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作者于2002年11月参加了日本警察厅在日本全国唯一的警察大学校举办的第二期“中国公安部侦查干部研修班”的20天学习。作者在对日本强有力的警务建设和工作感触深刻。应本刊邀请,作者将赴日学习考察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冲绳札记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的作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作者在书中试图思考的问题是:所谓"日本"这个近代国家是如何成立的?它果真强大吗?它在世界、特别是邻近诸国中居于怎样的存在?日本人真正吸取了战败的悲惨教训了吗?本书中,作者把焦点  相似文献   

3.
论文作者在提倡PACL之前有过在日本起草民法时效法改正整备草案的经验,PACL的作业方法对上述经验进行了借鉴。论文分析了PACL研究上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和今后需要继续研究讨论的课题。此外,从比较法学或法律文化论的视角来看,作者认为在PACL上几乎没有反映着"亚洲的特色"的规定,并通过追溯日本近代化的过程尝试探讨其理由。  相似文献   

4.
日本参议院前议员、关西地区日本第一个女性律师佐佐木静子的自传《火红的岁月》,中译本已经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不仅叙述了佐佐木女士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实际上也反映了日本进行侵略战争的整个时代。佐佐木女士出生于1926年,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当时她仅19岁,正如书中所说是“战时的青春”。书中提到1937年,作者念到  相似文献   

5.
日本民事执行制度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本著名的民事诉讼法学者竹下守夫教授应国家法官学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的邀请来华参加了关于强制执行法的研讨会。本文根据研讨会开始的当天竹下教授题为“日本民事执行制度概况”的演讲日文稿译成中文,经作者本人同意,现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6.
日本汉文小说的作者构成以江户时代为界呈现出不同面貌。江户时代之前,其作者多为显贵出身,之后则多为儒学学者和普通文人。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小说题材和描写对象的选择,社会底层的生活因之而受到了更多关注。日本汉文小说的创作宗旨有四:"备修史之料、补史传之阙";为治世者及大众提供"守文施治之术"、"修身处世之方";与众同乐、彰显风雅;为学汉语者示以"作文之法"。在文体上,日本汉文小说基本承袭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所有样式,但以杂记体和传奇体的运用最为普遍和娴熟。  相似文献   

7.
日本之行结束了,从本期开始我们和读者一起开始美国的行程。作者是旅居美国一明年的华人,有3个儿子,现居住在美国阿利桑那州。  相似文献   

8.
日本私法制度与对于商务活动的公共控制:法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私法制度与对于商务活动的公共控制:法典的作用[澳]马尔柯姆·史密斯*许章润译**一、对于北美模式的挑战——为什么应当考察日本?*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墨尔本大学法学院教授。本文系作者1996年5月在德国柏林大学和波恩大学的讲演辞,征得同意,译载本刊。...  相似文献   

9.
文章作者归属(authorshipattribution)问题是从古至今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之一。在IT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用文书处理软件制作的文书作者鉴定、制作时间鉴定也成为司法鉴定研究领域的新课题。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国,文体计量分析已运用于刑事侦查和司法证据鉴定中的文书作者认定或推定,以及文书制作时间推定中。我国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文体进行计量分析的研究报导较少,运用于司法鉴定领域还是空白。本文就利用统计学对文体计量分析在文书作者推定中的运用作了介绍及初步论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日本最高法院2009年2月5日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状告<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一书作者和出版社侵害名誉权一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定原告胜诉,判令被告赔偿原告400万日元.  相似文献   

11.
中日法律文化近代化之若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认为,近代中国与日本在经济基础、政治体制以及历史传统、文化观念等诸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两国法律文化近代化的结果大相径庭:日本的法律文化近代化取得了成功,成为一个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驾齐驱的法治国家;而中国却归于失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日法律文化近代化之形同实异,也对中日两国法律文化现代化走向发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书     
《枫声:"80后"全球对话》作者:秦枫秦晓鹰定价:44.8元出版:2011年3月18日本书由秦晓鹰、秦枫父女俩合著。通过对话和随想的方式、嬉笑怒骂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世界各地的见闻  相似文献   

13.
孙敏 《法治研究》2006,(11):4-6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起诉日本作者东中野修道、松村俊夫及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名誉侵权案,8月23日经南京市玄武区法院一审判决胜诉。这一消息立即占据了当日各大媒体和门户网站的显要位置。这是自上世纪末开始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中,首次在国内打赢的官司,被认为是中国司法史上首次用法律手段确认历史事实的案件。  相似文献   

14.
佐佐木静子女士是日本国会前众议员,关西地区日中法律交流协会理事长,日本关西第一位女性大律师。她曾撰写《火红的岁月》一书,已为我国许多读者所熟知。佐佐木静子女士近赐《婚姻与女性》原著,我刊从本期开始拟连续三期载登完毕。此文属于生活中的法律的体例。作者别具匠心地将当前日本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诸如姑娘结婚后须随同丈夫姓;经济上不能自主自立;女性离婚行为发生法律效力后不能马上嫁人等等,与现行的日本有关法律条款相对照,借以说明日本国男女婚配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相信读者读罢《婚姻与女性》全文后,会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所谓“民主”与“自由”有更深刻地了解。——编者  相似文献   

15.
第7届国际法医学进展研讨会(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dvances in Legal Medicine,ISALM)于2008年9月1~5日在日本大阪市中央公会堂隆重召开,本文作者和国内部分法医学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现将本次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12月5日,在庆祝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上,我曾有个题为《日本天皇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发言。会后,经过修改发表在《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上。这一期同时刊发了庄娜同志有关研究日本"国体明征运动"的文章。对这一论文整体,我不想多说,文中对日本"国体"表述似有言不及义、轻描淡写之感,如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把"国体"定位为"国家意识形态,直到战败为止"。〔1〕其实,意识形态早被  相似文献   

17.
此文乃松尾浩也于日本《刑事诉讼法》施行60周年之际对于日本刑事程序法的百年回顾与未来展望。其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治罪法》、前旧《刑事诉讼法》(明治年间)、旧《刑事诉讼法》(大正年间)的历史进程,对三部旧法对日本刑事诉讼法制的基础性建构予以肯定;第二部分梳理现行《刑事诉讼法》(昭和年间)的成立过程,就该法施行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及化解方式进行详细介绍;第三部分对刑事程序法的三个不同未来的发展时期阶段表达了相应阶段的制度期待与进路预见。最后,作者提出,刑事程序的表面色彩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其底面却是不变的当为日本刑事程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嬗变脉络。  相似文献   

18.
日本宪法学说的50年[日]高见胜利,崔智友译蒋松岩校一引子──作为起点的1934年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公布45年后的1934年,铃木安藏撰写了《日本宪法学的诞生和发展》(丛文阁,新版·法律文化社,1966年)一书,作者声称这是鉴于“迄今为止日本学...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当代罗丹”的世界级艺术大师,旅法华侨张充仁先生,三十年代曾与比利时著名连环画家埃尔杰合作创作了世界名著《蓝莲花》(即《丁丁在中国》),书中反映了当时中国遭受日本侵略和侮辱的情况,以及中国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爱国思想。为防日本当局报复,作者只署了埃尔杰一人之名,而将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命名为张充仁。事隔五十年之后,上海儿童时代出版社将该书擅自删节改写出版,从而引起了一  相似文献   

20.
《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时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作者是被称作"紫式部"的一位女性。全书主要表现了主人公光源氏伴随着情感纠葛的一生。并通过此,塑造了完美的光源氏和众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而且,实际上,书中的女性在故事的展现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而书中通过各个不同女性的悲剧无不反应了当时社会制度下女性地位的卑微。所以,本文认为《源氏物语》的创作实际上是对当时日本社会妇女地位的深刻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