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征战于各个赛场,以出色的成绩夺取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五星红旗屡屡升起于比赛场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动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爱国之心。亚运盛会是对中国体育运动成就的一次大检阅,也对中国体育运动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阿源 《瞭望》2006,(51)
“中国、中国、怎么还是中国”,这是有的境外舆论对中国健儿在多哈亚运会上一再夺得金牌的“抱怨”。中国是否能让出部分金牌给别人?这是我国有人对中国亚运夺金计划的建议。从亚运会刚开始时国人看自己健儿夺冠时的欣喜若狂,升国旗、奏国歌时的激情澎湃,到对中国健儿夺取金牌的习以为常,人们对中国健儿夺金的热情似乎在逐步降低。那么,中国健儿金牌拿多了真有什么不好么?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健儿夺得的金牌?  相似文献   

3.
编者寄语     
《瞭望》1990,(24)
北京城里,喜迎亚运的气氛越来越浓。商店橱窗里、公共汽车上,迎亚运的宣传口号、亚运会的吉祥物和标志旗随处可见;大街小巷,飞扬着《亚洲雄风》那激扬优美的旋律…… 赛期日近,人们的关注之情愈切。作为东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以何种精神风貌出现在亚运会上?他们能否连取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的桂冠?这无疑是令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期发表的《厉兵秣马迎亚运——从热身赛看中国亚运集训队》一文,传出了这样的信息: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冬训,中国亚运集训队各路大军的整体实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优势项目继续保持旺盛势头,一些落后项目也在迅速崛起,在这届亚运会新设的项目中,我们仍占明显优势。当然,还有弱项,仍有不足,需要我国选手奋力拚搏。  相似文献   

4.
阿源 《瞭望》1990,(41)
中国运动员邢芬勇夺第十一届亚运会的首枚金牌,拉开了第十一届亚运会金牌大战的帷幕;开赛第一天,中国运动员囊括了全部八枚金牌,其中女子得了五枚;在女子举重比赛中,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囊括了这项竞赛的全部9枚金牌……这一切都显示了中国女子运动项目的雄厚实力。 中国体坛这种“凤先飞”的格局,也是亚洲体坛所走过的道路。在现代竞技体育中,亚洲女子以其智慧和灵巧,在世界体坛上争得了重要的地位。亚洲的女子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5.
1990年9月23日中午,地坛体育馆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这里将产生第十一届亚运会的首枚金牌——女子44公斤级举重决赛的金牌。赛前的新闻预测一致认为,中国选手邢芬将夺取这枚金牌。因为她目前保持着抓举72.5公斤,挺举92.5公斤,总成绩165公斤的三项世界纪录,在亚洲鲜有对手。 中午,初秋的太阳挂在一碧如洗的蔚蓝天空上,通往地坛体育馆的街道两旁彩旗招展,鲜花夹道,空气中暗香浮动。一切似乎都在说明,这是创造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编者寄语     
《瞭望》1990,(19)
漫步北京街头,迎接亚运会的气氛越来越浓了,首都人民怀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商店里,印有亚运会标记的玩具和其他纪念品在出售,广播里,“亚细亚的太阳”、“亚洲雄风”等歌声在回响,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的身影,亚运会工地上,更是一片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办好亚运会、为国增光彩”、“我为亚运做贡献”已经成为首都人民的心声,也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第11届亚运会的举办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  相似文献   

7.
到6月14日,是距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100天的日子。作为东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亚运会上?我们有实力蝉联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吗?这是目前海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看看近期中国亚运集训队所参加的一系列国际、国内热身赛,有助于人们寻求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今年以来,中国举办了一系列洲际或全国性的单项比赛,其中有的属于亚运会选拔赛,有的则纯粹是热身赛,并颇繁地把队伍拉出去,参加国际比赛。从这些比赛看,经过几个月的冬训,中国亚运会集训队各路大军的整体实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向读者推荐一组体育战线的党务工作者、教练员、运动员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教练员、运动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和威力。在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靠顽强拼搏的精神,靠高超的技艺,为祖国赢得了183枚金牌。这些金牌饱含着运动员、教练员的辛勤汗水,也凝聚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艰苦劳动。亚运火炬熄灭了,亚运精神却永存。我们希望各条战线的同志能从中受到启发,用亚运精神去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0,(42)
中国体育要向世界目标看齐 中国文坛耆宿夏衍:这次亚运会办得很成功。举国上下一致努力,各项工作都很出色,这是国内外人士都称道的。 中国运动员能在这次亚运会上拿多少金牌?事先我曾经根据《羊城晚报》透露的规划,逐项进行过计算。现在看来。有的看对了,有的没有看对。 中国金牌数第一,这看对了;但中国最后得到的这么多的金牌,出人意料。我事先估计,中国能得115至125块金牌,结果拿了183块。这说明,我对中国运动健儿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8,(52)
正如人们赛前所预期的那样,出征泰国曼谷第十三届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更像是去参加一次例行的加冕仪式:当12月20日第十三届亚运会降下帷幕之时,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29枚金牌雄居各代表团之首,实现了亚运会上金牌和总分的“五连冠”。这再一次印证,中国在亚...  相似文献   

11.
朱明 《瞭望》1984,(14)
曾经在世界杯体操赛上创造空前纪录——一人独得全部七枚金牌中六枚的李宁,在第九届亚运会上赢得女子体操全能冠军的陈永妍,都已是国际体操坛上的知名人物。引人注目的是,他们都来自广西。在广西体操运动员中,为祖国争得荣誉的又何止李宁,陈永妍两个人?早在一九六三年,在新兴力量运动会上获得女子体操全能冠军和三个单项冠军的王维俭就是广西人。还有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的少年选手吴文莉、黄群、姜薇、许叶梅等,也都是广西人。仅在最近四年内,广西输送给国家  相似文献   

12.
李莉 《瞭望》1990,(21)
本期出版之时,距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时间还有124天。越是临近盛会,人们的亚运意识越浓厚,对会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也越关注。特别是浩大的亚运会工程,总规模达200多万平方米,规模大,标准高,工期短,目前究竟进行得如何,更是海内外人士普遍关心的大事。本期发表的《亚运工程: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一文,传递了亚运工程建设热潮结出硕果的信息,反映了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们为早日完成亚运工程而尽心竭力的奋斗精神。他们怀着为祖国争光的强烈的使命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这也表明,中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  相似文献   

13.
说不清,是亚运会向我们走来了,还是我们正走向亚运会。反正它近了,近得仿佛第11届亚运会开幕的辉煌时刻就在明天。 最近,北京开放部分亚运场馆供人们参观,观者如潮。看到大家那么喜欢新建的亚运设施,我和我的  相似文献   

14.
第十届亚运会将是中国在游泳项目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出发点。日本游泳界上层人士分析,如果亚洲第一游泳强国日本在汉城拿不到二十五枚金牌,那么中国队步步紧逼的势头便无法扼制。 日本人的这种担忧并非没有根据。今年四月在成都举行的全国春季分级分区赛上,中国选手在全部二十九项中,十四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4,(32)
我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在奥运会上取得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块金牌后,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发奖时祝贺说:这是“中国体育最伟大的一天”!  相似文献   

16.
捧着16枚沉甸甸的金牌,中国健儿凯旋了! 巴塞罗那的奥运金牌,每枚重8盎司,造价为195美元。金牌,当然归运动员个人,金牌之外,还有重奖。 早在出征巴塞罗那之前,国家体委即已明确宣布:夺金牌,奖8万元;摘银牌,奖5万元;获铜牌,奖3万元……依次类推,即使获第八名,也奖3千元。 但是,就在中国金牌运动员乘坐美国“卡迪莱克”轿车前往人民大会堂与江泽民总书记碰杯之时,一笔又一笔巨额奖金,被宣布授予中国体育健儿。国家体委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25届奥运会,我们有两个没想到。一是奖牌总数和金牌数超过了我们的估计;二是凯旋之后,海内外各界的捐赠与奖励,其规模之大,超出了我们的估计。”  相似文献   

17.
编者寄语     
《瞭望》1990,(42)
亚运会已降下帷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人们议论纷纷,从各个角度交流着对亚运会的观感。这些观感,集中到一点,就是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下第一等的决心,经过艰苦的努力,就能创第一流的水平。 不仅亚运会,其他一切工作无不如此。 我们说,中国人能把中国的事办好,这不是吹牛皮、放大饱。中国地方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又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欢呼雀跃、纵情高歌《亚运雄风》的时候;当亚运健儿一展身手、竞相拼搏的时候;当亚运场馆里奏起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当本届亚运会获得成功,永载史册的时候,我们可不要忘记了好样的张百发。 他那国字脸上永远挂着微笑,好象今生永不会疲倦。从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工地的钢筋工到北京亚运工程总指挥,张百发走过来了。今非昔比。要知道,张百发领导的是总规模200多万平方米的亚  相似文献   

19.
说起来,我很佩服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我说佩服还不是轻易的佩服,因为我觉得有点慧眼识人哪。我觉得用大道理讲,在咱们中国,如果没有落后地区、欠发达的贫困地区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整个中国改革发展的稳定没有这后进地区的发展稳定,那还是发展稳定不了的。中国的革命靠后进地区作贡献,中国的改革也  相似文献   

20.
当举世瞩目的亚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当由“亚运热”掀起的集资热、捐献热、宣传热、练兵热犹如一阵阵春潮扑面而来的时候,每个中国人或许都在想一个问题:“亚运会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是的,举办亚运会要花钱,要花25亿元巨款。在目前我国经济还存在暂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