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论北约东扩     
论北约东扩陈生洛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欧洲也不例外。作为冷战产物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按理说应该解散,但是,1994年初,一度犹豫徘徊不知向何去的北约,突然宣布要向东扩大。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北约东扩的主张一出台,立即引起了俄罗斯的强...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与北约东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与北约东扩梁月槐冷战结束后,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结束,欧洲安全结构面临重建。由于欧洲旧的安全结构并非以战争方式摧毁,因而新的安全结构也不可能以战争条约在一夜之间设定,而必将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俄美关系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和合作与竞争期之后,两国在国际战略和地区问题及双边关系诸多领域矛盾和分歧叠现,相互之间的正面较量和冲突达到了冷战后前所未有的程度。俄罗斯为维护自身安全,不得不调整其对美政策和安全战略:政治上强烈反对北约新战略及北约东扩;军事上加强防范和威慑力量;加强对独联体外交力度,对东欧国家“诱压并举”;以战略伙伴关系拉紧亚太重点国家;调整俄罗斯安全战略。未来的俄美关系中战略利益的冲撞还会增多,但由于对抗有损两国的根本利益,加之俄美互有需求,俄无力和无意与美全面对抗,俄美关系将呈现斗争与合作相互交织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4.
1991年7月华约解散,但作为与其对峙的组织北约在冷战后多次东扩。其目的就是极力削弱俄罗斯。它是“冷和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美国对俄罗斯发动的地缘政治中的“冷攻势”,它将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及俄罗斯的地缘战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俄将推行新的地缘战略来减轻其后果。  相似文献   

5.
在欧洲和美国的战略关系中,北约是非常重要的纽带.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坚持强化北约,目的在于继续控制欧洲.欧洲人一直希望在本区域的防务和军事一体化问题上加强合作,建立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在科索沃战争的"催化"作用下,欧洲在共同防务和军事一体化领域迅速达成一致,并进入实施具体规划的阶段.这对欧美关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欧洲人希望摆脱美国 的监护,已经付诸于行动.  相似文献   

6.
苏东剧变、冷战结束,美国凭借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开始重新规划其全球霸权战略.去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动对南联盟的侵略战争,标志着美国新战略的最后形成.为了实现其跨世纪的战略目标,美国在控制中东和向中亚渗透的同时,正加紧从东西两面对欧亚大陆进行战略钳制.今日之美国犹如一个张开双臂要拥抱全球的狂人,其右臂是美欧联盟,东扩中的北约是其右拳,指向俄罗斯;其左臂是东亚双边军事同盟体系,强化中的美日同盟是其左拳,对准中国.  相似文献   

7.
(一)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发展,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对我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造成巨大压力和挑战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二战后美国逐渐膨胀起来的霸权梦越发恶性发展,经济、军事、科技、人才多年的攫取、积累形成的优势又使其实力倍增,到处伸手,处处渗透,意欲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充任世界领袖发号施令。近年来其制造、推崇、兜售的“新干涉主义”、“人权高于主权”被用来为其侵略行径遮丑彰目。以北约牵制其欧洲伙伴国,以北约东扩和北约新概念挤压…  相似文献   

8.
欧洲安全格局中的北约朱立群冷战结束之初,围绕着欧洲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安全结构有很多猜测和分析。一种意见认为,冷战后的欧洲可能会重回冲突的老路,因为欧共体的建立是在二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已不复存在了。①随着欧...  相似文献   

9.
北约的职能扩张性是冷战后北约具有的一个新特点,而政治性和干预性的发展又是这一特点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两个方面,整个北约的扩张性是北约在欧洲新的安全形式下所循序渐进发展起来的,而且它的发展是北约战略调整的必然结果,其对欧洲安全产生的消极影响不但将威胁欧洲自身的安全与稳定,而且将严重威胁21 世纪的世界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冷战后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职能的调整、特别是其在危机处理及维和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 ,冷战后欧安组织在维和领域的作用虽一度突显 ,但由于各主要力量的核心利益不在欧安组织 ,因而其在维和领域的作用只能作为北约的一种补充 ,发挥早期预防和危机善后处理的作用。俄罗斯推动欧安组织成为欧洲安全结构中心的努力未能如愿 ,其在维和领域的决策地位随之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俄美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再到缓和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影响俄美关系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俄美两国的国内因素。俄罗斯国内政局的变化、大俄罗斯主义传统及反美情绪的高涨、俄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恶化是影响俄美关系的国内主要因素;而美国国内政治、冷战思维、全球战略是影响俄美关系的国内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冷战后北约战略调整过程中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建立多兵种联合特遣部队(Com-bined Joint Task Force,CJTF).CJTE是一种为特定紧急行动组织的、能够提供多种服务的武装力量.其组建方式类似"搭积木",指挥人员构成"内核",人员与装备构成"模块","内核"与"模块"平时就"隐藏"在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中,根据不同任务将不同的"内核"与"模块"组合起来,迅速投入到危机处理或集体防御行动中,又被称为"乐高"兵团.DJTF的建立是北约为改善危机处理能力、调整美欧关系、解决中、东欧国家参与北约行动的重要举措,是冷战后北约军事战略调整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北约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多次提出"战略新概念",追求地域扩张和功能深化,寻求在两个维度上实现发展与转型。自2002年布拉格峰会上首次将合作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列入北约政治议程以来,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北约功能拓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网络安全战略基于北约对网络攻击破坏力和网络空间公共性的考虑,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政策网络,然而由于各国对未来形势判断不一,这一战略尚未完全定型。理解和分析北约网络安全战略需要理清虚与实、公与私、攻与防、近与远四组关系——它们分别涉及北约确立网络安全战略的原因、战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战略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的总体特点,贯穿了北约网络战略发展的始终。作为北约核心成员,美国在北约打造网络战略的整个过程中将扮演关键角色。正因如此,网络安全作为美国与欧洲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也将为掌握美欧关系动态打开一扇窗口。及时了解北约这一战略及发展方向,对于中国认识北约、理解跨大西洋(美欧)关系、制定本国网络战略和维护网络安全都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科索沃战争———冷战后大国力量对比失衡的产物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北约组织以新的名义存活下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两极体制解体后出现的力量失衡状态,大肆向北约域外进行扩张,以巩固和发展其冷战胜利成果,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种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西方的这种攻势,起初曾利用东欧国家要求“回归欧洲”的愿望,利用联合国和欧安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授权以合法的形式进行(如建立“和平伙伴关系”、接纳某些东欧国家为北约组织的新成员、对前南危机和波黑冲突进行干预)。随着…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对欧洲的意义是确定了欧洲人主导的"新凡尔赛体制"东扩的极限和边界。边界历来都是武力确定的。克里米亚的结局对俄罗斯的意义在于俄罗斯守住了生存底线——底线是俄罗斯未来复兴的基础和前提;对欧洲来说,意味着欧洲东扩已抵极限。从彼得大帝到斯大林,俄罗斯只是在波罗的海东岸地区与欧洲进行过边界拉锯,而在乌克兰,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和冷战时期的戈尔巴乔夫有意收缩和放弃外,俄罗斯在乌克兰这个地方基本没有失过手。从对付拿破仑到希特勒的"胜利"经验中,西方人明白,在陆军可以发挥作用的近地,俄国人往往可以完胜。黑海离俄罗斯太近且陆地相连,陆军可以直接进驻;而西方海权国家在此则鞭长莫及。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是生死之地,而对欧洲则是重要利益点,为了它,俄罗斯会用全部资源,而西方则不会。如果清楚俄罗斯在乌克兰归属的历史,也就知道2014年乌克兰事件意味着俄国反击欧洲东扩的历史才真正开始。乌克兰事件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其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对中国而言,是有警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民族有着一种浓重的地缘情结.这种情结来自地理、历史、冷战思维以及冷战后俄罗斯人对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命运似乎与在东西方之间的选择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从俄国历史传统到官方改革,从外交政策到革命运动,无不说明俄罗斯民族的地缘情结是一种"欧洲的意识和非欧洲的无意识".在失去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地位以后,这种情结对俄罗斯在未来欧洲以及世界的位置都显得格外现实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经历了调整阶段和强化阶段,钓鱼岛争端随着美日同盟的紧密而逐渐升级。美国"重返亚太"和日本民主党上台后,美日两国因相互利益在钓鱼岛问题上密切配合。中国一方面应意识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在于中日之间的相互钳制,不会为日本夺取钓鱼岛冒风险;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军事实力,同时做好应对钓鱼岛危机的军事准备,为维护国家主权提供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军事干涉仍然是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色。冷战结束后 ,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国家利益 ,美国军事干涉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其所谓的国家利益 ,美国实施的所谓人道主义军事干涉也是以其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对俄罗斯政策主要由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国内因素、美对俄认知等因素决定。冷战后 ,由于国力差距悬殊 ,美国掌握着美俄关系的主动权 ;2 1世纪初 ,美国共和党政府上台后 ,凭借“一超”的实力地位 ,追求主导世界秩序的“单极”战略 ,在对外政策中奉行美国利益至上的“单边主义” ,强调地缘政治利益、重视传统安全 ,以实力和对抗解决问题 ;俄罗斯大国倾向、外交战略、国家的“非民主”特征导致美对俄非良性认知等使得布什政府视俄为战略竞争对手 ,实行弱俄、防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以其鲜明的特点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仅存的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保证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适时调整其亚太战略。无论是布什政府的“扇形结构”,还是克林顿政府的“新太平洋共同体”,都是要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导权。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作为美国亚太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华政策也相应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制裁接触”和“全面接触”分别为其两个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中美关系,但是,中美关系作为冷战后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