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生态文明体现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之中,并明确提出将"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问题的重点之一。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提出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并未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应当逐步向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式城镇化道路转变,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面对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以期实现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物态"城镇化向"生态"城镇化转型,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生态"型城镇化是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溶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谋求城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空间"来规划城镇格局,"三个发展"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强社会公正、人文城镇等社会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城市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一系列动力因素,同时受资源、环境、人口关系的脆弱性等因素制约,是我国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天津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重点解决农民"安居"、"乐业"和向市民转变的问题。政府要明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角色,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的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6.
乐山市沐川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为指导,以生态村、生态乡、园林城市、优美乡村等生态细胞工程创建和以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沐川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安全屏障依然脆弱,如何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仍然是最大的困难,加之现行考核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还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内外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加速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根据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人口转移、产业发展、社区建设和生态文明等方面选择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建设为重点,以管理为保障,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支撑,真正体现"人"的城镇化。着力解决目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低碳循环、产城互动;绿色智能、美丽文明;节地节能,生态安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传承文化、保护自然的原则,突出规划是龙头、建设是重点、管理是保障、文化是灵魂、产业是支撑。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融合。当前,各地城镇化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化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在转型过程中,生态城镇建设也面临着观念更新、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等多重压力和挑战。如果推进方法失当,生态城镇建设就有可能成为资源消耗最多、环境压力最大的生态“黑洞”。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把握生态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借鉴国内外生态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通过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举措,使该镇的城镇化建设走到了全省的前列.竹林镇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一是拓展旅游业发展思路,为竹林镇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新型产业支撑;二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增加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三是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四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找准切入点;五是强化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形成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双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处理"化人"和"化地"的矛盾,把促进居民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民生优先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原则,辩证看待城镇建设与产业支撑、城镇建设与改善民生、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内在逻辑,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可能与需要等关系,科学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有产业化的支撑,产业“空心化”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实现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要进行正确的产业选择,一定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避免重复投资和产业同构问题,要选择新兴产业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要致力于改变生产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催生新的行业,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其与农村公路未来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农村公路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而农村公路发展则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支撑作用。当前农村公路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建设-管理-养护体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充足、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不科学等问题,本质上是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不匹配、不适应造成的。为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公路发展必须加快职能转变,推进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差异化策略,体现区域发展的特点和潜力;拓展融资渠道,保证农村公路发展资金投入;增强质量水平,提升农村公路综合承载能力;强化三位一体,统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公路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什么是具有贵州特点的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加快推进具有贵州特点的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强调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工业发展;着力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技领先、创新驱动,努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始终立足于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大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小城镇是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居民参与对于生态文明小城镇的建成有重要的意义。但受社会发展水平、外部制度环境缺乏及个体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中,居民主体作用、政府主导作用、民间组织力量作用等地发挥尚存不足。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居民参与机制、加强相关队伍建设、利用特色资源,多策并举,为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开辟各种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引领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新型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文件,标志着我国十分重视以生态文明的思想、理论为指导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本文着重以辽西生态治理保护为例,阐述生态治理、保护的创新理念、实践发展和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问题,是20世纪全球面临的中心难题之一,这标志着工业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对工业文明的变革和超越。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价值观、发展生态政治和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并使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委、省政府顺应当前国内外发展大势,立足湖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现实和未来需要,作出了推进"四化两型"的战略抉择,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强调的是又好又快发展,凸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的是资源节约、绿色健康的生产方式.因而,这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战略,是加快发展的战略,也是转型发展的战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国生态省十几年建设的实践成果表明,生态省建设可以作为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抓手,助推湖南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是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沙湾区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支撑作用日趋突出。同时,以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为载体,切实抓好移民新村和城镇新区建设,加快产业拓城和旧城改造步伐,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山水文化生态城。未来5—10年,沙湾区将进一步坚持"两化"互动,高标规划布局、强化工业支撑、加快交通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枢纽,拓展城镇发展新空间,增强互动发展新动力、构筑百万城市新组团,实现富民兴区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正首先谈一谈自己对新型城镇化取向的观察和自己的理解。中国现在需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特别是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并明确地配之以"城乡一体化"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生态、人文质量要求。在我国以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成长的引擎和动力源的大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使城镇化过程更好地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