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忱 《今日上海》2012,(11):28-29
如果把绿地集团比喻为航行于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中的一艘巨轮,那么,董事长张玉良就是这艘巨轮的舵手。二十年来,张玉良带领绿地人乘风破浪,顺势而为,从2000万做到2000亿,国资增值超干倍;以人为本,把握机遇,从城市绿化到超高层,以绿地速度成就了“中国高度”的经济奇迹,跻身于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2.
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一举夺得51枚金牌,金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这距离1984年中国运动员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时间,不过二十四年。在短短的二十四年间,中国体育事业从被人忽视,到万众瞩目,堪称奇迹。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根据2006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字,到 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相当于1949年总人口(54167万人)的2.4倍;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最新统计,2004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63.45亿人)比重的20.4%。  相似文献   

4.
日前,在海南三亚市举行的“第57届世界小姐总决赛颁奖晚会”上.23岁的张梓琳凭借“性感、高贵、知性”的独特魅力.从来自世界各地的106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世界小姐”桂冠.成为中国有史以来首位“世界小姐”。国外媒体如此评论说:“刘翔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人的速度;姚明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高度;张梓琳让世界欣赏到了中国人的美丽!”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我们将迎来共和国60华诞;这一年,经济危机从虚拟经济的危机进入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中。在这个年份召开的中国两会,强烈吸引了世界的关注目光。通过5000多位代表委员,通过3000多名海内外记者,在2009年三月之春召开的中国两会,向各界传递了我国应对危机、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6.
《黄埔》2009,(6):64-64
从洋货遍地,到世界工厂;从一穷二白,到工业大国,中国以6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工业化的历程。惊人的跨越,见证着艰难而辉煌的历程,也预示着充满希望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比1993年上升了7位。 这一课题负责专家朱庆芳说,根据10项指标综合计算,1998年中国实现现代化标准(现代化指数)为81.9%。 从主要指标看,中国有4项指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有3项超过了现代化标准。平均620人有1名医生,高于1名医生服务1000人的现代化标准,居世界第29位;1990-1998年平均每年人口净增率为1.1%,高于现代化标准1%,居世界第32位,反映了我国人口控制卓有成效;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岁,居世界第44…  相似文献   

8.
全党同志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务必加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具有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历史上,不看世界发展的大势,固步自封,作茧自缚,导致国家和民族衰亡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清朝从1644年到1911年共延续了268年。从1661年到1796年是史称的“康乾盛世”。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  相似文献   

9.
1993年我国在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达到1564亿公斤,超出历史最高纪录102亿公斤。它意味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达到年产4500亿公斤的水平。从1979年到1993年的15年和,中国的粮食产量从3000亿公斤增加到4500亿公斤,用市斤计就是连上7000亿、8000亿、9000亿(斤)三个台阶,完成了华夏农耕史上跨越几干年的飞跃。中国人民凭着这三大步,才圆了祖祖辈辈孜孜以求的温饱梦。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的人的温饱,这是列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巨大贡献。据外国经济学家分析,1980年至1991年,世界粮食总产量每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9,(5):41-41
60年,人生的一个甲子;60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1949—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一过了整整60年的辉煌历程。这60年,是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一跃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均居世界第四位的社会主义强国的60年;是中国人民从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被解放出来。而今过上小康生活的60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前50年,中国仅有大约三四万人出国留学,其中杨振宁和李政道俩人获得了诺贝尔奖;20世纪后50年,中国仅大陆出国留学者多达三四十万人,却无一人与诺贝尔奖结缘。人数增多了,获奖的人数反而减少了,难道这种反差不应该引起我们警觉吗?考虑到这50年中还有大陆之外的四个中国人获诺贝尔科学奖,就更值得认真反省了。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可是写一部30万字的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史,难得有几位中国人的名字写入其中;即使在100万字的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中,能够写入的中国人的名字也是屈指可数的。有5000年文…  相似文献   

12.
媒体广场     
《人民公安》2008,(3):5-5
海峡两岸 从包机到直航有多远;让钱多起来;温总冒雪飞湘 现场指挥抗灾;看好中国,世界迎来“相对大国”时代;布什:任期的最后一年需要信任;叩问大部制  相似文献   

13.
秘鲁,一个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南美国度;利马,一个生活着200多万华侨华人的首都,时至今日,国人对这里是南美洲华人侨居最多、最早之地的事实,还知之甚少。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勤劳的中国人踏上了这片土地,生存发展、繁衍后代;从最初的广东人、福建人、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北方人,从生存打拼在餐饮业,到现在深入到秘鲁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华侨故事。  相似文献   

14.
医改3年,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医保覆盖面从30%提高到95%,织就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安全网;新农合吸引了97.5%的农民加入,参合人数超过8.3亿;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近2亿人……与中国几乎同步,美国奥巴马政府的3年医改,却因党派利益、选票因素、阶级之争、利益之斗,至今难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中国电视剧诞生50年。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经历了电视剧从低迷到高居世界第一的巨大变化。而我们,也从浩如烟海的这些电视剧中,回味着曾有过的,或沉重或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导刊》2010,(3):47-49
从竣工耶天起,人民大会堂这座庄严雄伟的建筑就在中国人心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只是我们往往更关注那些发生在其间的不平凡的故事,而忽略了大会堂这座建筑本身。今天的人们或许很难相信,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会堂建筑,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一共只用了1年零15天。其中,从遗址到敲定设计图纸,仅用了50天时间。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1992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公布,从1960—1990年,世界总人口中20%的最富裕的人的收人同20%的最贫困的人的收入的差距,从30倍增加到60倍,最富的10亿人同最穷的10亿人的收入差距为150:1;他们各自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前者从70.2%增加到82.7%,后者从2.3%下降到1.4%。1992年联合国所属农业发展基金会对114个第三世界国家作了调查,在题为《世界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作为调查对象的40亿人口中,10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比20年前增加40%。…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联合早报》最近发表文章:世界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世界。文章指出,如果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在这三个阶段中,开放政策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09,(8):45-45
60年,人生的一个甲子;60年,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1949-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煌历程。这60年,是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一跃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均居世界第四位的社会主义强国的60年;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08,(24):4-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光荣和腾飞是这段历史的主色彩,30年的巨变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进程。30年,我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度;30年,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步增强;30年,我们构建并完善了法律法规体系;30年,我们完成了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30年,我们取得的成就难以计数。要完成对这样30年的回顾,我们只能从沧海取一粟,更希望读者能从中窥一斑而知全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