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必然性在于一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要求我国发展"新经济";二是扩大对外开放和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需要我国发展"新经济";三是中共中央的<"十五"计划的建议>强调发展"新经济".在我国制定"新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时,应从宏观上注重"新经济"的产业基地建设;"新经济"的高技术产业化;"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国际化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经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是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文章指出,"新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为基础的经济。作为新经济的发源地,美国经济从1991年4月走出低谷到现在,经济持续增长已超过110个月,刷新了自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记录。在经济快速增长、失业率不断降低的同时,美国经济令人惊奇地一直保持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种"一高两低"的出色表现,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信条,从而使"新经济"一词在世界各国的传媒中频繁使用,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与关注。尽管学术界对新经济存在各种不同的看…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业态具有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经济集聚形态与方式创新等特征,具有智力密集型与高成长性的特点。近年来,杭州市积极贯彻省委"两创"总战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金融证券、空港经济、楼宇经济、电子商务等新经济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加强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2005年德阳市委统战部围绕新经济组织党的组织、工作、凝聚力"三覆盖"情况开展了调查。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近年来,德阳市新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市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4年底, 全市个体工商户达5704户,新经济组织已发展到7188个。伴随着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的若干意见》,给出了"五不原则"、"奖励人才"、"取消限制"和"推进双创"四大"锦囊",致力于打造湖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湖北新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受到政府审批监管方式的限制,部分跨领域、跨行业发展的企业难以获得相关经营资质;现行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仍侧重于"硬件"设施投入,以轻资产居多的新经济企业  相似文献   

6.
<正>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如今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期,笔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行思考,提出了海南亟待发展的"七大新经济",即度假经济、生态经济、分享经济、美丽经济、海洋经济、人才经济、创意经济,以期助力实现"海南人民的美丽家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的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度假经济是海南新经济的支柱  相似文献   

7.
郑长军 《理论月刊》2001,(12):35-37
美国经济持续10年的增长是新经济的突出表现.然而,自2000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面临增长明显放慢、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劳动力市场紧俏、虚拟化趋势增强等一系列风险,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美国"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形态和运行方式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张霞  秦琪 《岭南学刊》2013,(2):90-94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忽略其中任何的重要因素都可能影响到集群的发展。本研究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将影响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从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采用31个省份的统计资料,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数学检验,以期为集群形成和培育提供理论参考,并且为通过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刘多 《北京观察》2021,(8):22-23
当今时代,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是新经济的最典型特征,数字经济是最具时代性、最具活力、最具先导性的经济形态,也是推动新经济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赋能者和催化剂.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北京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发展数字经济起点高、动力足,优势明显.结合"十四五"发展趋势和北京市的基础资源、产业优势等,建议从四个方面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作为崭新的经济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有如下不同:1、旧经济的教育以传授技能为目的,新经济的教育以终生教育为目的。2、旧经济对社会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新经济使社会不断地发生变化。3、旧经济的增长与环境保护是相对抗国经济,新经济立足全球经济。4、旧经济体制使人明哲保身,新经济体制使人勇于承担风险。5、旧经济维护垄断和专制,新经济推崇竞争。6、旧经济强调对现有就业机会的保护,新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7、旧经济的职工领工资,是公司雇员;新经济的职工拥有股份,是公司的一部分。8、旧经济下设备就是工厂…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反映。新经济不是对未来的预测,而知识经济是指未来的社会经济特征。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为经济高增长与低失业、低通胀并存,新经济的出现对世界经济、城市发展、企业组织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美国企业界出现一些问题,其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新经济特征依然存在,对中国的挑战依然存在。中国应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努力发展新经济,以使中国的企业愈来愈多地具有“新经济”企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租经济"是始于共享经济的新经济模式,小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大到租车租房,"万物可租"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租经济"发展是社会共享和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引导和规范,推动"租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 人类进入21世纪,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或曰知识经济正扑面而来。有人将新经济定义为网络经济、信息经济,还有人将新经济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统称,但不管我们对新经济如何定义,也不管我们对新经济如何评价。有一点大家的认识是共同的:新经济正在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改变着财富在世界各国的分配,同时也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实践证明,电脑、互联网、数字化、生物工程等一批新经济主体技术正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它是一种极富创新意义的经济增长模式,能以最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一、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表现 美国经济自1990-1991年短暂萧条后,进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时期,尤其从1996年起,其经济增长更加强劲,人们称之为"新经济时代".美国目前经济状况可以用"三高"和"四低"来加以概括."三高"是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出口率,"四低"是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利率.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题为“新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演讲报告中,对“新经济”这个概念进行了全面阐释。他说,由美国人提出的新经济概念包含了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网络经济三个方面。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 成思危认为,新经济对我国发展有7大挑战:一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更难  相似文献   

16.
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不同,企业文化也不相同。即使同一企业,由于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企业文化也会不断发生变化。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一、新经济的特征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代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新经济中,人们可以同时使用同一种…  相似文献   

17.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企业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浪潮已悄然兴起,文章分析了甘肃省的经济现状,提出了甘肃应以发展网络经济为重点的跨越式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友华 《新东方》2001,10(1):25-27
近十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在此轮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胀连动关系被打破,显现出来的特点与走势和过去的经济扩张模式大相径庭,新经济论者称之为“新经济”。而“新经济”怀疑派认为美国此轮经济增长是非理性的繁荣,新经济从未开始过。美国 2000年上半年的经济过热现象迫使美联储发表了所谓“鹰派宣言”。同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大幅放慢,经济发展受挫,新经济是不是就结束了?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12)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并且付诸实践。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实现了苏俄经济的恢复,但最终被斯大林废止。20世纪下半叶,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和理念又被重新提出,随即被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之潮,促进了以中国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经济的政治意涵及其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从经济增长和商业周期的特征来定义新经济,认为“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美国经济所出现的那种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并存的新经济周期和现象。并为其大唱赞歌。本文认为,美国“新经济”不单单是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也不是人类社会追求繁荣和发展的共同方向和道路。美国“新经济”并非一片阳光灿烂,它到处充斥着种种社会矛盾,以及巨大的股市、网络泡沫和日益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总之,美国“新经济”既没有给美国带来永久的经济繁荣,也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