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事天地》2011,(12):4-4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协调会近期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人事天地》2010,(34):15-15
贵港市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大部署,大力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专项工程,健全创业创新机制,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强化创业创新合力,以人才先行发展的优势,培育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县县委组织部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近年,在人才发展规划上进一步完善了组织领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考核四项机制,领导亲自部署工作,实施“五大人才工程”建设,为打造魅力随县、服务“圣地车都”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时代前进的驱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涌现出采,创新才有可能实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理应树立创新思想,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5.
《人事天地》2010,(24):15-15
贵港市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大部署,大力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专项工程,健全创业创新机制,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强化创业创新合力,以人才先行发展的优势,培育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才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创新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用于人单位的人才管理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诸多弊端,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文章提出构建新的人才机制是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关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迫切需要创新的几种人才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源潮: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李源潮近日为中科院干部和专家作人才工作报告.介绍我国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情况。他说.国内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力量.国家将出台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特殊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在一线担重任的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形成与“千人计划”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社会发展方向必将是大量需求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快慢,也决定科技进步的大小。随着教育改革深化,推进素质教育涉及方方面面,但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倡导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和发展的方向。高等学校将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作为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学生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应该考虑如何在知识管理和传递中及时反映时代要求,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创造环境。 人才工作的中心是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要善于用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发展观点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落实人才培养使用重大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11.
观点摘要     
《人事天地》2011,(10):22-24
在2011年9月召开的全国人事人才科研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激情飞扬,现将他们的精彩言论摘要如下:王重鸣(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导、教授):创业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创业创新人才越来越成为人才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创业创新的人才研究不是一个辅助,而是人才战略里  相似文献   

12.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我国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其本身就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必须提高我国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人才环境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人才环境的创新是人才观念的创新 ,是人才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的创新 ,是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作为实践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人才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5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新思路谋划党管人才。(一)必须创新观念。“党管人才”是一种新思路,创新观念是前提。在创新观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从旧的人才观向…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时代前进的驱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涌现出来,创新才有可能实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理应树立创新思想,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有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明确提出要"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其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问题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凸显出创新创业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意义。培育好、支持好、发展好创新创业人才,应该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理念。科研管理体制是科技创新的机制保障,要推动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就要加强科研体制的创新。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根本,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就应更新人才观念,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二次培养”工程。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我国既面临着跨世纪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深化改革教育和科技体制,培养和选拔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建立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我国跨世纪知识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外掠影     
《人事天地》2012,(7):61
广东实施人才引进倍增计划打造"智造高地"今年以来,广东省实施人才引进倍增计划,将引进经费由去年的4.2亿元扩大到8.5亿元,进一步扩大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规模和影响力,力争再用5年至10年,引进100个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和100名领军人才,并通过继续实施"南粤百杰"工程,不断壮大广东人才队伍,支撑产业集聚发展,将广东打造成"智造高地"。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2008年以来,该省连续4年组团赴美国、加拿大、德国和西班牙等国招聘高层次人才,共吸引2.6万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