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追寻幸福既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的自然倾向,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对于幸福概念的探讨,可以从个体、社会和历史三个维度来展开。一、幸福的个体之维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在《实践理性批判》里对"幸福"有一个简短的概括,他认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对于不断伴随着他的整个存在的那种生命快意的意识,就是幸福。"从康德的话语可以看出他对"幸福"的概括乃是立足于个人的生命体验。的确,对于现实中的任何个体而言,幸  相似文献   

2.
赵民学 《学理论》2010,(18):66-67
"三个理性"的原理概括了人的理性结构的三个层面,科学发展观符合"三个理性"的理论构架,从三个层面回答了我们当前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为什么要建设这样的社会和怎样建设这样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标志着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卓越贡献,这次革命是对旧形而上学的清算和调解。后来人们习惯用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去概括《纯粹理性批判》的意义,以表明"哥白尼革命"与康德哲学的关系。而康德从未使用过"哥白尼革命"这一术语,事实上他只是在再版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提到过哥白尼,在这里他想表明的则是哥白尼的最初观点。本文将结合"哥白尼革命"的提出背景,重点探析"哥白尼方法"与整个康德哲学的关系,并浅析这一场"革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1)
以康德《历史理性批判》八篇论文中关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以康德话语中关于自由和理性的阐述为中心,把握康德关于如何建立未来世界历史、民族和个人间德福一致的问题和永久和平发展的问题。通过对文本的梳理,得出的结论是康德晚年关于历史哲学的论著仍旧贯穿了三大批判中对于理性和自由所悬设之事。  相似文献   

5.
蒋玲玲 《学理论》2010,(25):62-63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目前为止仍然是对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概括。从中国传统家庭、国家及社会结构中人际关系的表现出发,发掘其中的"理性选择"因素,力图对这一概念有新的理解:"差序格局"在解释中国传统社会情感纽带的同时,也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理性特质。  相似文献   

6.
李奕慧 《学理论》2012,(12):12-13
"哥白尼革命"是康德知识论最精粹的概括,也是近代哲学中的主体性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康德的鸿篇巨制《纯粹理性批判》又是康德整个知识论体系的展示,文章探讨康德怎样经过感性、知性、理性逐步展开而最终实现思想革命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陆镜宇 《学理论》2012,(8):33-34
康德将纯粹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作为人们道德实践的普遍准则,即道德律,在他看来只有立足于自身理性的实践原则所获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一切质料的和隶属于自爱这一原则之下的实践原则都不能当做实践准则,这些都属于经验范畴,康德反对经验论的幸福观,在伦理道德领域必须将它与种种经验划清界限,康德所追求的幸福就是处于不可达到的"彼岸",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只能尽力去接近它,而却永远也不能达到它,是我们人类永远追求而永远达不到的最高统一者。但是他的幸福观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不仅在道德领域而且在当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阳海音 《学理论》2010,(1):82-83
马尔库塞一方面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片面发展科技合理性所导致的种种危害,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不能全盘抛弃科技理性,科技理性在计划和开发可用资源等方面,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他主张人们应该树立一种新理性观念。这种新理性是一种包含批判和否定精神的历史理性,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是科学理性和艺术理性的统一,是理性与感性、与幸福的统一。马尔库塞的上述思想对于我们思索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具有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学浩 《学理论》2012,(20):38-40
哲学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具体为探寻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解读并指导人类追求幸福。然而,在传统哲学的理论视野中,人类的幸福处于异化的状态中,幸福被视为人类生理欲望的满足、理性思维的结果或"上帝"的赐予,最终导致人类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的片面性。幸福关乎人的本质的真正理解。幸福不是静态的、纯粹的感观享受或理性追求。幸福是一个过程,其内涵上体现为自由自觉的实践性活动,是不断生成的创造性过程。同时,幸福具有社会性,内在的要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命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强调应遵循“人是目的”的伦理要求,将自我对功利的追求与他人对功利的追求相统一,反对以个人的功利作为道德的基础。其二,指出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至善的人生是道德与幸福统一的人生。其三,为了实现“人是目的”的伦理要求,提出要履行职责,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提出并论证灵魂不休、上帝存在的假设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泛神论之争"是德国观念论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而这场争论的发起者雅可比则是启蒙理性和现代性原则最重要的批评者之一。他指出,以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通过反思性的理性演证来确定事物存在的根据,其结果将是与理性和自由的原则相背离的机械决定论和无神论,从而削弱道德、宗教和政治的根基;而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作为理性主义哲学的另一种表现,将知识和道德的根据最终归于思维或先验自我的内在性时,认识的内容、形式和认识对象本身都成了主体的一种构造,这势必会导致唯我论,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虚无主义。只能通过个体的信仰、直觉和情感,而不能依靠理性的反思和推论,才能通达上帝在他的启示的直接性中向我们揭示出来的绝对真理。雅可比的理性批判及其信仰主义哲学中对"思有同一"原则的重申,对后康德的观念论哲学家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创造生命"的理念付诸实践,为我们探寻生命起源提供了一种科技可能,这既是对"历史之谜"的回答,也宣告了主体理性的真正复活。对生命的自然生成而言,人造生命的诞生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彻底祛魅,是一种自我的高度扬弃,是人的普遍意识的一次再呈现。然而,科技意识形态所造就的生命伦理"塌陷"引发新的哲学沉思,一种新生命的诞生需要新的社会伦理去规约,我们必须在"对一切传统道德文化进行重估"的基础之上,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的人类。..  相似文献   

13.
杨艳  石亚军 《学理论》2013,(6):32-33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在德国,康德是第一个使用"批判"一词的人,1780年,康德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他的哲学思想进入批判时期。在1781年到1790年的十年里,构成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部著作相继问世,三大批判是对人的知、意、情三种心理功能的分别研究,所要解决的是真、善、美的问题,美是他整个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的批判精神不论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还是在当代都具有深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幸福观教育是德育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内涵是什么?这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更是一个关乎人类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命题。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先贤大哲无不对幸福这个命题予以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张"义务论"伦理学的方法,坚决反对西方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伦理原则。他认为,正义是不受偶然的社会和自然因素影响的自律的理性人的一致同意,是作为理性的人的自我构建。这与康德的义务论伦理是完全相契合的,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就成他批判反对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最有力的武器。罗尔斯从康德的自律道德原则出发,设计论证了他的《正义论》理论原点"原初状态"理论。  相似文献   

16.
张昱洋 《学理论》2013,(6):34-36
《庄子》的人生处世哲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个体逍遥的心灵境界,一是对世俗政治、教化的批判,一是个体生命在世俗世界中的融合。通过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庄子》,并能透过《庄子》来反观当下社会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个体所面临的生命困境,然后依循、借鉴《庄子》中的人生智慧,在当下社会中走出合理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与个性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主动进取精神和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个性的充分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会学生做人,促进人的社会化,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一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人的发展和个性教育是不可分离的,全体人类的全面发展和每一个体的全面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后者是前者的基本条件和动力。这是由于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从自然属性来看,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肯定的是个人肉体组织的先天差异性、特殊性。从社会…  相似文献   

18.
邓玲玲 《学理论》2012,(32):53-54
幸福是康德哲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将其归纳于"至善"之下,把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严格限制在道德的范围内,充分论证了道德对于幸福的意义,同时,康德还提出了德福统一的观点,为人类最高幸福的实现提供了希望。认真分析康德的幸福观,对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我们如何实现幸福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杨佩 《理论探讨》2022,(2):59-65
罗尔斯的公共理性与重叠共识思想是对于其正义理论的完善,其目的在于利用理性引导人们走向公共的善。现代社会对于理性的反叛使得人们陷入多元的、碎片化的价值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在罗尔斯看来,虽然个体差异性加深了社会分歧的程度,但还是可以用公共理性搭建社会基本政治结构,从而维护社会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社会需要人们建立共识来克服多元文化之间交流障碍,罗尔斯以公共理性为基点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共识生成机制,但是公共理性的限制分离了正义与道德,个体的正义也不能从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念中寻求支撑。作为道德基础的重叠共识则表现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个体的行为还是要遵循自身具体的多元价值观念,这导致了政治结构的合理化掩盖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3)
道德典范可以把道德行为具体化、形象化,具有促进德育的功能。但是从康德先验哲学角度来看,道德模范不具有伦理价值,甚至对德育还有反作用。康德的实践理性观点是一种元伦理学观点,尤其适用于已经具有形式思维的大学生德育。因而,有必要分析康德论证的合理性,并对大学生德育中的道德模范的价值重新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