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赫鲁晓夫执政后,以1958年成立苏共中央意识形态委员会为契机,开始着力进行文化领域的改革。本文以该委员会解密档案为依据,分析了1958至1962年间苏联在文学、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和图书馆事业等文化领域的政策调整,并简要总结和评述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文化政策调整的特点与效果。  相似文献   

2.
民进党自2008年在野以来,党内要求调整两岸政策的呼声不断高涨,特别是2012年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再尝败绩后,党内的务实派政治力量开始集结,这对于推进民进党内部政治生态变化以及政策调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2008年以来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发展演变、基本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这对于我们研究民进党大陆政策走向,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以及2016年台湾选情都有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奥巴马政府对俄政策调整的影响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布什政府对俄罗斯奉行的"挤压、遏制及削弱"的单边主义政策,致使美俄关系陷入日益"冰化"的状态.奥巴马上台后,呈现出谋求修复和改善与俄罗斯关系的政策调整趋势.美国的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有利于缓和美俄在诸如东欧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东扩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分歧与矛盾,促进美俄关系的改善,而且有利于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并将对世界的多极化进程以及中俄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4年1月9日,民进党历经半年多、9次“对中政策扩大会议”讨论形成了“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这是该党现阶段两岸政策调整的集中体现。民进党虽然主张开放面对大陆,但仍抱持“台独”立场,对两岸交流“阻挠多开放少、防范多善意少、对抗多合作少”。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形势、民进党自身结构性问题、美国对台两手策略等因素的影响下,民进党两岸政策仍会继续调整,较可能的方向是走一条既不同于陈水扁也不同于马英九的“务实台独”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三孩政策"引发社会热议,正确看待政策定位和实施意义,对有效推进政策路径、发挥政策效能尤为重要。"十四五"时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已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重点,生育政策调整对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党国际重建以来的发展历程及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5 1年重建以来 ,社会党国际努力适应时代和形势变化的需要 ,不断对其理论政策进行革新和调整 ,实现了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目前 ,社会党国际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力量和影响最大的国际性政党组织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重要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7.
四年多来,布什政府以“一个中国政策、两个前提(台湾不独立、大陆不动武)、三个支柱(一个中国、两岸对话、和平解决)、四个文件(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为基本架构,对台海政策做了两次调整。总的来说,这些调整未打破以往美国政府对台海政策的大框架,虽然在布什总统第一任初期出现一些偏差,但第二次调整后的台海政策已回到“双轨偏中间”的位置。由于美国对台湾问题的介入,  相似文献   

8.
何亚福 《南风窗》2011,(17):45-47
对于降低或提高生育率来说,生育政策的作用远远比不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制度改革的作用大。眼下中国的现实,早已从生育率过高转向了生育率过低,要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需要在各种政策制定上有利于养育孩子。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处于低潮、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的大背景下,国外非执政共产党审时度势,克服了以往"极左"和宗派主义的错误做法,逐步调整了各自的阶级联盟政策.促使它们积极调整阶级联盟政策的主要因素包括国际垄断资本的进攻、不利的政党政治环境和议会选举制度、共产党谋求自身发展和扩大生存空间的需要等.调整后的新政策呈现出广泛群众性、开放包容性、独立自主性、差异性的鲜明特征.总体来看,国外非执政共产党对阶级联盟政策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缅关系曾被誉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2011年启动的缅甸政治转型对中缅此前20余年的特殊关系构成了重大的冲击,导致缅甸民间对华不满情绪急剧上升、知华友华力量遭到削弱、中缅经贸合作趋于停滞、双边关系发展的变数增加。在全面和深入反思中缅关系所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中国也从推动中缅不同规模国家间关系构建的角度作出了重大政策调整,特别是加大与缅甸民间交往的图谋、督促中国企业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创造性地介入缅北民地武与缅政府之间的和谈以及加强与反对党民盟和昂山素季的沟通。着眼于构建中国周边不同规模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中国下一阶段的对缅外交应进一步调整心态和思路,加强顶层设计、机制建设和政策的执行力,倾力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务实有效的经济合作,加强各种外交策略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初世界各国政党理论探索和政策调整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世界各国各类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革新图治成为各国政党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争取更多群众支持,许多国家的传统政党顺应时代潮流,主动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调整.西欧发达国家左右翼两类主流政党加速探索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治国理政之道,各国共产党也在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和本国实际.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台湾贸易政策及其影响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于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台湾作为WTO成员,必须积极调整其贸易及其相关政策,减少、消除贸易与投资的障碍,进一步开放市场,在WTO的国际经贸规范下进行公平的经济竞争。现在5年过去了,台湾总体贸易政策调整情况如何?台湾长期实行的限制性两岸贸易政策有何变化?  相似文献   

13.
王礼鑫 《南风窗》2008,(7):34-35
政府为解决分配问题通常采取三种思路:其一,政策目标调整与政策范式变革;其二,调整或创新政策工具;其三,增加社会福利性支出。政府目前主要采取的是第三种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詹小洪 《南风窗》2014,(19):46-48
在上世纪60年代到进入本世纪前,韩国的人口生育理念和我国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我们能够从东邻的人口政策变迁中得到何种启示呢?  相似文献   

15.
郭凯 《南风窗》2013,(23):9-9
虽然马尔萨斯的立场是真正反(英国)传统的,但他的逻辑实际上也意味着,人必须获得生活必需品的生存权,要和适当的人口生育政策在一起,才能成立;被生育出的孩子,并不会因为是父母犯错而被违反"自然法则"的恶果赦免,获得必须被保障的生存权。  相似文献   

16.
台港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台湾当局的香港政策制约与影响。台湾当局的香港政策随着香港回归进程及回归后的形势不断调整,并在调整中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对港政策与法规体系,成为其指导台港关系发展的重要依据。总体上,台湾当局的香港政策从消极被动逐渐转为务实与灵活,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台港关系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在因果上并非导致一个政党转变其政策,但它至少是构成政党政策的一部分。若不了解政策背后的意识形态,便难掌握一个政党政策的全貌,亦难以了解到政党政策转变的动力与宿命。是此,意识形态在其政策体系中作用和影响值得关注。民进党依其意识形态不仅有别于岛内其他政党,并落实在其政策上,以寻求选民的认同支持。但其政策在现实中遭遇了矛盾,为了胜选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未来调整其政党意识形态主轴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从广义上讲,民进党政策的体系,它应包括所有的政策,是由民进党针对方方面面的问题而制定的政策所组成的体系。由于涉及的问题太多,要从这一角度研究民进党政策体系是相当困难的。但在这些众多的问题中,有一些关键性的或基本的问题,特别是其执政以来的与其意识形态密切关联的两岸政策,它们对民进党的发展与作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一角度去研究民进党政策,或可称为狭义的民进党政策体系。所要探讨的就是民进党政策体系中所蕴涵的意识形态因素、相互的逻辑衍生关系及民进党政策调整与意识形态论述转型的互动变迁。  相似文献   

18.
英国工党在2019年议会选举中的失败再次引发了工党向何处去的问题。本文在回顾布莱尔与科尔宾路线调整的基础上,力图把握工党路线的变化脉络;分析近年来英国选民的变化、工党在观念层面缺乏号召力以及激进经济社会政策的局限,指出工党如果继续向左转将面临诸多限制,向右调整似乎是工党回归政治中心的唯一选择。这意味着工党在选举策略上要更加注重赢得大多数工人阶级支持,在意识形态上向民族主义回调,在经济社会政策等问题上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19.
英国工党关于欧洲问题的争论及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工党的欧洲政策一直处于调整变化之中,这种调整变化与工党内部争论有关.在欧洲问题上,工党内部一直存在疑欧派和亲欧派之争,这种争论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工党在不同时期对欧政策的制定.疑欧主义和欧洲主义的争论使工党在顺应历史潮流融入欧洲之时又对其深怀戒心,从而形成工党具有英国特色的欧洲政策.  相似文献   

20.
李兴 《当代世界》2011,(3):33-35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重要的国际战略性资源。石油被称为“黑金”,天然气被称为“蓝金”。作为世界能源出口大国和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俄罗斯和美国对能源政策的调整,必将对世界能源格局和能源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