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转型中的农民工身份认同差异与不平等待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大量农民必然要转变为工人阶级是一个普遍规律,在转变过程中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一个过渡期,存在身份认同差异和不平等待遇。而中国农民在向工人的转变过程中,不仅具有世界各国在经济转型期的普遍现象,而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产生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致使中国农民在向工人转变的过程中,身份认同差异和不平等现象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文化需求的学生,将企业文化引入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当前之需。本文从认识实习、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定岗实习四个渠道着手,介绍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方式,希望将企业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方方面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概念的外延应该包含:受雇于城市企业、单位或者个人的体力劳动者;凭一技之长在城市自立门户,吃手艺饭者;租摊开店,在城市靠各种买卖性经营活动获取报酬者.被雇佣的农民,可以称之为农民雇工;靠手艺谋生的农民,可以称之为农民手艺业者;经营买卖的农民,可以称之为农民经营业者.  相似文献   

4.
职业意外不仅对雇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发生职业意外雇员的家庭生活.为防止职业意外的发生,政府应在依法进行监管,提高雇主的重视程度,在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基础上,还应提高雇员的职业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5.
编辑劳动是具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其蕴含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编辑工作具有中介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导向性的特点,而编辑作为书刊出版活动的重要把关人,赋有向社会提供优秀精神产品的神圣职责.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工作者,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业务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等基本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数量大、潜力大的青年农民工是城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训青年农民工,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是社会全面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的现实吁求;大量受过良好培训的青年技工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青年农民工素养,帮扶其成为技工是个人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需”.拉低城乡差距,推进包容性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我们要厚待、尊重农民工,必须重视、大力地培训青年农民工;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企业大学时培训农民工的主体,在培训青年农民工上它们要积极介入和敢于担当.  相似文献   

7.
论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发展轨迹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30年,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从冲破城乡阻隔进城务工到追求个人发展;从进城务工遭受就业歧视到强烈要求同工同酬;从"仅仅在经济上被接纳"到"在政治上受到尊重";而且,农民工权利意识的代际差异十分明显.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发展演进,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挑战,需要劳动关系三方和全社会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工业化推动下,我国农民阶级出现了真正的职业分化,开始大规模向乡镇企业与乡镇转移和聚集,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新型工资劳动者,其显著特征是职业身份已和现代产业工人无本质区别,而社会身份仍是农民。它的出现,不仅使我国传统农村社会发生了分解,而且引起了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和区域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都是以"生存经济"为特征的低收入工作,收入的效用对他们比较大,因而他们的无差异曲线比较平坦;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低并且可支配时间被人为地缩短了,因此他们的预算线也比较平坦,由此决定了农民工的效用最大化水平相对于城市居民要低.但农民工所参照的群体是农村居民而非城市居民,因此进城打工的收入只要高于农村收入,他们就会接受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就是具有农民身份的工人,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的特有的社会阶层。改革开放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不仅经济地位日益下降,而且,政治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国家"领导阶级"和"国家基础"沦落为容易被剥夺和地位不稳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兼具农民和工人的身份,他们的弱势感尤其强烈,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有关方面的恶意侵害,农民工只有积极参政,才能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农民工参政对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参政有关制度虽已建立,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参政路径亟待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