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法律移植是国家创建法律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但是,法律移植中,接受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与所移植的法律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在移植外国法律的条件下,传统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仍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分析以及对中西法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法律移植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法律移植借鉴外国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践中的体现。进而得出结论:法律的移植必须与中国内在的传统文化特质相契合,与中国特有的社会道德伦理相契合,这是法律移植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认识和立场。  相似文献   

2.
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中西古今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传统社会,就出现了法律的跨文化和跨国家的传播和流动.在比较法学领域,研究者通常把这种法律的传播和流动称作法律移植.法律移植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等外部因素,而且涉及法律文化.本文拟探讨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的一般含义,重新思考中西古今法律文化的异同及其与法律移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法律移植:理论之争与范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与法律移植的关系问题上,存在文化进化论与文化传播论、法律自治论与法律镜像论以及法律实效论与法律符号论之争,上述立场各有偏颇,因而需要重构新的理论范式.在初民社会,文化与法律融为一体,法律不可移植;在国家产生之后,政治因素开始影响法律移植,但是文化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民族国家阶段,政治因素对法律移植的影响开始强化,而文化对法律移植的影响渐趋减弱;至全球化时代,文化对法律移植的影响进一步弱化,出现了三种穿越不同文化的法律移植类型,因而需要运用新的范式思考和解释文化与法律移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法律移植是法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指一个国家对与其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的法律或国际条约的引进、吸收和摄取。法律移植具有普遍性、特殊性、相互性和变动性的特征。法律移植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保证法律移植的成功。在实践过程中,要防止南橘北枳的现象出现,注意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防止移植过来的法律成为书本上的法律而变为空法,影响法的权威。并在出现问题后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保证法律移植实践的成功开展。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沈宗灵法律移植(legaltransplant)是西方比较法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其含义一般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当于中国国内所讲的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法律的借鉴或吸收等。但有时,移植的...  相似文献   

6.
法律移植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产物,任何文化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但是各国家或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增加了文化交流的难度,因此所移植法律必须与本国的传统结合起来,实现法律的本土化。协调移植的法律与本土资源会使得固有文化得以传承,又能与世界接轨。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度,进行法律移植时就必须充分考虑本土化的问题,即使在诸多领域法律日益趋同化的今天,本土化依然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法律构造与移植的文化解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代西方的知识产权法律,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作为其人文基础和精神主张。传统文化影响的历史惰性、社会认同法律移植的现实障碍等,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本土化产生了消极影响。有必要实现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即以新的法律理念模式和行为模式作为知识产权法律现代化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后起的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对我国TRIPs的法律移植进行法律文化宏观解释,将会超越微观分析工具的眼界,进而赋予法律一种文化意义来对它进行重新认识。以期在新的角度上深化我们对TRIPs的性质及其移植规律的认识。在法律文化结构中,决定法律移植能否在根本上获得成功的关键来自于社会法律心理层次的接纳。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法律全球化的趋势也逐渐凸显.日本学者大木雅夫在其《比较法》中提到:“不知别国之法律者,对本国文化便也一无所知.在国家的框架之中仅以国境为界构筑的法学,只能是一种贫乏的科学.”本文将对法律移植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并从法律移植的内部构造剖析法律移植的风险,就如何进行法律移植等问题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0.
法律移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代以来,许多亚洲国家伴随着宗主国或占领国的殖民统治而进行了大量的法律移植;中国从晚清到民国政府,也对西方法律进行了大量的主动移植,使传统法律实现了现代意义的转变。历史表明,规则的稀缺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规则的强烈要求,使得中国的法制建设必然首先是改变“无法可依”的状态。在需要通过立法创造某些制度以实现政策目标时,法律移植是最有效的手段,成为创造法律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式。然而,移植规则的深层含义在于移植文化,也即规则和制度的移植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否则,法律移植很可能仅仅是立法者的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