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国际简讯     
《电子知识产权》2011,(4):6+8+10-11
国际商标申请2010年出现复苏国际商标活动在2010年出现复苏,WIPO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共收到39 687件申请,增长率为12.8%。  相似文献   

2.
10月1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京召开了中国加入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20周年座谈会,旨在总结利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获得商标国际保护的经验。推动企业更好地利用马德里体系实施商标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3.
商标国际注册的马德里体系商标注册的马德里体系肇始于1891年,该体系所包含的两个国际条约均签署于马德里。它建立了商标国际注册的制度,允许一个公司通过其所在母国的商标注册机构来同时完成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注册。  相似文献   

4.
商标     
2013年我国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达2273件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273件,比2012年增长8.2%,居马德里联盟第六位,比2012年提升了一位。  相似文献   

5.
国外简讯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 2004年度商标国际注册 统计数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月 15日公布称,2004年度WIPO收到的 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创下新 高,共计29 459件,比2003年超出 23.5%。至2004年底,共有138 280位 商标持有人进行了424 000件有效的 商标国际注册。  相似文献   

6.
《电子知识产权》2003,(7):15-17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商标国际注册,是指根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以下简称马德里协定)和《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以下简称马德里议定书)及《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该协定有关议定书的共同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共同实施细则)规定办理的商标国际注册。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中国为原属国的商标国际注册申请、指定中国的领土延伸申请及其他有关的申请。非经马德里系统途径办理商标国外注册的,不属本办法的调整范围。申请人…  相似文献   

7.
TRIPs协定为国际商标权的保护确立了重要的标准和原则,也成为重要的国际商标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国际商标保护面临新的问题。随着WIPO在国际商标保护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单纯设置最低保护标准已不能满足商标保护的现实需要,将各国的商标法规则尽可能地加以统一已成为重要的任务。如何平衡WTO和WIPO的关系以充分发挥WTO与WIPO在商标立法领域的作用,如何从最低保护向制度统一转移以确立国际商标立法的努力方向,如何进一步协调不同的商标法传统以增加国际商标法的广泛性,如何在规则统一中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新型商标的机遇建立统一的规则。这些是在规则统一过程中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国际商标立法在缓步中不断前进,对这些问题解决途径的讨论有助于正确把握国际商标立法的发展方向,也有助于确立我们对国际商标立法的正确立场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1891年4月14日在马德里签订,1900年、1911年、1925年、1934年、1957年和1971年于布鲁塞尔、华盛顿和海牙等地,经过六次修改,截至1978年3月,有24个国家参加.协定共18条,包括商标的国际注册的申请、国际注册的效力、国际注册的续展、收费、由于所有人国家变更引起的国际商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商标煞费苦心的精心设计,经过"漫长"的商标申请、审查程序,企业终于获得了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那么,应如何使这种权利的法律效力得以稳定、长久的保持下去呢?一些企业认为:只要在商标一次有效期届满之前,及时办理相关的商标续展手续就可以达到永久维持商标专用权效力的目的,这确实是企业在商标管理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但从法律角度讲,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它只涉及了维持商标专用权效力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孔嘉 《中国律师》2011,(4):81-83
编者按:本文作者于今年1月中旬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聘请参与一项研究讨论修改马德里体系国际商标注册相关国际条约法律文本的研究课题。为期3个月。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作者与WIPO相关部门的多位法律专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标领域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于 1995年12月1日加入《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于 1994年分别在们《TRIPS 协议》及《商标法律条约》上签字。中国商标领域的新近发展自然要受这三个条约的影响,尽管中国目前还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一、1993年对《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修改 中国现行《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是 1982年制定的。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1993年作了一次重要修改。修改后的《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增加了对服务商标的保护,强化了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简化了申请手续,完善了确权程序。为进一步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行为,维护商…  相似文献   

12.
薛源 《知识产权》2009,19(3):84-89
随着澳大利亚向WIPO提交批准书,新加坡条约于2009年3月生效.新加坡条约是在修改1994年<商标法条约>基础上形成的新条约,但又不局限于旧条约,该条约对新型商标、电子申请、商标实际使用以及缔约方大会等做出了新的规定.新加坡条约的制定和生效,对国际商标立法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国际商标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国际商标立法广泛性不断增加、应对商标法的未来发展以及国标商标管理体制的进步.国际商标立法的这些发展也将对我国商标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6月底,《商标法新加坡条约》的成员国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将为一些非传统商标,例如全息图商标、动作商标、颜色商标、位置商标和声音商标制定图样规则。该公约是一部建立商标注册程序标准的国际条约。这是国际条约第一次明文提到非传统商标,并为其制定商标申请图样规则。依据上述决定,申请商标保护的客体不再限于传统标志,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问:请介绍一下马德里国际注册的最新情况? 答: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入马德里议定书及马德里体系的日益成熟,马德里国际注册已备受中国企业的关注,申请量也随之与日俱增. 我们知道,马德里国际注册是根据1891年签订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1989年通过的<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建立的马德里联盟成员国间的注册体系.在我国,主要是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商标国际注册,并通过国际局延伸到各成员国家的注册方式.  相似文献   

15.
问:我公司计划在欧盟申请注册商标,请问该如何操作? 答:欧洲共同体商标CTM,即COMMUNITY TRADE MARK,是欧盟为了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而创建的商标申请注册体系。通过这个商标申请注册体系可以完全实现“一份申请,一种程序,一种语言,一种收费体制,通过一个专业代理,向一个主管局递交申请,获  相似文献   

16.
经欧洲委员会和25个欧盟成员国于9月下旬一致同意,注册欧洲共同体商标(Community Trade Mark.CTM)的各项费用有望削减。 自1996年4月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OHIM)开始负责商标的申请、注册等事务以来,该局财政有了大量结余。按修改的EC2869/95号规则的立法草案,商标申请费将从975欧元降至900欧元,电子申请将是750欧元;注册费将从1100欧元降至850欧元;续展费将从2500欧元降至1500欧元。  相似文献   

17.
域名与商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区别,双方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指出建立域名注册公示异议制度,设立商标、域名检索机构专门提供查询服务,对域名使用期限加以规定,并采用申请续展制,建立解决域名冲突的专门机构并完善异议制度,都是解决其冲突的立法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符望 《知识产权》2001,11(5):40-44
商标是从事电子商务所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因为它有效地表明了商品和服务的来源。各国法律一般规定商标权人可以对商标进行续展注册,并进行长期的广告宣传,以此为商标建立良好的声誉,这使得商标成为企业核心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商务这一虚拟市场上,消费者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在网上购物之前检验商  相似文献   

19.
马耀扬 《知识产权》1999,9(3):25-26
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华商标协会和国际商标协会联合举办的“商标法律及实务”国际研讨会于1999年 3月 31日~ 4月 2日在北京召开。 由于此次研讨会召开于新旧世纪交替之时,议题新颖、重要。参加部门主要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最高人民法院、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经贸委、海关总署、中国社科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外驰名企业等,与会代表共60多人。 中华商标协会会长刘敏学先生、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马连元先生,国际商标协会会长毛思德先生均在开幕式上发言致贺。 会上有…  相似文献   

20.
论商标的宽展期应予取消熊英我国注册商标专用权有效期是十年。但是,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可依法申请续展。根据《商标法》第24条的规定,申请商标续展的期限分为两个期限,即商标的续展期和宽展期。但宽展期的设立,一方面与续展期的法律效力重叠,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