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美国利用太平洋区域市场远离欧洲和英镑势力影响的有利时机,通过构建国际化的区域性市场网络,为美元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灵活运用区域市场组建区域货币集团,推动美元成为区域化国际货币,并以此为基础与英国英镑展开博弈,利用英镑的信用维持困难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成功使美元成为全球性国际货币。人民币要顺利实现国际化需要借鉴美元的经验,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建成稳固的贸易网络和金融网络,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国际货币,利用国内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夯实人民币信用基础并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优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环境,通过持续稳健有序的步骤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李婧 《东北亚论坛》2013,(5):35-45,128
人民币国际化是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应对美元风险的重要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获得了初步成果,集中表现在贸易结算量的累积和香港人民币存款的上升。但是,人民币国际化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人民币进口、出口结算不平衡;人民币业务主要以负债业务为主,资产业务非常有限;香港人民币债券的供给大于人民币债券的需求。理论和实践证明,只建立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基础上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不长久的,未来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影响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需求。人民币国际化是成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市场力量是主要推动力,政府的功能是顺势而为,积极地进行国内金融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涉及微观经济主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前,全球经济陷入动荡的情况下,中国不能采取全球化模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将危害金融稳定。一个市场,一种货币,人民币更现实的方式是推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包括贸易、投资、金融方面的多层次合作。中国应该做亚洲合作的积极促进者,加强亚洲交易网络的建设,整合亚洲市场。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 将促进中国金融国际化, 同时加大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产生一方面有着深 刻的经济内在原因, 另一方面, 加入WTO 使我国金融业更加自由化、国际化, 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金 融风险。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入世”后, 我国金融业必须解决好利率市场化、非国有商 业银行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和新融资市场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高度受制于美国.在美国滥用金融霸权、世界“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面临着“去美元化”的现实需求,这给中俄本币结算特别是人民币结算带来重要契机.通过对俄罗斯市场的人民币现实和潜在需求、人民币结算的政策环境以及金额技术条件等分析可以预判,中俄结算支付体系人民币结算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在东盟的区域化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历史回顾、国际案例与现实考察,认为人民币区域化需本着循序渐进原则,在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强化,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即“入篮”,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崛起的必然结果.其背后也有中国对自身正当利益的合理诉求,即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参与完善全球货币金融治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制度担保,借助外力倒逼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并提升中国加快改革开放之承诺的可信度.人民币“入篮”将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未来国际货币格局更可能是“一超”(美元)、“两强”(欧元、人民币)、“两小”(英镑、日元)并存.为此,中国需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广泛寻求深层共识,参与供给国际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7.
英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汪东一英国在六七十年代曾被称作“欧洲病夫”。过去10年中,保守党政府在经济领域大胆采取“冒风险的结构性改革”,把英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恢复到“令整个欧洲都感到羡慕”的程度。英国经济自1992年走出低谷后,已连续6年保持逐步回...  相似文献   

8.
欧洲是美国的盟友,近期却表现出较强的"去美元化"倾向:不仅支持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调整,而且力推中欧货币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欧洲"去美元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欧美历史上货币竞争关系的延续,也受金融危机后美国对欧洲经济冲击的推动,更是国际经济和货币格局变化趋势的反映.随着欧元区体制机制的完善和一体化程度的提升,未来欧洲的"去美元化"倾向可能更为明显,欧美在中东石油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上存在冲突风险.但是,鉴于欧洲尚缺乏挑战美元全球地位的实力和意志、在周边安全问题上仍无法摆脱对美依赖、美也无意压垮欧元区等因素,未来美欧在货币问题上仍有望谨慎管理分歧、避免发生"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9.
欧洲现正处水深火热之中,不仅经济持续低迷,更遭难民危机、恐袭频发,再加上英国脱欧,可谓麻烦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这个一直被许多人视为富裕、安全的“天堂”似已风光不再.虽然金融债务危机在欧洲已暂告段落,但经济危机犹存,更不断衍生出其他层面的危机,进而造成欧洲当前的困局.应该说,欧洲的危机还远没有结束,或从某种意义上说,仅仅是刚开了个头.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分析、思考及解决经济问题理应依据经济学逻辑.但是,人民币国际化又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它包含复杂的政治与战略关系.基辛格曾经说过,当代所有的国际经济问题都是政治问题,都不能不在政治领域寻求政治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项政府战略得以推进,是国际经济实力格局演变的结果,也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安全资产短缺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人民币在诸多国际货币职能中迅速占领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贸易结算和投资计价、储备货币积极人民币离岸市场等领域发展迅速,得益于政策推动和政府间积极合作,也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能否适时应对短期金融风险,也取决于在资本项目开放、汇率政策以及国内金融结构调整等各项政策之间进行有序的安排。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近年来西德的国际金融实力急剧增强。两德统一、欧洲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金融市场国际化为德国加强国际金融实力带来新的动力。但世界金融大国的座次并未因此改变。从长远看,德国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国际金融的依赖与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中国金融当局加大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力度,人民币的结算范围已经由跨境贸易扩大到境外直接投资。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也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而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的争论也逐渐增多,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论调;有要求加快推进国际化的,也有主张缓步推进的。我个人感觉,很多观点似是而非,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似乎也缺乏战略性的整体考量。下面我就五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试析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中的印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战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它强化了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力度,大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90年代初期,欧洲经济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建成(1990年在美国前总统布什的“美洲倡议”的指导下,南北美洲经济在经贸合作上业已取...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中国金融当局加大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力度,人民币的结算范围已经由跨境贸易扩大到境外直接投资。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也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而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的争论也逐渐增多,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论调;有要求加快推进国际化的,也有主张缓步推进的。我个人感觉,很多观点似是而非,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似乎也缺乏战略性的整体考量。下面我就五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理念、难题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亚洲债券市场旨在消除亚洲各国/地区存在的“双重不匹配”问题,完善本地区的金融结构,减少对银行部门和欧美债券市场的过度依赖,降低“孪生危机”,以及为亚洲地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从而实现由私人部门带动的可持续性增长。但是,亚洲债券市场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难题,任重而道远。文章建议中国放弃对创建“亚元”目标的追求,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培育人民币早日成为亚洲债券的主要标价货币。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启程以及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蔓延之后,学术界和政策界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竞争格局就一直争议不断.“多元论者”认为美元霸权正在走向衰落,国际货币体系正在走向一个多元竞争的格局;而“单极论者”认为美元的霸权地位没有动摇,其他货币仍然面临着各自结构性的和技术性的缺陷,难以在市场上发挥主要国际职能,国际货币体系仍是美元一家独大.本文通过对2007~ 2015年的相关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对上述争论进行回应,并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人民币崛起为一种主要国际货币所面临的各种内外挑战.  相似文献   

18.
今年第二届于家堡论坛年会的主题是"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前中国对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主持本次论坛。围绕该问题,原英国司法部部长、工党金融发言人德围训勋爵,中国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奕,泛亚金融合作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光溪、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英国朝野三大政党围绕英国的欧洲政策争论激烈。执政的保守党主张“在强大的欧洲中建立强大的英国”,在野的工党和自由民主党分别主张“使欧洲为你工作”和“释放英国的潜力”。三党各自奉行的对欧政策不仅会影响它们在英国政坛上的地位,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影响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现将它们在十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美国制造”的金融危机使全球实体经济饱受侵害。后危机时代,防御由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改革和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各国经济体普遍关注的话题。危机导致的美元衰落需要新的国际货币替代,而危机中坚挺的人民币却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等综合国力的强劲,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战略机遇以及可行性,提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一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以加快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