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各级权力机关在立法听证制度的完善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制定了一些立法听证会规则,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总结我国各级权力机关立法听证会的实践,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立法听证会举行的先进经验,可以从基本程序、基本制度和立法体系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立法听证会是立法过程中广集民意、反映民智的一种形式,也是推进立法民主化、科学化和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2001年3月,海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为了解决医疗保险条例修订草案中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难点问题,首次举行了立法听证会,对立法听证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但到目前为止海南举行的立法听证也仅此一例。总结我省立法听证实践的经验及不足,根据海南立法工作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和规范立法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3.
所谓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听证制度,是指公安机关在作出某些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依法由公安机关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专门人员主持,听取有关当事人对特定问题的陈述和申辩、质证、辩论、反驳等,从而查明案件事实过程的一种制度。听证制度作为现代行政程序立法的一项重要制度,第一次在我国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是我国行政处罚法的一项创举,是加快我国行政程序法现代化步伐的重大举措。一、公安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几项原则(一)公开原则:即整个案情要以听证会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听证会,了解案情,也可以宣传报道,这样有…  相似文献   

4.
立法听证会是立法法规定的立法听取意见的一种形式,也是立法民主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去年3月,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为了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保险条例修订草案中的立法难点问题,首次举行了立法听证会,对立法听证这一形式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完善需从各个环节、层面来设计与构筑:确立听证的普遍适用原则并适当扩大听证会的适用范围;保证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并赋予其相应职权;明确听证笔录对行政决策的效力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建立和健全立法听证制度,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立法听证的适用范围,确立立法听证的对象和立法听证的基本程序,从立法听证方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7.
岛外撷英     
湖北出台《立法听证规则》 2002年11月20日召开的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听证规则》。根据这个规则,今后,涉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方面的法规案,可以举行听证会。 《规则》中指出,立法听证机构,可以是省人大常委会、省人大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委会工作机构,也可以由若干专门委员会、常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制度缺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机关作决定时听取对方意见,是宪法和行政程序法所规定的正当行政程序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行政机关对被管理者人格尊严的尊重。就公民而言,向行政机关陈述意见是其享有的参与行政管理、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程序权利。《价格法》在中国首次将听证制度引入行政决策领域,体现了行政决策程序的民主,公开。但我国现行立法在定位上忽视了听证作为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的程序权利的应有之叉,仅将听证视为价格主管部门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呈现出极其浓厚的管理法、组织听证法的色彩,欠缺听证权的主体、听证权的内容、听证权如何行使、听证权受损害如何寻求救济的规定。听证制度定位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价格听证制度的构建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多问题的存在,一方面造成听证会成本居高不下,行政机关感觉负担很重:另一方面使得公众对价格听证会缺乏自我参与感,对听证会后的最终结果缺乏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立法听证是公民直接参与立法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彰显了立法民主价值,对促进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虽然已正式确立了立法听证制度,但在法律体系和具体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问题,影响了立法听证功能的充分发挥,亟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听证制度最早产生的法理基础是英国普通法确认的“自然公正”原则 ,后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德国的行政法治原则也相应为其确立听证制度奠定了法律根据。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以及宪法确认的民主原则为我国确立听证制度提供法律根据。立法听证制度有为立法机关收集信息、实现直接民主体现民意、促进良法、协调利益关系、进行立法宣传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