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后 2 0年 ,中国史学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获得新生 ,并逐步走向繁荣。政治上的思想解放 ,理论上的拨乱反正 ,使史界有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2 0世纪的中国史学尤其是后 2 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足以证明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理论指导的正确性、科学性。 2 0世纪后 2 0年中国史学发展证明 ,在中西史学交流中 ,应恪守“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走“和而不同”的交往发展之路。 2 0世纪后 2 0年中国史学硕果累累 ,但历程艰辛。展望新世纪 ,中国史学依然坚持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理论为指导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弘毅”精神 ,以更加开阔的胸怀 ,更为豁达的气概 ,营建富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史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海外中国学的研究,正逐步纳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范围,将其视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方向。中外史学交流和互动,是我们不可忽略的。接受史学理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海外中国学研究对中国史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史学史研究对推动海外中国学发展的意义是双重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是清朝杰出的史学理论学家和方志学家,其史志理论的核心是史意之说。根据他的史学理论来观照当代的史学学风,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诸如:力戒浮躁学风,树立精品意识,史学旨在探索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认识,撰史须成一家之言和为史学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前半期出版的汉译史学理论著述。以其自身具有的深化近代学人对西方史学理论的理解等特点,推动了西方史学理论在国内的传播,成为近代史学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种汉译史学理论著述的出版和发行,由于译者群体构成水平变化等原因的影响,经历了从发端到逐渐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李达虽未提出系统的史学理论,但他在长期的史学研究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史学理论,并散见其论文、专著、报告和言谈中。李达积极探讨了一系列有关的重大史学理论问题,如历史学研究对象、定义、特性与内涵,历史学研究的任务,历史学的地位,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方法、史料与理论的关系等,揭示了历史学这门学科的内在本质与发展规律,从历史学的概念、范畴、性质、定位、基础等方面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入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是20世纪中国史学所发生的最为重大的变化。其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李大钊提出的史学革新观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大钊通过深入系统的论述指出,史学革新具有必然性和连续性两个基本属性,史学革新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科学的历史学,史学革新的理论取向是将先进、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应用于史学研究。这一史学革新观揭示了历史学科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朝着构建中国特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方向不断前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新时代的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应自觉肩负起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方法论,建立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发扬中国史学优良传统,发掘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坚守中国史学立场,构建中国历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的史学理论研究,大体经历了没有问题、寻找问题到发现问题的发展过程,表现为"概论史学"、 "剖析史学"和"反思史学"三个阶段.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树立明确的问题意识,贴近和关心史学实践,并逐步建立起中国式的史学理论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葛守昆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28(1):48-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在清除“左”的思想负面影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不彻底性显而易见.在批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条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在方法论问题上存在较多的误解和偏见,导致政治经济学“深不见底、宽不到边”,难以形成深刻和系统的理论.理论只有面向社会实践,特别是面向人们的经济实践,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的概括,才能提炼出一些本质的要求,再由本质拓展,形成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政策依据上,对中部崛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了四个基本判断:“取中战略”是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依据;中西部共同开发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合理要求;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建立全国性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赵元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2):61-63
史学休闲功能的提出是史学发展、社会需要等多重因素的结果。史学的休闲功能是史学具有给接触史学者休闲的作用或影响的能力,深入研究史学的休闲功能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关于史学休闲功能的研究还很薄弱,没有具有影响力的专著,具体、深入的理论性论文研究也很少见,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理论权威和执政权威的统一,必须科学地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从各个不同角度,发挥着理论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顾俊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2):98-99
作战理论创新是新军事变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军作战理论的创新,必须坚持历史反思型和前瞻预测型两种研究模式的有机结合,并以试验性实践检验理论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自1989年6月开始形成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中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初步形成了可称作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江泽民哲学思想。本文研究、探讨了江泽民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理论特性以及研究方法,是笔者研究江泽民哲学思想的系列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史学史上,历代史家对于中国史学之理论的认识积累了丰厚的遗产.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包含两大部分:一个部分是人们对于历史学自身发展的理论性认识,我们称之为史学理论;另一个部分是人们对于客观历史发展的理论性认识,我们称之为历史理论.清代史学不仅在史学理论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在历史理论方面也呈现出逐步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女性主义史学家挑战了传统史学,不仅使妇女进入了史册,而且使“性别”(Gender)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析范畴。但是,女性主义史学在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上存在很多争议:在解释妇女在历史上缺席的原因时,如何区分性别偏见与时代局限;在把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时,应该如何认识妇女之间的差异;妇女史学在颠覆使命完成之后,如何处理妇女史与通史关系等。思考这些问题是我们研究妇女史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8.
西南联大在滇办学期间,联大历史学系教师在通史撰著、断代史研究、宏观史论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写出了《国史大纲》《中国史纲》《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清史探微》《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等经典学术名著。与抗战前北大、清华的史学研究特点相比较,联大史学研究在学术取向上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研究选题上,从注重专题考证走向微观实证与宏观通论相结合;研究方法上,从崇尚考据走向考据、综合并用;研究目的上,从求真为主走向求真与致用并重。联大史学研究取向的转变,既是抗日救国的时代大潮影响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自五四以来中国史学自身演进发展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19.
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的动机,除了内部因素之外,外部因素,即大陆和美国的压力,也使他产生"确立与对岸对等的政治定位"的企图.可以用"政治系统理论"来分析陈水扁大陆政策的决策模式,在社会内部和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他经常适应民意来调整政策,也经常运用权谋来制定政策."一边一国"的最基本理念是"建立台湾为一个与中国大陆没有关联的主权独立国家".美国不会同意陈水扁未来与大陆接触或协商时企图建立"国家对国家"的基础,因此,陈水扁如果不放弃这一主张,将来面对的挑战将不只是对岸,更多部分将是来自太平洋彼岸.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比较史学开始传入中国史学界 ,引起巨大反响。把比较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和中国近代史研究相结合 ,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对促进中国近代史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应该得到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