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立 《台声》2006,(2):80-82
“谜一样的人物”曹聚仁,由于其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在过去整整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仍扑朔迷离,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真正解开其身上的谜团。特别是他晚年曾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一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且看与曹聚仁有过接触的当事人如何说?“颐和园一夕谈”惊人之举1956年6月,离别大陆整6年的曹聚仁决定重回大陆。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兼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说“:曹聚仁是通过费彝民介绍来大陆采访的。”费彝民是香港大公报社社长。事实上他并不仅此一途。邓珂云(曹妻)说“:1956年春,曹聚仁寄我一信,内附一信,嘱我转寄北京邵力子先生,信的…  相似文献   

2.
张持坚 《当代广西》2014,(23):60-60
正此前有关曹聚仁的报道,多是讲述他作为"两岸密使",为两岸和谈而奔波,但对其前半生的描述语焉不详。本文则重点讲述曹聚仁前50年的激昂人生。曹聚仁1900年6月生于浙江浦江县,其父是清末最后一科的秀才。曹聚仁天生聪慧,先入私塾,熟读经典。1915年,曹聚仁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他和宣中华、冯雪峰等领导了著名的"一师风潮"。1921年,他从一师毕业后来到上海,成为邵力子主编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主要撰稿人。依靠《民国日报》的圈子,他结识了许多师友,例如陈独秀、张闻天、  相似文献   

3.
柳哲  岸文 《两岸关系》2005,(3):45-47
"谜"一样的人物"曹聚仁,由于其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在过去整整一个多世纪以后,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真正解开其谜团。特别是他晚年曾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一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且看与曹聚仁有过接触的当事人徐淡庐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海峡信使     
(上接第4期)曹聚仁在北京呆了近三个月,陈毅、邵力子经常来看望他,与他交谈,所谈是“重要的拟议”。严格意义上讲,曹聚仁是个明使,他的两岸递话,主要还是把中共的信息,通过公开报道,向海外也向台湾传递。这表明了蒋介石的复杂心态,在作出决断前希望将中共的政策意图了解得更透彻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八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作了关於目前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政策和解放台湾问题的发言。他的谈话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一九五六年七月,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曹聚仁受新加坡《南洋商报》的委派,作为新加坡工商考察团(由前部长马绍尔作顾问)随团特派记者访问北京。七月十六日晚,周总理在颐和园接见并宴请曹聚仁,同席者还有陈毅、张治中、邵力子及其夫人傅学文。席间,曹聚仁就周总理不久前在人代会的发言问及:你许诺的“和平解  相似文献   

6.
曹景行 《两岸关系》2009,(11):29-30
1956年的7月16日下午四点左右,一辆蓝色的“华沙”牌轿车载着我和父母三人直奔颐和园。邵力子先生和夫人傅学文女士已经在门口等着,他同我父亲曹聚仁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父亲没有同我们一起回去吃晚饭,他和邵老留在了颐和园。  相似文献   

7.
正曹聚仁是一位闻名遐迩的新闻记者、文学家,与国共双方高层领导人的关系非同一般。释放第三次国共合作的试探性气球自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到台湾以后,大陆曾经尝试解放台湾,也探索和平统一的途径。1956年,经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介绍,曹聚仁以新闻人员身份访问大陆。6月28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代表政府正式表示:"我们愿意  相似文献   

8.
柳哲 《协商论坛》2016,(6):56-57
1900年6月26日,我国杰出的文化大师、爱国人士曹聚仁先生,出生在浙江省浦江县通化乡蒋畈村(今属兰溪市梅江镇),1972年7月23日,他在澳门含恨病逝.他一生扑朔迷离,富于传奇,著作等身,成就卓著.曹聚仁曾批评学者刘大杰时,曾写过一篇杂文《标点三不朽》,我借题发挥,来说说曹聚仁的“三不朽”,算作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9.
岸文 《台声》2006,(4):84-85
(接上期)曹聚仁的东北之行世事悠悠,白云苍狗,倏忽就变化万端,确实难以逆料。1958年年底,曹聚仁还浸沉在因“金门炮战”所发的两则独家消息而带来的兴奋中。1958年12月18日,曹聚仁在给曹艺的一封信中说“:我在南洋商报所发的电讯,恰到好处,也轰动了世界,这也是你们所想不到的。上回,就因为所发的电讯,把杜勒斯也吓坏了。这两个月,我一人住了四所房子,倒苦了我了。”这“四所房子”就是前面说到的“狡兔三窟”之意。曹聚仁绝没有想到进入1959年后,海峡两岸间的热线冷了下来并且中断。是年11月他回香港后,直至1972年去世,就没有再来过大陆。19…  相似文献   

10.
柳哲 《台声》2002,(3):43-45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文化人士曹聚仁(1900-1972),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有时声誉雀噪,有时沉沦坎坷,也曾深入枪林弹雨,还曾成为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的座上宾。曹聚仁的弟子、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方汉奇曾为自己的业师作过如此的评价:曹聚仁在近代文坛和报坛上,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复杂,很不寻常,当过教授,当过记者,当过作家,当过各类报刊的自由撰稿人,和近代文坛上左中右的各方面人士,包括周氏兄弟(鲁迅等),都有过密切来往。对曹聚仁的一生和他的一些作品、活动,历来众…  相似文献   

11.
<正>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台海两岸曾建立了持续40多年的密使制度,李次白、曹聚仁、沈诚等密使的名字都被铭刻在了两岸秘密交往的历史中,成为潜行在两岸之间的重要人物。台湾高雄市凯歌归饭店的老板李次白,在1950年5月初的一天接待了三位不速之客。他们都是蒋经国的心  相似文献   

12.
解开曹聚仁身上的谜团周天柱曹雷恐怕没有想到,她写父亲曹聚仁的文章《父亲原来是密使》刚刚在报端披露,便激起超乎想象的连锁反应。香港《信报》载文评述:“文章披露的大量史料证据,已逐步解开了几十年的难解之谜,并让‘谜一样的人物’曹聚仁身上的谜团终有玉宇澄清...  相似文献   

13.
现在“拥胡抑鲁”很热闹,于是就想,不仅要读鲁迅,读胡适,还应多读点80年来对鲁迅的各种批评,即指出鲁迅的优缺点,评论他的好坏。近日读的是曾聚仁先生的《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选自曹聚仁《鲁迅评传》)。尽管鲁迅先生在世时与曾多有书信往来(1981年版《鲁迅全集》有致曹聚仁的信22封),关系显得较亲近,可据我看来,曹先生这篇文章写得还是比较客观。  相似文献   

14.
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蒋畈村(今属兰溪)人,著各记者和作家。曹聚仁是第一个发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消息的记者。1938  相似文献   

15.
《统一论坛》2014,(5):3-4
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习近平首先高度肯定参访团各位成员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作出的积极贡献。他指出,当前两岸关系虽然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但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两岸同胞应该坚定信心、携手努力,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七月八日至十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中国统一联盟共同主持的“海峡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研讨会”在香港举行第二次会议。来自两岸民间团体的与会者通过决议,呼吁两岸尽快直接“三通”,实现双向交流,为和平统一大业作出务实的贡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钱伟长在开幕式上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和平统一进程中最大、最关键的一环。他说,他曾参与“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的制定工作,深感“一国两制”的构想确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虽说台湾问题的性质有别于香港和澳门,但是,作  相似文献   

17.
赵博  许雪毅 《台声》2014,(10):16-17
<正>9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习近平首先高度肯定参访团各位成员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作出的积极贡献。他指出,当前两岸关系虽然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但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两岸同胞应该坚定信心、携手努力,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统促会副会长罗豪才,中国统促会执行副秘书长李路出席在福建漳州举行的“宏扬闽南文化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座谈会。中国统促会出席“宏扬闽南文化 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座谈会  相似文献   

19.
台湾著名学者陈大洛先生为了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奔走呼号,写了很多与祖国和平统一有关的诗歌。他的词句,和谐,和蔼,和顺,与人伦合德,与天地中和。他希望两岸书画家、音乐家、篆刻家共同推扬,共襄盛举,以启和平的天声,以享和平的天年。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知名记者、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代表曹聚仁,曾充当"国共密使",穿梭于香港与北京之间,秘密沟通海峡两岸高层之间的联系。其间,曹聚仁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见证了中共对通过和谈解决台湾回归问题的诚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