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3月30日,吴晓辉站在法庭上,但这一次他不是以辩护律师的身份,而是接受法庭对他的审判。他说,有人要搞倒他。可事实上,搞倒他的正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2.
癌变──谢代贵错误纪实江沉谢代贵终于倒了!他应该倒,──再不倒党和人民群众不答应,他倒得好!从免职县长到工商局长,膨胀的私欲──使他再次成为反面典型。"这笔生意未做好……我准备去坐牢。"他无动于衷。31万元经济损失──他告了"七品官"的乌纱帽。他有过...  相似文献   

3.
《党的文献》2012,(4):9-10
我们的传统是艰苦奋斗。革命是怎样搞起来的?还不是艰苦奋斗搞起来的。现在的人比从前的人“聪明”一些,像五四运动的青年,一二九运动的青年,统统是“傻瓜”,冲锋陷阵,得不到一分钱的福利。战争中的青年,一批一批地倒下去,他们都是“傻瓜”。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出新闻的年代。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设有国家级植物病毒检测基地,有人推荐一位植物病毒检测专业的博士、学科带头人来园工作。但这位博士开口就提出要做该园的业务主任。结果因他“伸手要官”卡了壳。事隔不久,这位要官的博士终于如愿以偿,去了福建省农科院,农科院专门为他成立了“果树所”,任命他为所长。对博士伸手要官,人们褒贬不一,但显然贬多于褒,认为专业人才做官不能集中精力搞研究,且有官瘾太大之嫌,我倒觉得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对博士该不该伸手要官,应该辩证地去看。首先要看他为何要官,如果他是从事业出…  相似文献   

5.
孟红 《党史纵览》2010,(2):19-23
徐大刚.1926年11月出生,他原来并不是搞摄影的专职摄影师,而是文字记者。1945年,19岁的他参加了新四军。抗战胜利后,他进入山东大学新闻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沪郊农民报等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他以前当记者时曾搞过摄影,  相似文献   

6.
“搞上层工作”马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来了一个大学生,他到中央组织部去报到。大学生认为自己年轻、有文化,便直截了当地向担任组织部长的陈云同志提出,要搞上层工作。陈云同志听了他的要求,没有给他讲什么大道理,而是热情地将他留在自己身边。第二天,带着中组部的...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22):63-63
发挥余热 老张一直在交通部门负责发放驾驶执照,退休以后在民政部门发挥余热,帮忙办理结婚证。没想到上班没几天,群众意见倒不少。主任向老张了解情况,老张挠着头说:“都是我不好,办驾驶证惯了,有人来办证,我总爱问:是准备搞营运,还是只想过过瘾?”  相似文献   

8.
周云  刘洪 《红岩春秋》2011,(1):70-73
19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谈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时说,有4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纺织工业的张謇,以及搞运输航运的卢作孚。 抗日战争时期,卢作孚指挥船队从宜昌经长江三峡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入川的壮举,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在他的家乡合川,人们关于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及其倡导并坚守的实业报国精神的记忆,也从未被磨灭……  相似文献   

9.
汪玉明 《世纪桥》2012,(24):15-19
朱德是我党我军德高望重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功勋卓著,留给后人无尽的精神财富。其中,他身上所表现出的传统美德与高尚情操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发扬。纵观朱德一生,他虽然身居高位、功勋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淡泊名利;他虽然手中有巨大的权力,掌握着丰富的资源,但他从未有过非分之想,而是始终坚持不搞特殊、廉洁自律;他虽然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礼遇,得到人民大众的衷心爱戴,但他从不讲排场、搞奢侈,而是始终做到生活朴素、俭以养德。朱德是传统美德与高尚情操的模范践行者,这种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尊重,更值得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辽源市新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产品为超滤膜,属于高科技产品,为国家轻工业部定点生产企业。石笙良,新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搞技术出身的他,不仅增长搞科研,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企业管理专家,他就职后,大胆改革,勇于进取,使企业效益年年增长。谈到国企脱困,石笙良认为——  相似文献   

11.
当官莫上瘾     
何为官瘾?近日在某刊物上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某科研单位。“书呆子”们深感搞科研难,因为管科研的不懂科研。一位研究人员悟出一个道理: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搞科研,首要的条件是权力。于是他极力恭维、巴结领导,目的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搞科研”。后来他果真当上了处长,理应该运用权力好好地搞科研了吧?然而过不久,他就发现改造自己竟比改造环境更难了:喜欢听顺耳话,喜欢发号施令,一天不参与社交活动心里就空荡荡。这不,上瘾了。当官上了瘾,心态就老是正常不了。这种人没当官的时候想当官,官当上了嫌官不够大,官大了点还想…  相似文献   

12.
“不搞争论”之我见刘春鹏,张兆华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提出不搞争论。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以下凡引用第三卷的,只标页码)对于这一发明,我们应怎样理解运用呢?一、不搞争论的目的是从大局出...  相似文献   

13.
“搞钱,我有办法。”1997年7月下旬,新疆呼图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队长陈文楼指示所属四中队队长姚军,想办法搞点“三害”案件线索,给咱刑警队弄点钱。姚军接受任务后,当即召集四中队民警传达、布置。他得意洋洋地说:“搞别的案子说不上怎样,搞点钱我还是有办法...  相似文献   

14.
杨善洲事迹最令人钦佩之处,就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地委书记,不摆架子,不搞特殊,朴实地为人民服务,退休之后本来可以安享晚年,可他却上大亮山植树造林,为子孙后代造福。他把一生献给了他热爱的家乡和人民。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横》2007,(10):F0002-F0002
在盘山县,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是带领乡亲致富的领路人,他曾经有过无数个光荣的名衔。而今,76岁的他同样不甘寂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浪潮中,他搞养殖、搞绿色农业、搞循环经济,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浪尖上的老汉"。他的名字叫"王政国"。  相似文献   

16.
王锋霞 《先锋队》2014,(11):54-54
今年9月的一天中午,临近下班,一名中年男子神情焦急地来到信访室。他一进门就嚷:“我是举报罗某某、李某某的,你们纪委管不管?”“只要是党员干部违规违纪的情况,我们纪委肯定管。”我边说边请他坐下,倒了一杯水递给他,并让他告诉我具体情况。可是,他在讲述中口齿不清、语无伦次,说了几遍都没有表达清楚,急得额头上直冒汗。我看了一下表,下班已经很久了,可看着举报人着急的模样,我便静下心来,又给他倒了一杯水,心平气和地说:“不要着急,慢慢讲。”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绝唱——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原科主任石磊以身殉职□陈辉我军医疗战线68岁的老兵石磊倒下了,他没有倒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没有倒在离休后的小楼中,而是倒在了弘扬白求恩精神的岗位上———河南省嵩县医院义务扶贫行医的病房中。1996年10月9日,从...  相似文献   

18.
想采访陈伟很难,这倒不是因为他架子大、好摆谱,而是因为他实在太忙。特别是临近春节这些天,陈伟的手机简直成了名副其实的“热线”,连家人打电话找他都困难。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改革开放以来,他在村里第一个搞起了日光温室;他既发展无公害蔬菜又搞装饰公司;他带富了乡亲们。他,就是42岁的“河南省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郑州市老鸦陈村党总支委员陈保青。  相似文献   

20.
陆勇强 《当代党员》2006,(11):23-23
朋友是位载客司机,每天都开着面包车搞营运。 有一天,朋友的车翻了,损失惨重。 看望他的时候,他恨恨地说:“哪个缺德的,在路上放了一块石头。”我问他为什么没有看到,他说看到了,但车速太快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