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76亿元巨资作投入,已经开始实施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无疑给“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注入了巨大的能量,添加了令人振奋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青海是三江之源,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屏障。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青海的生态保护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除“三江源”保护外,节能减排工作是筑牢整体生态屏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7,(10)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筑牢国家生态屏障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的实施,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核心地内,麝、岩羊、雪鸡、二叶兜被兰、星叶草等一些多年不见的野生动植物又显露出可爱的身影,在不断修复野生动植物生态食物链的同时,也证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5.
生态保护和建设是青海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性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新的重大挑战。如何把握好机遇,理性地应对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学习新名词     
正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标志着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迈向了新阶段。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由黄河源、长江源(可可西里)、澜沧江源3个园区组成,即"一园三区",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31.16%。"青海蓝、高原绿、江河清"即青海的蓝天、高原的绿色、江河的清澈。我们确立生态保护优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青海省摄影家协会、青海三江源时代影像中心承办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果摄影艺术展"在北京举行。此次共展出国内摄影名家近年来在三江源区创作的摄影精品120幅,三江源国家公园专题片7部,展览同步在全国100家网络媒体展出,并将在三江流域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巡回展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果展。  相似文献   

8.
<正>前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6年8月22日至24日在青海调研考察时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4月1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正式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青海的重大使命,是青海的生态保护1号工程。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全面落实试点方案的总体要求,认真抓好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努力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典范,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净土",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陈刚 《党建》2023,(6):5-8
<正>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生态保护工作,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履行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为美丽中国建设扛牢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相似文献   

11.
图说     
正1三江源地区见证青藏高原生态建设奇迹,素有"千湖之县"美誉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湖泊。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养育了江河中下游地区超过6亿人口,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有着"中华水塔"之美誉。2005年,我国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在草原植被恢复、沙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领域投入资金86.5亿元。2014年,治理面积更广、标准  相似文献   

12.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紧紧抓住地震重建机会,努力打造“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展示“新玉树、新家园”旅游形象,实现灾后玉树旅游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是国家重要生态保护项目三江源保护工程的组织实施单位。近年来,省生态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目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统筹落实"四个全面"为总要求,以"三区建设"为根本,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各项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有计划地开  相似文献   

14.
科考三江源     
三江源,这片广袤而又神秘的处女地,千百年来以其壮美、博大的胸怀默默孕育着大江大河,滋润着万物生灵,用永不疲倦的身躯不断为中华大地输送乳汁和血液,哺育着华夏文明的延续。然而。由于近几十年全球气候变暖,加之人类的破坏。已使这座“中华水塔”千疮百孔。满目疮痍,面临断奶的危险。“三江源生态保护”被提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关注三江源,保护三江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同德县抢抓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扶持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级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建设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难得的“五大”发展机遇,紧紧围绕青海省“四个发展”和把海南州建设成为青海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先进地区的战略目标,坚持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确保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三大”目标不动摇,  相似文献   

16.
省内     
正我国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规划明确,近期目标是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制全面建立,绿色发展方式成为主体,基本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20,(7)
正青海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大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屏障新优势。前20年,在国家支持下,青海相继实施了一大批生态保护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尤其是部省共建国家公园示范省有序推进。新时代新征程,青海要坚决扛起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为美丽西部建设作出青海贡献。  相似文献   

18.
大美三江源     
正环境是资本,生态出效益。当绿色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青海才能更加和谐美丽。理念越竖定,行动就越有力。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绿色家园,青海己然迈出大步。三江源的守护者们秉承着传统,埋头于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实干中。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保护建设,三江源头"千湖美景"归来,动植物类种群数量增加,广袤草原又现青山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对青海生态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治青理政方向。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贡献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省委书记强卫最近也指出:青海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保护和建设好生态,是事关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