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逐步加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干部交流”。笔者认为,这一要求意义重大,它表明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干部交流将会得到加强,人大将成为培养与锤炼各级干部的重要舞台,这对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人大干部具有许多优秀品质。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机关,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工作规则和工作程序。在这样最讲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主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在干部交流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干部交流工作开展得还不够,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人们对人大干部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许多人认为人大是二线;干部交流尚未形成良好机制,容  相似文献   

3.
过去,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人大是个“房旧、车破、干部挪不了窝”的地方,外面的干部不愿进,里面的干部出不来,人大成了“围城”。近年来,这种看法和认识在南和县的广大干部群众中有了根本改变,希望到人大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人大机关也和县委政府机关一样成了“香饽饽”。这一方面是由于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工作,依法履行职责,发挥自身作用,法律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武永新 《江淮法治》2007,(8S):56-56
多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机关普遍存在着干部交流少、难出去的现象。年轻干部进了人大,就只能在人大干到退休,造成人大机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笔者就如何做好人大干部交流工作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魏魁 《江淮法治》2012,(7):54-55
当前,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机关普遍存在着干部交流慢的现象。部分年轻干部进了人大,就只能在人大等退休,致使人大机关退休老干部越来越多,呈现出恶性膨胀之势,造成人大机关活力不足,工作缺乏创新。拓宽地方人大机关干部交流渠道,推动人大与党政干部双向交流,是人大自身建设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使人大机关内部充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营造积极向上、安定有序的氛围,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杨宏高 《江淮法治》2009,(11):55-56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在人大履职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做好当前的人大凋研工作,必须找准“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不论是党的机关及其部门、政协组织及其部门、民主党派机关及其部门(以下简称“政党政协”),还是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其他相关机关、组织(以下简称“一府两院”),代表都有权以代表身份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对其工作的建议.但代表对“政党政协”工作建议的效力和对“一府两院”工作建议的效力相比,相差甚远,没有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8.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工作实施监督,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在监督实践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具体工作和具体案件。对具体案件是介入还是不介入,是全部介入或个案介入,还是有条件地介入这个问题争论颇多。概括起来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宏观监督,即人大不应介入具体案件。认为,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9.
干部交流是培养、锻炼干部的一种好办法,也有利于防止某些方面的不正之风。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干部交流本身这项工作也有不正之风,需要引起组织人事部门的注意:一是搞变相提拔。为了达到提拔干部的目的,有的把机关干部交流到有行政级别的下属企事业单位担任主副职,混个级别后就调走。二是搞变相摊派。上级机关为减轻自已超员的负担,名日交流干部,实际是强行向企事业单位摊派超员干部。三是排除异己。有的单位提交组织人事部门交流的干部名单,不是工作上有分歧的干部,就是不服从领导或表现不好的“刺头”,企图通过交流把问题和…  相似文献   

10.
近日,福建省武平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专题学习会.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文件。在学习讨论中,二名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人大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任,人大工作也需要抗震精神,要让5.12抗震精神走上人大工作岗位。”对这一番话,笔者颇有感想。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全国各地、各部门迅速兴起了学习和贯彻“八荣八耻”的热潮。“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又是新时代评判人生观、价值观的道德标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创造性和针对性。地方人大如何开展好荣辱观教育?笔者认为,应结合工作实际,做到“四个结合”:第一,把荣辱观教育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把全体干部职工基本素质的提高作为荣辱观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启迪人大机关干部职工和人大…  相似文献   

12.
焦健 《公民与法治》2013,(13):29-29
在机关工作31年,其间15年从事办刊编辑工作,深刻体会提高写作水平是机关工作的基本功、必修课。机关写作包括公文写作和新闻写作,本文主谈借助《公民与法治》的人大新闻写作。人大新闻写作有与其他新闻写作的共性,即吸人眼球,可读性要强;亦有党报机关刊物特性,即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人大刊物就是以弘扬法治精神,为人大“三会”和人大代表服务为其宗旨的。在此基础上的人大新闻写作,必须坚持四性:一是提高思想性。《公民与法治》期刊是人大舆论宣传的“窗口”、阵地、喉舌,作为省人大的机关刊物,  相似文献   

13.
尤家荣 《江淮法治》2013,(23):52-53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地方人大工作?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履行职责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上下功夫,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和阐释了人大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把握方向、抓住关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始终坚持“四个围绕”,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积极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读了曾喜龙先生的文章,回过头来梳理笔者过往对地方组织法、代表法所指的“有关机关、组织”的理解却有误读.与时俱进,笔者认为:法律所指的“有关机关、组织”应该包括党的机关及其部门、政协组织及其部门、民主党派机关及其部门,但实践中向上述这些机关、组织的内部事务提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还是有所不宜.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各级党委对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是对被任命干部进行任后监督的有益补充,符合党管干部的原则,同人大依法行使罢免权、免职权和撤职权并不冲突。从人大视角看,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不存在试用期。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这是党代会首次把“设立专职人大常委会委员”写入主题报告。目前。在我国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委员中,专职委员的比例普遍较低。从人大工作的实践来看。兼职委员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利于人大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权力机关的人事监督权刍议李玉梅,刘东风对由人大选举、任命的干部实行监督,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项极为严肃而又十分敏感的工作。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但实践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还存...  相似文献   

19.
“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担负着把党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把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重要责任。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保障人大依法开展工作,是党委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必须认真做好。”栾城县委书记张振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推进民主与法治的历史进程,地方人大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而从事人大工作的干部在交流使用上却仍然普遍存在着交流缓慢,进得来,出不去的现象,一直以来成为困扰地方各级人大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