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在评述传统人口迁移推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赣西北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实际,将政府的支持力与移民个人的内驱力引入推拉理论中,构建了移民搬迁扶贫的动力机制,由此分析移民发生的可能性,以便科学地选择好迁出地和安置地,创新工作机制,调动山区群众搬迁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实施全面脱贫攻坚的战略工程,是针对生活条件相对匮乏人群实施的一项惠民政策.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前后移民的生计模式发生了明显向好变化,主要体现在移民的职业变化更大、收入来源更宽、生活理念更优等方面.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表明,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移民生计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开展避灾扶贫移民是我国西部山区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有效路径。基于"避灾扶贫"需要的陕南地区大规模移民搬迁活动,尽管打破了原有的村域界限,也形成了新的居住模式,但是这些移民社区在社区建设和服务管理模式等方面亟待改进。文章深入探讨了加快和完善西部山区避灾扶贫移民型农村社区管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甘肃扶贫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以H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迁出地与迁入地之差异性,扶贫移民从迁出地到迁入地的社会适应性状况将产生较大变化。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状况可从生产、生活和社会关系三个侧面展开论析。通过对甘肃H村移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关系适应性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结论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三个假设,即从迁出地到迁入地,生产方式的改变越大,移民的适应性越弱;生活方式的改变越大,移民的适应性越强;社会关系相处的越融洽,移民的适应性越强。  相似文献   

5.
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乡村贫困人口是新常态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严峻的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高昂的迁移安置成本与建设配套资金供给困境,产业支撑不足与移民生计脆弱等问题是大规模移民搬迁的主要结构性制约因素。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不仅在于制度设计者的决心和能力,还取决于减贫政策的社会基础状况。结构性制约对精准扶贫方略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应引起公共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及时改变移民搬迁安置的政策导向,更多地通过"外部支持"、形成合力等路径,以解决移民安置的资金问题,有效卸载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从而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扶贫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推动农村减贫取得重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扶贫道路及扶贫理论体系。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五代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立足中国国情与贫困实际,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共同富裕思想基础上,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丰富了中国扶贫思想体系,为扶贫开发战略政策制定、实践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为扶贫开发理论的完善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理论支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为全球减贫知识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目前的扶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邓小平同志的扶贫理论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开展扶贫工作的前提理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开展扶贫工作的长期性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展扶贫工作的基本战略理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在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贫困代际传递造成减贫脱贫工作的边际效益递减,其根源在于贫困文化的顽固性。本文立足贫困文化理论,基于现阶段文化扶贫工作的主要形式,提出农村文化扶贫的创新路径选择。通过开展精神文化教育、建设基层人才队伍、打造数字文化扶贫以及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内源性自主脱贫机制,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战略思想之一,也是提高扶贫开发效果的必然路径选择。通过阐述精准扶贫的内涵、外延和理论基础,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精准扶贫和大规模减贫所经历的扶贫治理体系变迁过程。可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目标呈现多元化特点,扶贫治理体系围绕片区精准和个体精准建立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战略格局。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要实现精准扶贫目标仍面临不少挑战。  相似文献   

10.
云阳县地处重庆市东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全县辖65个乡镇,总人口128万,县情可概括为“三大一穷”,即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移民大县、财政穷县。重庆直辖市五年以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移民、扶贫、发展、稳定”四大任务,坚持“移民兴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交通活县”的治县策略,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移民工作、扶贫工作、计生工作连续三年获市一等奖,移民工作被国务院评为移民工作先进集体,扶贫工作被列为全市示范县。“学教”活动获得全国…  相似文献   

11.
12.
信贷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方武,但由于政策、体制等多种原因,信贷扶贫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迫切需 要从管理体制、管理办法、贷款贴患、资金循环机制、基础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贫困是一个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概念;法治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它仍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概念,历经着由低级到高级的渐进化过程。法治有利于保障人权、促进经济发展和智识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助于消除贫困。贫困社会里存在着有助于法治的积极因素,贫穷的国家能够实行与其经济发达程度相适应的法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学界在研究贫困问题时 ,习惯将“政府—市场”作为反贫困问题的主导性研究范式。但随着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显重要 ,我国经济法的研究视野应进一步拓宽 ,把第三部门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范围中来。同样 ,法学界也应当转变贫困问题的研究范式 ,建立“政府—第三部门—市场”这一新范式。与此相适应 ,政府应建立起“政府—第三部门—市场”新的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智力支边工作的重要作用,立足铜仁地区智力支边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创新工作的发展建议。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支边工作,为我区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等重大历史任务出谋划策,提供更多的扶持和帮助,推动我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6.
简论阿马蒂亚·森理论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由"有超越效率、经济利益的意义,发展就是自由的扩展。"自由"的基础是要有"可行能力"。市场的整体成就深深地依赖于政治和社会安排。贫困的实质不是收入的低下,而是可行能力的贫困或被剥夺。中国反贫困对策的核心是政府要通过恰当的公共政策来提高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与江泽民反贫困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把消除贫困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江泽民认为 ,消除贫困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保持稳定的前提、是实现最基本的人权。在高度认识到反贫困问题重要性的基础上 ,邓小平提出了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发展的进程中消除贫困 ;把消除贫困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的战略设想。江泽民继承发展了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理论 ,提出了开发式扶贫以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等反贫困战略 ,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学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异型的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动力机制和政府推力与市场引力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以加快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fter some background discussion of the causes of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poverty, and an evaluation of the two recently published reports on this subject, the paper focuses on som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straints that are likely to be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any proposal for a guaranteed annual income. Among these are the constitutional issue of who should control any GAI sche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GAI and the present tax system, an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uniform guarantee levels across the nation. A compromise GAI scheme is then proposed which attempts to satisfy the relevant constraints, both economic and constitutional. Sommaire. Après une discussion préliminaire des causes de la pauvreté et de ses solutions possibles, ainsi qu'une évaluation des deux récents rapports sur le sujet, l'auteur étudie certaines contraintes politiques et économiques susceptibles de devenir des éléments critiques pour le succès de toute proposition de revenu annuel garanti. Entre autres, sont discutés, le probème constitutionnel du siège de l'autorité sur un plan de revenu annuel garanti, de la relation entre un tel plan et le présent système de taxation et de la désirabilité de niveaux unifonnes garantis à 1'échelle nationale. Enfin, un compromis est offert sous la forme d'un plan qui s'efforce de satisfaire les contraintes pertinentes de nature économique et constitutionnelle.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利用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机会,为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5·31”讲话精神,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结合对贵州遵义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问题的调查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供有关方面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