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头”高昂展雄姿──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纪实臧利春开发开放浦东,充分发挥上海和浦东的"龙头"作用,从而使由沿江九省一市构成的"长江龙"腾跃起来,这是海内外有识之士来浦东考察后的共识。早在20世纪初叶,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便以他特有的敏锐在治国方略中提...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浦东不凡实践、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更饱含着他对上海和浦东未来发展的殷殷期许。一、以浦东开发开放树立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形象开发开放浦东,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必然产物。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上海充当全国改革开放的"后卫",许多优势相继失去。  相似文献   

3.
霍华民 《奋斗》2008,(11):62-62
想写这个题目。是我最近欣喜得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大会上讲到了“三敬畏”。他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是呀,做人没有“敬”不行,没有“畏”也不行。有敬畏,才会有自律。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与此同时,浦东新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央批准“原南汇区行政区划划入浦东新区”。新浦东的诞生使要素资源得以重新梳理整合,发展规划进行重新定位。这些举措表明,浦东开发开放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推进“两个中心”建设中发挥主战场、核心区的作用,当好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排头兵,是新浦东面临的重要任务。浦东19年的发展表明,要发挥好“两个作用”,  相似文献   

5.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开发浦东的决定。浦东是指上海黄浦以东地区,南临杭州湾,东北抵长江口,西靠黄浦江,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浦东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东部沿海地区极有经济开发潜力的地区。开发浦东规划指定的控制范围,即浦东新区范围,面积约350平方公里。按初步设想,浦东开发建设分3步实施。一、开发起步阶段:进一步发展交通,为吸引外资创造条件;二、重点开发阶段:初步形成是础设施比预配套的用乐新区大格届;三。字面建设b或正源于建设5个军自凭自的综吕区,辟建(芙流区、外薄投资区和出D加工…  相似文献   

6.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11):F0003-F0003
浦东在开发开放伊始就提出“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理念,强调党的建设必须适应开发开放要求,为开发开放服务,同时要以开发开放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党的建设成效。19年来,浦东党建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始终与浦东开发开放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初步形成了围绕“三凝聚”(凝聚党员、凝聚群众、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曾一再嘱咐上海的发展必须两手抓、两手硬。要求上海抓住开发开放浦东的历史机遇,到20世纪末交出两份答卷,一份是经济建设,一份是精神文明。①以 1990年 4月18日党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为契机,上海以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历史性成就,圆满地实现了邓小平要上海交出两份答卷的遗愿、本文先以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论证上海交出的经济建设的满意答卷,并以此文纪念浦东开发开放十周年。 浦东开发十年来,上…  相似文献   

8.
庄峻 《求是》1994,(19)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加快开发浦东。党的十四大为上海及浦东的发展确定与描绘了宏伟的战略蓝图:“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的开发开放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也给具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浦江儿女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历史的重托?请看一看浦东开发建设者们交上的答卷吧!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英明决策的浦东开发开放,已经经历了不平凡的十年。十年来,浦东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变,从一个农村化地区变成了一个初步成形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从上海市的一个普通郊区变成了上海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在浦东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凝聚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寄托着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厚望,展现着全国人民的支持,积淀着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海人民及浦东开发建设者的努力,闪烁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0.
蒋光宇 《学习导报》2013,(10):50-51
2012年11月中旬,余秋雨的老母亲突发中风,失去意识,病情危重。他得知后立即从北京赶回上海,陪母亲最后一程。几个早巳安排的课程,他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他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9,(7):117-117
1993年12月13日下午,天气很冷,站在杨浦大桥桥头的邓小平却格外兴奋。看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就,邓小平难以自已,一生几乎不做诗的他即兴吟诵了两句诗:“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相似文献   

12.
浦江呜咽,双桥肃立。敬爱的邓小平离我们而去.浦东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浦东新区150万人民永志不忘,是邓小平亲自做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和邓小平改革开放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浦东开发开放的每一步都有邓小平的运筹帷幄之力,都包含了邓小平的远见卓识,都凝聚着邓小平的关心和支持。回忆邓小平关干浦东开发开放的一系列讲话和论述.概括起来,涉及到决策定位、开发条件、开发机遇、开发目标、开发实践等诸多方面。决策定位。早在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就对浦东开…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和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明确了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指出,“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鼓励这些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为浦东开发开放的跨世纪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1914年12月,美国B29型飞机轰炸上海日军的军事设施地“江南造船厂”,被日军高射炮击中,坠毁在浦东南汇县境内,飞行员脱勒特跳伞降落在周浦镇附近农村,被中共地下党营救,安置在一位老大娘家里。因言语不通,老大娘对飞行员做做手势,要他躺在床上,她用棉被将他蒙头盖上,伪装“生病发高烧”。紧接着日军派大批部队,对准目标挨家挨户的搜查。当搜索到隐藏飞行员的老大娘家里时,老大娘坐在门口嚎啕痛哭不止。翻译问老大娘:“你为啥哭?”她说:“我的儿子患伤寒症,发高烧几天,快要死了!”日军听到翻译说她的儿子患“传染病”,吓…  相似文献   

15.
刘霄 《廉政瞭望》2014,(13):14-14
最近,网上疯转了一则月薪排行榜。公交司机8000元.搬运工8000元。凉拌菜师傅6000元。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了,三观毁掉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奇怪。和一个成都“的哥”摆过一次龙门阵,他告诉我,除去给出租车公司交管理费,每天最低至少500元的净收入,一个月平均1万元,我当时捶着车门大叫:“我也要来开出租车。”他苦笑着回了句:“你干不了我们这行。”他开了7年的车,  相似文献   

16.
刘亚丽 《党史文苑》2007,(12):32-35
1915年,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其宗旨是:“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志也”,“只从事国民运动,勿囿于党派运动”。由于陈独秀不涉“时政”和“不党”的双重声明.以及他切实改造国民性的努力,吸引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参加到《新青年》当中来,使改造国民性为主流的文化启蒙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旨。  相似文献   

17.
记得1933年,我被派到红七师21因任书记长。后来,我们红21团打利川县城提了不少俘虏,我与团长钟子经商量,咱团兵力巨乏,能不能做俘虏兵的工作,让那些穷人出身的兵参加红军。当时在“左”的环境下,这个想法是冒险的,但我想,只要是有益于红军建设,就不要怕前怕后。不料团长听完高兴地一拍大田说:“正说到我心里去了。”于是我俩分了工,他领兵继续攻城,我集会俘虏兵做政治工作。正在这时,贺老总和关政委来到了这里,贺老总报着嘴说;“闪忠海,你不在前线,在这里干什么?”我指着那群俘虏兵说了我的想法,并补充道,我这是秘密干…  相似文献   

18.
浦东开发开放10年来,上海以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邓小平要上海在20世纪末交出两份答卷的遗愿。本文仅以上海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论证这份满意答卷:一、促进了浦东的崛起,使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浦东正在浦江东岸崛起;二、推动了上海的振兴,使上海已由一个功能单一的工业基地逐步成为初步具备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三、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使上海对长江流域和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幅射和带动作用;四、架起了通向世界的桥梁,使上海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和交往更加紧密,自身发展的活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9.
正1990年9月l0日,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三大开发公司成立。我正式成为陆家嘴开发公司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是我们争取落户的第一家金融机构。我当时找央行上海分行行长、副行长,包括北京央行的主要领导,邀请他们来浦东。对方答应考虑一下。  相似文献   

20.
恩怨一笑     
《廉政瞭望》2013,(10):69-69
1934年3月16日.季羡林日记:“晚上同(李)长之访叶公超.谈了半天。他说我送给他的那篇东西他一个字也没看,这使我很难过。”第二天的日记写道:“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我已经决定:叶某真太不通,我以后不理他的了,真真岂有此理。简直出人意料之外。”又记:“晚上同长之访老叶,(他)明明在家里.却说出去了.不知什么原因。真真岂有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