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热词     
《检察纵横》2012,(8):46-47
多出自上司之口,一般是一些口是心非的反话,都不能当真。如上司说“耽误大家两分钟,我就讲两句话”时,下属千万不要以为就是两分钟和两句话;“考虑考虑”的潜台词很可能就是“没什么好考虑的了”。  相似文献   

2.
现在少数人的观念正在发生畸变。一些本来可耻的事,却被人看成是极其光彩的事。本来应该令人嗤之以鼻的现象,竞招来很多人的羡慕。看到少数“公仆”挥霍公款,频频地进宾馆,钻包厢,受三陪,周围的人也有愤怒的,但相当一部分人仍然羡慕得直流口水,甚至还窃窃私语:“那才叫气派!”有的人有幸沾了光,随公仆们一道领略了美味佳肴和三陪的快乐之后,竞喜形于色,情不自禁地四处炫耀。那些清正、廉洁,对说情者、请吃者、行贿者不给好脸色的领导,却被人暗暗咒为“死脑筋”、“不开化”、“假正经”;而请吃送礼多多益善来者不拒、平时工…  相似文献   

3.
“收人钱财,替人办事”虽是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在时下的官场一些人中却颇有市场,一些腐败官员总是收了钱财才肯替他人办事,自然,办的事也多是上不了台面的事;而求人帮忙者,因获得了利益,对此也不声张,使“潜规则”交易不暴露。这种“潜规则”使党风、政风受到严重影响。广西武宣县六峰山林场副场长兼党支部书记何建把,官虽不大,却颇懂“潜规则”,在有人找上门来时狮口大开,向他人索取巨额钱财,但因职权所限,为他人办不成事后,却又认准对方不敢声张,不按“潜规则”将钱退还。堪称“牛人”一个。  相似文献   

4.
肖燕雄 《时代法学》2010,8(4):20-26
在我国,新世纪以来几件为公众周知的事件促生了一些人所称道的法规和案例。“因事成制”的思维和路径契合我国文化传统,是“因势成事”的具体表现。“因事成制”可以创新制度,也可以进行法律移植。“因事成制”有其存在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既体现了政治家使新闻传播权利“软着陆”的智慧,又有着深厚的法学理据,论题学法学、伯克利学派,以及哈耶克的有关理论等皆可使其得以证立。“因事”包括“借事”与“造事”,新闻法制变革借事成制已有,而造事未见。  相似文献   

5.
瘦猪 《政府法制》2012,(20):5-5
“读书贵能用书.若不能用书,书反蔽智”这是读书人的微博;“欲莫难于处妻子,理莫难于处父母。能处妻子可以使人。能处父母可以事人。”这是宅男的微博;“深言勿勺交浅者谈,  相似文献   

6.
刘锴 《政府法制》2012,(17):18-18
在很多人看来,证婚人在新人婚礼上的“证婚词”,应该是“美言善词”。但在中国现代史上。却有一份堪称旷古绝今的“证婚词”,不仅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一则佳话,也为今人的婚恋生活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7.
丑石 《西部法苑》2003,(2):25-25
“金钱一方面可以催人奋进,给人激励,为人带来甜蜜,创造欢乐;也可以使人畸变人性,丧失人格,成为贪婪的恶魔。”在高墙内的年近半百的原农二师博斯腾宾馆经理毛运祖,就深深发出痛心疾首的悔怨。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2,(14):41-41
纯者,专一不杂;洁者,干净也。纯洁者,纯正清白,没有私心,没有污点。纯洁是一种简单,拒绝复杂;是一种童真,拒绝世故;是一种坚守,拒绝浸淫。纯洁使人透明、清澈,予人以真诚、可靠。个人如此,政党亦是如此。纯洁是一种力量,可以让一个党组织健康、坚强、团结、奋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注重保持党的纯洁性,从“做一个纯粹的人”到“干干净净于事”,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纯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某君身居要职,掌有一定权力。闲来无事,见人养狗、养猫等宠物,心里痒痒,寻寻觅觅,找来一对幼鸟,一只为喜鹊,一只是乌鸦。从幼鸟养到成鸟,由于天性,两只宠物各显性格,鹊爱报喜,鸦喜报忧。 一天,主人下去搞调查,下面人陪同到现场察看,两只宠物随行。烈日当空,暑热难挡。路上,喜鹊看主人汗流浃背,赶紧飞到主人身旁,细声细语地说:“息息,息息。”主人便到大树下息凉,对众人夸赞:“喜鹊真善解人意,我没白养了它!”乌鸦看不惯喜鹊一副媚态,但主人都赞扬了,只好默然。 晚上,下面为了迎奉上司,备了丰盛的宴席招待。喜鹊…  相似文献   

10.
曾闻某君对上级派来的检查组振振有词道:“老子没有中饱私囊,经济上没问题。”或许此君说的是实话。但现实中,确有那么一些自以为“经济上没问题”的人,抽必“三五”、吃必餐馆、行必卧车、言必女人,这样能说廉洁上没问题吗?当前,一些干部或热衷吃喝,或变相购房,或公款购、换车。群众议论有些干部“房子越住越大,车子越坐越小”。房子是生活必需,车子乃工作需要,本无可厚非。但就房子而言,关键是有的多头占房,有的严重超面积,有的公款装修超标准;至于车子,则存在“不管哪一级,都想坐奥迪”、“不管官多小,都要坐蓝鸟”的…  相似文献   

11.
史载:曹操率部行军,其坐骑受惊吓入麦田,违反了“士卒无败麦,犯者死”的自立军令,便立即拔下自己的一束头发以代斩首。处在“刑不上大夫”的封建社会,曹操能割发代首以自责,应属难能可贵。然而,1700多年后的今天,一些地方仍袭用曹公的作法便大谬不然了。例如:有的违反了党纪政纪,不是按党纪政纪追究,而是以扣发一个月奖金代之;王某领导的单位亏损近百万元,星夜送给上司一个“红包”后,上司“经过研究”,王某被调往“因工作需要”的新岗位去了;有的触犯了刑律不按刑律处罚,而以党纪政纪代之……据悉:某市有个工厂的厂长(…  相似文献   

12.
去年9月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它不仅使各级领导干部受到一次廉洁自律教育,使一批腐败分子得到应有的惩处,使一度蔓延发展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同时,也给今后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笔者记录的,仅仅是发生在九江市的一些事。不怕“老大难,只盼“老大”抓去年上半年的九江市,人们议论最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莫过于乱收费。在不少人眼里,乱收费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大难”,说它“老”,是因为人们对1991年的治理乱收费还记忆犹新,可时过不久,这股歪风就回潮乃…  相似文献   

13.
《公民与法治》2014,(16):25-25
我国有两句俗语:一句是“对事不对人”,另外一句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如果要贯彻“对事不对人”的处世哲学,必然的结果是“打狗不要看主人”,相应的,如果打狗也要看主人,那就意味着“对事也要对人”,结果就会变成就事论人。因此,只有“打狗不看主人”了,才能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  相似文献   

14.
身边总有一些事让人感动,也总有一些人让你钦佩。扶危济困、帮贫助残、无私奉献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河北经贸大学的周明华副教授去逝后,2006年月12月13日将眼角膜捐献给了两名贫困农村的孩子.手术顺利,三个月后拆线。两个孩子就能看到光明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周老师可说是如此了。如今.捐献遗体或器官热心公益的事情渐渐多起来.人们也越来越多的选用公证的形式实现自已的愿望。唐山市公证处几年来就办理了相关公证70多件,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03,(7):F002-F002
“一是吃请或请吃说话办事方便;二是去灯红酒绿的场所进出自由;三是带着自家人游山玩水,省事省心省钱,自由自主自在。也不排除一些领导干部干一些不光彩的事。”  相似文献   

16.
“邹总规齐王纳谏”,说的是邹忌以自己与城北徐公比美这件事所蕴涵的道理,来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读罢这则故事,笔者感触最深的是邹忌寝而思之所得出的结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妥之美我者,畏我也略之美我者,欧有求于我也。”由此笔者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领导干部,就他们自身而言,也有洁身自爱的良好愿望,然而缺乏邹忌寝而思之的精神,往往对身边亲近的人陷于盲目性。有的把身边少数人的偏见当做“正见”,尚有的一』点从善之愿一遇到这些人的讽刺挖苦,便赶忙弃之一旁,成了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把身边少数人的甜言蜜…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一些地方为了防止乱花钱、乱开口子等类问题的发生,提出了“一支笔审批”的做法,这本是好意。可是也要看到另一个方面可能产生的问题。这就是客观上造成了审批权力的高度集中,如果没有监督制约措施,对握着这一支审批大笔的人失去他律,又自律不严,就可能不该花的钱花了,不该发的证照发了,不该办的事办了,而该办的事没办。因此我提醒“一支笔审批”的部门,一定要以公开办事制度为前提,把政策、规定和办事的程序都交给群众,让群众进行监督;另外,一定要选好掌握“一支笔审批”大权的人,把“笔”交给政治素质高、业务精、作…  相似文献   

18.
债务人拿债权人的钱捐赠灾区,并且在报纸上成为“捐赠明星”矿泉水厂向灾区人民捐赠过期的矿泉水某公司将向银行贷款捐赠给某地建希望小学某君发觉纪检部门要调查他的问题,他偷龙转凤将贪污款捐给某老人院某灾区农民收到政府发给的捐赠电视,使用不到一个月发生爆炸伤人小偷将盗窃回来的物资捐给灾区人民1998年8月3日,《羊城晚报》新闻周刊特约省、市人大法制委、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山大学、省律师协会以及部分受捐赠单位代表对香港商人刘盈福认捐20O0万元而实捐100万元并且在获得多种好处后不再捐赠一事展开讨论,同时以此为引展开了对…  相似文献   

19.
在“盛产”富人的苏浙沪一带,越来越多的商人、企业家纷纷遁入寺庙。这些“短期出家”的老板,不外乎有的人在经商过程中做了一些违心的、欺骗顾客的事,有的人还做了违法乱纪之事。这些事“无处可诉”,更不便公示与众。于是,有人便想借“短期出家”以消除业障,  相似文献   

20.
自我担任交通局长后,权力越来越大,求我办事的人也就越来越多,送礼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送钱、送烟、送酒、送食品,送什么的都有。当时,我也不想收,碍于情面,不收吧,给人没面子,收了就得给人办事。再加上自己也想,逢年过节收了也是人之常情,我给办过事的人是借过年过节送一些感谢费,我认为收了也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