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湘潮》1992,(3)
杨开慧同志故居,位于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板仓屋场,距长沙市约70公里。故居是一栋古老的平房,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就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代。杨开慧1921年入党,1930年在板仓不幸被捕,后就义。板仓也是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地方,1921年春至1927年8月,他曾4次来  相似文献   

2.
板仓,是革命先烈杨开慧的故乡。它位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板仓杨家的屋舍,全是土砖砌成,三面环山,松竹拥抱。11月6日是开慧烈士诞生的日子,1990年11月5日,岸青和邵华带着儿子毛新宇回到长沙,住在蓉园宾馆,准备第二天回板仓拜谒开慧妈妈的陵墓。不料,天不作美,秋雨哗啦哗啦下个不停,把岸青一家困在长沙城里。6日一早,岸青因天雨不能回板仓而十分焦急,邵华轻轻步到他身边,安慰地说:“岸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3,(8):45-45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120周年,为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激励人民群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湘潮杂志社、长沙县史志档案局决定联合举办“韶山红日板仓霞”有奖征文活动。本次征文由长沙县开慧镇党委、杨开慧纪念馆、长沙县作家协会协办,具体要求如下:1 所有文稿以“韶山红日板仓霞”。为主题,必”须以前未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4.
杨开慧故居     
杨开慧是毛泽东主席的夫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党员之一,著名的革命烈士。杨开慧故居坐落在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原清泰乡清泰村)板仓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被称为板仓屋场。屋地座西朝东,三面靠山,屋后有小山竹林,屋前是土坪池塘。故居为土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  相似文献   

5.
7月20日晚,原本静谧的湖南省长沙县开慧乡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在此举办的一个有政商各界人士参加的板仓小镇推介活动中,长沙县委、  相似文献   

6.
中国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杨开慧字云锦,乳名霞,1901年11月6日出生在长沙县清泰都板仓(今属开慧乡)。两岁时,其父杨昌济出国留学,她随母在乡下居住度过童年。7岁入杨公庙县立四十小学读书,后入衡粹实业学校附属小学。1912年,杨昌济回国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次年,杨开慧随母迁居省城,转入稻田女师附小。后停学在家,由父指导自学,长达4年。受父熏陶,形成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打下较好的文化基础。时在一师读书的毛泽东常来杨家请教,杨开慧常听他们谈论治学、做人和救国救民之道,敬服毛泽东的宏论卓识,心窃爱慕…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6,(3):89-90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其父杨昌济早年留学日本、英国,思想先进。她深受父亲影响,从小读书识字,7岁即破例进入长沙市初级小学。  相似文献   

8.
今年11月6日,是毛泽东同志亲密的战友、亲爱的夫人杨开慧烈士诞生100周年纪念日。中共长沙市委、市人民政府、中共长沙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内容包括“弘扬开慧精神,建设美好家园”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召开纪念大会,将原有“杨开慧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扩充为“杨开慧生平业迹陈列馆”,并由故居迁至杨公庙内陈列;举办“骄杨颂”大型专场文艺晚会暨“骄杨颂”全国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播放纪念杨开慧烈士的电视专题片《百年开慧》;全面维护整修开慧故居和开慧烈士陵园,新建一所开慧学校;新县城里天华…  相似文献   

9.
伏家芬 《湘潮》2013,(11):45-45
韶山红日板仓霞,宁舍小家为大家。 岁月峥嵘今胜昔,寒凝大地发春华。  相似文献   

10.
金凤 《廉政瞭望》2010,(15):56-57
郭必荣是广东省惠州市一名普通的售票员,因为老是跟小偷“作对”,她先后被小偷报复多次,令她心寒的是,在她被暴打时,没有一位乘客敢站出来帮她。2010年除夕,10岁的女儿慧慧通过手机短信为妈妈许下一个“新年愿望”:希望新的一年妈妈在抓小偷时,  相似文献   

11.
杨开慧13岁时结识毛泽东,17岁时与他在紫禁城北海公园踏雪赏梅,19岁时以“不备嫁妆、不坐花轿、不用媒妁之言、不举行婚礼”的新方式与毛泽东结合。她的牺牲曾让毛泽东说出令人动容的8个字:“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秋节的前一日,刘思齐来到湖南长沙县板仓,祭奠亲人。年已83岁的刘思齐脚步刚健,步履有力,耳聪目明,让我们十分敬仰。我们闻听刘思齐到了长沙县杨开慧纪念馆,立即迅疾赶往板仓,见到了她,并将记叙毛、杨、向三家亲密关系的《亲情录》一书送给她。她特别高兴,连忙翻开书页。当她看到1950年5月25日毛岸英回长沙代父省亲和亲人们的合影时,她摘下眼镜,擦拭泪水,久久无语。  相似文献   

13.
杨开慧:无愧于“骄杨”之称“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这首为世人周知的怀念爱妻之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充分表达了他对杨开慧的深深眷念之情。杨开慧这位出身湖南著名学者之家的闺秀,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伴侣,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她牺牲之壮烈至今为人们所传颂。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7岁破例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1913年,父亲杨昌济从欧洲留…  相似文献   

14.
陈立旭 《湘潮》2016,(4):124-126
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毛泽东率起义军残部向罗霄山脉转移。杨开慧因带着三个孩子,不能跟随部队,只好到她老家板仓隐蔽,从此与毛泽东天各一方,直到1930年11月被国民党杀害。她生命的最后三年,对共产主义信仰忠贞不渝,对毛泽东深情热爱,在反动派面前坚贞不屈,展现了湖湘女杰的风范。为信仰而死是她"喜欢的事"杨开慧到板仓后,处境仍然十分危险。板仓离长沙很近,仅有百十公里。1927年马日事变后,何键经常派  相似文献   

15.
给“饭碗”,更给精神用真心为下岗人撑一片蓝天今年35岁的共产党员王志霞,原是长春市第一毛纺厂团委书记。5年前,纺织工业效益滑坡,企业停产,王志霞和全厂2000多名职工一样,下岗了。刚30岁就下岗,王志霞也曾痛苦过。但不服输的她,面对现实,振奋精神,迎接着挑战,寻找着机遇。她先是自荐到深圳驻长春一家公司当管理人员。1995年,第一毛纺织厂组织下岗职工开展生产自救,工厂再三研究,决定还是让王志霞回来挑头。怀着对企业的眷恋,她毅然放弃了高额收入,带领下岗姐妹办“三产”。她和同志们一起开拓市场,做盒饭、卖服装、批发…  相似文献   

16.
致富门路     
《江淮》2006,(4)
“空心香皂”有商机朱金霞下岗后到一家招待所做客房部的服务员。一天,一位客人让她帮忙到街上买一块香皂。她以为自己忘了给客人房间配一次性香皂,急忙向客人道歉。客人告诉她:“房间里已经有一次性香皂了。可我不喜欢用这种香皂,体积太小不好拿,容易掉。”第二天,朱金霞在收拾房间时,看到昨天帮客人买的香皂只用了一点点,招待所配送的一次性香皂因为开了包装也只能换掉。在将2块香皂丢进垃圾桶的时候,她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客人出差在外,大香皂携带不方便,宾馆酒店配的小香皂又不好抓握,宾馆酒店配大香皂既增加成本又浪费资源,能不能生产…  相似文献   

17.
新慧     
聪颖里充满朴诚、贤淑中蕴藏刚毅、阴柔阳刚之美,似乎与她的名字有着机缘。她就是新湖总场工会副主席、女工主任——史新慧。正象有人所言“新慧、新慧,新时代之贤慧也。 她,从孩提到步入社会,对同学、老师、同事领导满腔热忱、谦和善良,从读小学、高中、成人自学到教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91,(1)
1990年11月14日,杨开慧牺牲60周年纪念大会暨杨开慧塑像揭幕典礼在长沙县开慧乡板仓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万里、李瑞环、王震、宋任穷等为纪念活动题了词。出席纪念大会暨揭幕典礼的有中顾委常委宋时轮、耿飚,中顾委委员曾志,中宜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杨开慧烈士的亲属毛岸青、邵华、刘松林、毛新宇,省党政军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烈士家乡的干部、群众共300多人。宋时轮、耿飚为杨开慧烈士塑像揭幕,杨开慧烈士的亲属敬献了花圈。省委书记熊清泉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话,他在概述了杨开慧光辉的一生后指  相似文献   

19.
耿淑珍把小和尚叫进禅房,不客气地说:“你背吧,我们听着,差一个字,在脑袋上打一棍。”她说着拿起了念经时敲木鱼的小棍。 小和尚抿抿嘴,鼓鼓气,结结巴巴背了一遍,耿淑珍问思慧:“差了多少字?” 思慧用手指头数着说:“共30字,差了6个。” 耿大姐说:“我们俩人,各打你3棍,快伸脑袋来!” 小和尚两手捂眼,把光秃秃的脑袋伸过去,耿大姐敲了3下,乐得双手捂着肚子笑着说:“思慧,该你打了,象敲木鱼子一样,边敲边念经,那才有意思呢!” 思慧不好意思动手,便央求说:“耿大姐,念他心地善良,饶他这一次吧,给他个时辰,再背不过来,加罚他10棍。”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7,(1)
正人物简介: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11月6日出生在长沙板仓一个书香之家,1918年与毛泽东相恋,1920年与毛泽东结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被捕,因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于1930年11月14日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