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吉林省劳动保障工作紧扣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吉林这一大主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年共创造城镇就业岗位57.56万个,完成年计划的115.12%;全省“零就业家庭”中35665户实现了每户至少1人就业;符合条件的3.3万人及时享受到小额担保贷款资助,带动10.8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国务院在吉林开展的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如期完成,百万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实现了由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新的养老保险办法覆盖面超过70%以上。国务院对吉林省劳动保障工作的评价是“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广泛参与,创业项目依托,政策资金扶持,典型引导带动”。并将其作为全民创业促就业“吉林模式”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宣传国家有关工资支付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受理劳动者欠薪投诉举报,春年前,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建设、公安、总工会等部门在福州市五一广场举办”欠薪投诉举报、劳动法律咨询“活动。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材料1.1万多份,现场接受咨询350多人次。截至目前,福州全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计检查各类用人单位5786户(次),涉及劳动者46万人,立案调查来访投诉案件1810件,结案率达98%;取缔非法职业中介11家,  相似文献   

3.
沈宣文  陈茜图 《就业与保障》2013,(4):F0002-F0002
近日,福建省省政府徐钢副省长莅临省人社厅调研,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徐钢副省长指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工程,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一项光荣事业。在市场经济已经建立、社会管理格局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地位越发凸显,作用越发重要。近年来,省人社厅顺应形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就业方面,省人社厅承担了全省范围内促进就业的管理和组织,在宏观政策制定、微观组织和应急推动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社会保障方面,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相应建立、完善和维护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均衡器”的作用,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劳动关系方面,建立健全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福建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将扩大就业、保障民生摆在优先位置,f福建省省政府已确定2011年就业指标任务是新增就业60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在新的一年里,福建省在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的基础上,各级人社部门及就业机构拟从“十个扩大”方面做工作,确保2011年各项就业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三明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为目标,以解决农民转移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为切入点,以开展“一户一就业”和“就业扶贫”为载体,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政策扶持、平台建设、机制创新、强化领导上下功夫,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截止8月底,全市上半年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5526人,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该市2006年的新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3:百人的工作目标任务的85%,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3.5万人的72.9%;  相似文献   

6.
范志军  刘朝惠 《就业与保障》2009,(8):F0003-F0003
近年来,漳浦县劳动保障工作坚持以“妥善解决遗留问题、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全力保障民计民生”为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就业促进富民行动、社保扩面安民行动、技能培训助民行动、权益维护亲民行动等一系列劳动保障惠民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劳动能解决“有钱花”的问题,社会保障能解决“有钱敢花”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常委会应将劳动保障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化监督.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使劳动保障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漳州市芗城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现有干部职工11名,承担全区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统筹管理职能,为全区4416户参保单位,近5万名参保人员尽心尽职服务。近年来,在各级人社局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社保部门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夯实经办基础,创新服务举措,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服务窗口”,有力推进了社会保险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梅河口市劳动保障局把劳动保障、就业服务、医疗保险等全面工作推向窗口,创建了“劳动保障就业服务大厅”,完善了“一站式”优质服务的新机制。运行三年来,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了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树立了阳光政务、办事公开、执政为民、廉洁奉献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0.
陈茜 《就业与保障》2008,(11):14-16
社会就业是否充分?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社会保障是否公平?可以说是从劳动保障领域观察社会是否和谐的三个最主要的标志。两年来,福建省劳动保障厅本着“保障民生根本,服务海西腾飞”这一要求,积极开展文明行业创建,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与保障》2006,(4):F0003-F0003
近年来,长汀县劳动保障局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认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主动服务县域主导产业,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形成了“免费培训—劳务派遣—保障维权”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地方特色。2004年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先进单位并受到国务院表彰:2005年县劳动就业中心被省劳动保障厅授予“福建省优秀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称号,被国家劳动保障部评为全国劳动保障系统2004-2005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县劳动争议仲裁庭被省劳动保障厅、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评为2002-2005年度全省劳动争议仲裁庭规范化建设先进仲裁庭;县直部门绩效评估结果为“优秀”。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海南》2007,(11):51-51
澄迈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澄迈”为目标,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事劳动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一是强化就业保障。深入实施“扩大就业”工程,严格落实全民创业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乡镇街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做好求职用工信息的搜集发布工作,并适时组织召开劳务用工现场招聘会,为双方搭建对接平台;2008年全市新增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1739个,新增城镇就业9808人,完成年计划的121%。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2月18日,县委书记魏东深入劳动保障部门调研。魏东书记走访了劳动保障各经办窗口,听取了劳动保障工作的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劳动保障部门在“服务企业用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促就业、保民生、保稳定”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魏书记强调,年终岁末,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劳动保障工作直接关系民生,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福建省劳动保障工作半年形势分析会暨维稳工作会议在龙岩市召开,福建省劳动保障厅厅长钟维平在会上指出,下半年,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重点抓好三个“深入落实”,实现三个“扎实推进”:一、深入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不再难     
清晨,当人们踏上一天的上班、上学、晨练之路时,45岁的刘爱萍已经结束了当天的保洁工作,倚着扫帚,看着从自己刚刚清扫干净的马路上走过的人们,内心充满欣慰。刘爱萍家曾经是“零就业”家庭, 2006年,伊犁州政府“挤”出了一批政府“埋单”的公益性岗位,为一些“零就业”家庭实现了至少有一人就业。从2006年开始,伊犁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保障处在对原有的积极就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后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是6月1日,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教育部等14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14,(1):14-20
2014年,新的一年来到,《就业与保障》杂志社改刊已经走过十周年,这十年来,杂志始终秉承着“大就业、大保障”的办刊宗旨,坚持宣传劳动保障这一中心任务,始终不渝地探索和实践就业与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力争使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四面八方。力争使人民群众更加理解、支持党和政府的决策,充分发挥了杂志应有的作用。弹指间,回望走过的十年,那些人那些事依旧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08,(3):56-56
漳州市劳务派遣服务有限公司于2004年2月在市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是漳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就业服务企业。公司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宗旨,以“保障就业有序、保障群众利益、保障城乡统筹、保障政府作为”为目标,奉行“热情、诚信、高效”的服务理念,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法制化轨道”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历经了10年的改革过程,正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当前,推动和鼓励贫困家庭再就业已成为深化保障制度、缓解社会救助体系的现实困难、鼓励贫困者”自救”的重要因素。现在,全市共有大约23万人因贫困而享受政府救助。研究发现,其中50%的人具有劳动能力。2007年,北京市通过消除“零就业家庭”活动,使10562户“零就业家庭”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我市仍有约8万多户贫困家庭存在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