九时代”即将来临。连战确定的大陆政策仍将继续得到贯彻,国民党仍将是岛内遏制“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马英九当选是以其形象与实力、国民党基层党员强烈要求夺回执政权心态的必然结果。首先,坚强实力,清新形象和改革魄力是马英九胜选的根本因素。马英九连任二届台北市长,是国民党内唯一一位击败陈水扁的“英雄人物”,被泛蓝军称为“人气王…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7,(3):15-16
就在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仍身陷“特别费案”危机之际,岛内媒体传出消息,“立法院长”王金平将在春节后正式宣布参加国民党内“总统”初选,这立即在台湾政坛掀起波澜,并引发了人们对国民党是否会陷入分裂的担忧。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0,(6):6-6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届满两周年,国民党党政高层今天认为,马英九施政重视基础打桩,两年来的改造重点放在岛内的廉洁政风、两岸关系以及经济发展,已进入“验收期”。  相似文献   

14.
张启楷 《台声》2006,(9):18-19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吴三国最后归一统,台湾系出同门的国、亲、新三党,历经多年既合作又竞争关系后,正进入快速汇流阶段,未来两年,泛蓝可能整并成功,并在2008大选,有机会由百年老店国民党抢回”中央执政权”。扮]此光武中兴关键人物者,正是国民党现任主席马英九,但“成马英九”,却也可能“败也马英九”。对比执政的民进党支持度每况愈下,国民党最近在清廉度和民意支持度上,都比过去有明显成长,可望代表角逐2008大位的马英九,更在近一年来的民调,稳定得半数以上民众的支持度,遥遥领先民进党的4大天王。不过,马英九能否坐稳泛…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于7月2日在台中市举行“十八全”第2次会议,正式推举马英九、吴敦义为该党第十三任台正副领导人参选人,马英九在会上专门发表了题为“打拼再4年,台湾更向前”的竞选宣言,主打五张牌,为参选动员、造势。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不仅由于其劳动方式、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不同而与其它阶层区别开来,而且还由于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定作用以及他们的普遍追求而与其它阶层区别开来。我们知道,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是以发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为目标的。他们不仅以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以其精神产品满足社会需求作为自己发展的重要目标。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17.
3月份,台湾民众以选票表达了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两岸民众对台湾地区新领导人马英九、萧万长上任后改善两岸关系、促进台海和平都抱有相当的期待。一是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大陆政策之间有本质上的差异,国民党不支持“法理台独”,坚持“九二共识”;二是国共两党交流建立的政治共识,为两岸关系的改善奠定了政治基础;三是民进党执政8年意识形态挂帅导致经济衰退的历史教训,使得国民党执政不得不更加重视两岸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主张基本框架在2008年台湾“大选”前即已成型。随着马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兼任国民党主席,其主张逐步成为国民党当局的大陆政策,并付诸实施。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考察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注重对工作实绩的考核。要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定性的考察努力把“真实”与“虚假”鉴别开来,把主观与客观区别开来。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是把“政治上靠得住,工  相似文献   

20.
刘红 《统一论坛》2012,(2):17-19
台湾的“二合一”选举马英九取得连任、泛蓝军拥有立法机构多数席位的结果,不仅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以继续,而且对台湾政局影响深远。 (一)两党政治格局日趋稳固。但有波动 “二合一”选举结果再次表明,“两党政治格局”成为台湾政治舞台的主要组合方式,在今后的几年间,国民党主导政局、民进党在野牵制、第三势力有声音没实力的态势不会改变。究其原因,从源头讲,两党政治格局形成于陈水扁执政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