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乌兰夫同志诞辰100周年,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组织呼和浩特地区农工党员参观乌兰夫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组织农工党员参观乌兰夫纪念馆  相似文献   

2.
感谢信     
<正>2014年10月,彭泽民先生子女彭润平等分别给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发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对中国共产党及农工党长期以来给予的关爱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信深情回顾了彭泽民先生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革命历程和为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追忆了中共、农工党与彭泽民先生的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3.
7月21日~22日,农工党阳泉市委会组织市委委员和骨干党员一行35入在主委李继红的带领下,赴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教育基地——保定军校纪念馆,开展以“重温党史,践行‘同心’思想”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参加活动的党员都认为此次活动意义重大,使大家受到了一次形象、生动、深刻的革命党史教育。  相似文献   

4.
正一、筹建初衷2008年5月8日,在农工党创始人之一黄琪翔诞辰110周年之际,后人将其生前物品捐赠给保定军校纪念馆,并设立了黄琪翔将军纪念室。同年7月,结合各民主党派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农工党中央宣传部、农工党河北省委会领导再次参观了保定军校纪念馆,认为保定军校与农工党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决定筹备成农工党中央的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农工党党史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继续团结带领包括农工党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重温历史,回顾农工党主要创始人邓演达革命战斗的一生,是以激励我辈继续秉承农工党爱国、革命、奉献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时代农工党人的新贡献。自本期起,将连载《邓演达瑰奇的一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南京雨花台 ,闻名中外的名胜。气势磅礴的烈士群雕 ,高耸入云的烈士纪念碑 ,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馆 ,更显示出这一圣地的崇高。步入纪念馆门廊 ,序厅对面一块熠熠照人的铜牌尤其显眼夺目 :农工党党史教育基地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2 0 0 0年 1 1月 2 9日立这是在我党创始人邓演达烈士殉难 69周年纪念日刚挂上的。它是我党江苏省委会加强思想建设开拓创新的产物 ,是为了有效地利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重点展示邓演达烈士事迹 ,作为农工党党史教育的宝贵资源和有力载体 ,对广大农工党员进行爱国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的举措。无怪乎挂牌当天 ,冒…  相似文献   

7.
初至地处罗宵山脉末端的赣西北铜鼓县之时,很难将绿色海洋与我党革命历史的“三个第一、两个起点”联系起来。当我们走进秋收起义纪念馆,步入肖翁祠、武曲宫、排埠万寿宫。攀上毛泽东化险福地遗址之后,一切都明白了。在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前夕,我们重温这段光辉历史,将给予我们无穷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在黄琪翔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的历史功勋,追思他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激励农工党同志继承黄琪翔先生遗志,弘扬黄琪翔先生的爱国革命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不断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重温历史,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回顾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程.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  相似文献   

10.
《前进论坛》2012,(1):50-51
邓演达先生是我党创始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革命政治家、军事家。他以艰苦卓绝、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在民主革命中立下了不朽功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邓演达先生的革命精神和崇高人格,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为了缅怀邓演达先生的丰功伟绩,教育广大党员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努力奋斗,积极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贡献力量,党刊从2012年第1期起至第12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温历史,带你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11.
革命纪念馆是"为纪念近、现代革命史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并依托有关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故居、陵园、陈列馆、纪念塔、遗址、纪念园等。革命纪念馆是博物馆,但更是纪念场所,具有三个特性:首先是纪念性。革命纪念馆的建设往往与人物诞辰或事件发生的周年有关。相对于博物馆"物"的客观性,革命纪念馆更有"情"。其次是政治性。不同党派、不同时期对"革命"的不同理解,决定了革命纪念馆必备的政治性。第三是遗址性。革命纪念馆一般都是依托有关遗址、旧址而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黎惠东 《黄埔》2009,(4):44-46
中国第一家革命博物馆是1926年由黄埔军校创办的“革命博览室”,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黄埔军校于1926年11月开始筹建,目的在于纪念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先生,主要展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事迹。它位于广州黄埔岛黄埔军校校本部西侧的一座现在被群众习惯称之为“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时期被学校师生称之为“孙总理纪念室”的两层小洋楼内。  相似文献   

13.
我画邓演达     
2005年3月1日是我党创始人邓演达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回忆十年前我刚加入农工党并创作《邓演达》大型画作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十年前,我正式加入了农工党这一光荣神圣的组织,为了表达对我党创始人邓演达先生的崇敬,决定要创作一幅反映邓演达先生一生的力作,用实际行动来告慰先贤。在农工党常州市委会领导的支持关怀下,我着手准备。首先是收集图片资料。我怀揣着组织开出的介绍信来到南京瞻仰了“邓演达烈士之墓”,参观了邓演达纪念馆,到江苏省第二档案馆查阅当初邓演达追随孙中山先生的图片,然后翻阅了许多有关邓演达先生的介绍和书…  相似文献   

14.
韦世强  韦国友 《前沿》2010,(16):129-13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外交革命"以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与"外交革命"一脉相承,毛泽东开展一系列"革命外交"行动,以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然而,"革命外交"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对它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建武 《前进论坛》2012,(11):F0004-F0004
赵建武,1971年出生,工艺美术师,现就职于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农工党党员,天津市河西区青联委员。长期从事泥塑雕塑工作,参与过盂良崮战役博物馆、瑞金革命纪念馆、北京电影博物馆等多个纪念馆的人物创作,多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他为文化部和天津市政府制作送意大利罗马市的礼物《朱雀》,获2008年国际发明与创造博览会铜奖。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重温历史,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回顾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美好生活,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农工党的老一辈领导人响应五一口号,公开、自觉地作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抉择,是完全正确的,是历史的抉择,是农工党的新起点。值此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  相似文献   

17.
我要去延安     
正我要去延安,这是我多年的心愿。儿时从书本中了解的延安,过去从影视里感知的延安,早已成为我魂牵梦萦的圣地。今年9月,终于成行。来到杨家岭,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的故居。窑洞里没有空调,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在那么紧张的时间里,运筹帷幄、日理万机、披星戴月的毛泽东,却写下了那么多光辉的论著。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看到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  相似文献   

18.
余金刚 《前沿》2010,(22):128-131
中国传统的革命话语主要指儒家的"汤武革命"和"素王革命",作为道德宗教革命其意义在于"受命改制";近代中国西文revolution经由日本而传人中国引起了儒家传统的革命精神与西方近代革命思想的相互格义,这主要体现在革命理念和革命方式上,在卢梭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儒家传统的革命观念遂转变为中国现代的革命观念.  相似文献   

19.
前言:在农工党的历史上,有一大批革命前辈为农工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他们最终离开了农工党,在邓演达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继续探索邓先生未竟的革命事业。如今,70多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工党也发展成为拥有9万多党员的参政党。追忆历史,我们不应忘却这些革命前辈,他们参与农工党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是农工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追忆他们的战斗历程,既是丰富我党党史的需要,也是继承老一辈爱国革命传统的需要。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本期首先介绍的是周士第将军战斗在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25)
正从读书、行医,到走上革命道路,孙中山的人生足迹都涉及到广州这座城市。孙中山到广州博济医院学医,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后来弃医从政,在广州策划第一次起义。而孙中山到了晚年,革命根据地也一直在广州。目前,广州与孙中山相关的遗迹超过40处。博济医院、王氏书舍、大元帅府、黄埔军校……经初步统计,目前广州与孙中山相关的革命活动的旧址和遗迹超过40处,大部分保存完好。2016年11月12日,正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这些遗迹纷纷举行相关活动纪念孙中山。10月11日,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与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联合主办专题展览《同仁:孙中山与日本友人梅屋庄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