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部经济是信息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重构区域经济的动力,是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战略选择。总部经济以总部基地为载体,以企业总部为集聚对象,通过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引发外部经济效应,使聚集的企业总部相互受益,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从总部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途径、传导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解构,研究建立以"总部经济—企业—产业—城市发展"为主线的逻辑关系链,分析识别总部经济影响城市发展的机理,以期解释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关键所在,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勇 《探索》2007,(4):152-156
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市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是在区域之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市场对区域间资源进行再配置的表现形式,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本文论述了我国众多的企业将总部与加工基地实现空间上的分离,出现总部向中心城市集群布局、产业加工基地向成本较低的中心城市周边地区集群布局的现象.同时以本文重庆为例,阐述了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重庆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层次的战略举措、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措施、依托总部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3.
徐庆 《共产党人》2010,(22):44-45
近年来,银川市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建成区面积达115.47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快速拉大,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当前,银川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在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打造黄河金岸、建设沿黄城市带、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这对银川市城市建设定位、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建设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4.
刘占富 《理论研究》2010,(4):64-64,F0003
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个极核点,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看,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中心。乌海在自治区西部这一区域中,在区位、资源、交通、环境等方面优势比较突出,具备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和制约着乌海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因此,要树立"四种意识",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加快推进乌海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科学谋划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是实现新疆"十二五"规划"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建成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带"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提出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构筑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打造伊犁河谷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高地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区域中心城市银川市目前面临着城市功能相对单一,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功能仍不够强等问题。解放思想,实现创新;加快经济建设,增强经济实力;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区域经济联合无疑成为提升银川市城市功能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王宏丽 《实事求是》2013,(5):100-103
城市经济圈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中心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科学谋划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是实现新疆十二五规划“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建成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带”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提出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的发展模式为点轴发展模式,空间战略布局为一个核心、两个极点、T型发展轴和两个发展圈层,并确定了伊宁经济圈的空间组织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8.
刘秉承 《实践》2013,(10):46-47
随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贯彻落实,昔日人们印象中的"煤城"乌海已阔步迈出城市转型的步伐。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乌海市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经济转型、城市转型、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同步推进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的新道路。产业集聚强优势乌海市能够走出一条做长加粗产业链、实现上游产业附属产品精细加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该市下大力气整顿高耗能、高污染的小企业密不可分。通过关停淘汰落后产能,规模经济得以健康发展,优势企业得以充分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和扩散进行的,并以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道路为重要内容和必然条件。未来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着重以中心城市为重点进而带动整个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龙泉驿区"双城"建设为例,全面分析龙泉驿区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阶段性背景、国内外城市转型升级的经验教训以及龙泉驿区推进"双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重点战略。龙泉驿区"双城"建设是成都市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缩影,此研究旨在为成都市其他城区乃至中西部其他中心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可供选择的研究范式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29个长江沿岸中心城市联结而形成的经济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实力、活力和潜力的发展轴.重庆市作为全国首个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长江沿岸中心城市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协调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依靠政府间的协调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实现互动多赢,在现行体制下既是使重庆从一个西部中心城市跨越成为全国性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引擎"的重要安排,也是沿江各中心城市叉好又快发展的理性选择.重庆与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协调合作能否获得新的进展,关键在于各方能否克服合作发展面临的体制约束及进行制度创新,取决于重庆及各方能否采取正确的可持续共谋发展战略的政策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史慧敏  楼佳 《共产党人》2012,(20):51-52
夏日的"塞上湖城"银川,秀丽的爱伊河穿城而过,现代、大气的银川城脱胎换骨,成为西部地区最适宜人类居住、最适宜创业的城市。城市发展,电力先行,为把银川市打造成"两个最适宜"的区域中心城市,担当地区能源保障重任的银川电网与城市发展同步,扮演好称职的"电保姆"角色,精诚服务,始终把用户放在第一位,使城市形象更具特色、更富神韵、更添魅力,成为精致靓丽的"塞上明珠"。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济圈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心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城镇化建设,科学谋划库尔勒经济圈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是巴州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在南疆乃至全疆前列的必然选择。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提出巴州中心城市——库尔勒经济圈的发展模式为点轴发展模式,空间战略布局为"一核三极、两轴两圈",并制定其区域圈组织发展次序和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世纪,其经济集中表现为城市经济。银川市踏上了以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契机的新一轮城市大发展步伐。自治区党委提出了"中心城  相似文献   

15.
李伟 《奋斗》2014,(8):35-36
正当前,黑龙江省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深入推进"五大规划"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哈尔滨市作为省会城市和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全省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龙头带动作用。然而,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尽管近年来发展步伐总体上较快,但哈尔滨作为东北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所蕴含的发展潜力远没有充分释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可持续性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夯实。特别是在对外合作发展开放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中国一些中心城市,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总部经济通过将企业的总部机构同生产基地相分离,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避免了中心城市产业置换后形成空心化。通过总部经济,促进了区域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心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了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优秀的旅游城市,是西北地区东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银川市在确定了"两个最适宜"的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之后,各区域在发挥自己的地域、产业、人口等比较优势方面,积极出台了很多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银川市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的事实有目共睹。但是目前各区域间仍然存在产业重合、互补性不足、特色优势不明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把银川建设成为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城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决策,对银川市的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的引领作用。培养思路宽、水平高、能力强的党政干部人才,是实现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目标的关键。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必须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内陆经济崛起成为重大新特征,将对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是内陆经济崛起的极核,内陆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陆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本文以成都为例,在深入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性概括:加快"双重"开放,发展内外源相结合的开放型经济;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培育投资与创新相结合的增长动力;建设超大城市区域,提升经济空间组织的一体化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构建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和实施"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战略。近期,省委省政府先后在武汉、襄阳、宜昌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部署加快武汉中心城市,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这标志着湖北"一主两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