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他是一名普通的职工。多年来,他学科技、用科技,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自己多彩的人生;用真心、爱心、热心扶贫帮困,先后帮助十几户困难职工脱贫致富。他,连续8年被评为农九师庭院经济先进个人和种植能手。1995年至今被农九师、一六三团评为先进生产者。2002年5月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2004年9月被授予劳动模范。他就是农九师一六三团七连职工谭祖芬。谭祖芬1969年从四川支边来到一六三团,他当过炊事员、干过大田班长、种过地养过畜,一干就是30多年。1983年,团场实行土地承包。这一年,虽然谭祖芬使出了浑身解数,可他承包的32亩地还给他带…  相似文献   

2.
38岁的李修华是农九师一六四团七连的一名普通职工。身为党员的他,凭着一股吃苦耐劳、勤学上进、爱心助人的行动深得连队职工赞誉,连续多年被团里评为"科技标兵"、"致富能手"、"和谐小康家庭"等称号;被师评为"诚实守信好职工""、先进生产者"称号;2009年被师评为"劳动模范"。扎根兵团、守边戍边牢记心中李修华2000年从河南来到地处边境一线,土地与边防巡逻路相邻的一六四团农七连,成为一名军垦职工。这一刻他心  相似文献   

3.
他曾是个从商人员,1997年,他筹资近7万元租赁承包了一六五团农一连的550亩土地,他要在这块黑土地上干一番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他就是来自安徽亳州市,已在农九师一六五团落户的杨献庭。 1996年,杨献庭来新疆收购药材。他来到一六五团后,觉得这儿的气候和环境特别适合于种植中草药。他在别人的小菜园种了2亩白芍做了一次试验,经过试验调查、分析,精明  相似文献   

4.
连日来,记者在农九师一六五团文化广场上看到成群结队的职工围着额敏县环宇驾校的一辆大货车和一辆小车,比手划脚, 交头接耳,好不热闹。经了解,原来这是今年在一六五团办的第三期汽车驾驶员培训班,还没等这期结束,下一期又有18个人报  相似文献   

5.
近日,农九师一六五团为686名女职工购买了"中华女性安康保险",这是该团连续第5年为女职工购买该保险。近年来,农九师一六五团为维护女职工公益,十分关心女职工们的身体健康,坚持每两年为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健康体检,聘请知名妇科专家深入到基层开  相似文献   

6.
正农九师一六五团工会2012年度"金秋助学"资金于8月30日全部送到困难职工子女手中,团工会共对6名困难职工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1万元。团工会在每年的7月中旬协同团妇联、民政科,认真做好"金秋助学"助学方案和对应届高考生的摸底工作,帮助最困难的职工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团工会除救助在岗困难职工外,还把  相似文献   

7.
农九师一六五团是一个拥有人口5022人,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的边境团场。建团40多年来,经过几代军垦战士的艰苦创业,如今团场的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职工的衣、食、住、行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通过对全团1280户职工家庭小康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恩格尔系数达到51.3%,也就是说职工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有不少职工没有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有些还处于生活贫困之中。一年来,团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农九师一六五团认真按照兵团党委“1 3”文件精神,狠抓基层连队的“二扩大、一放开”工作,即扩大职工的民主管理权、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放开经营,搞活经济。该团建全健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农九师一六五团工会、监察科、宣传部门对全团8个农牧连队的政务、连务公开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对工作滞后、公开内容不全面的单位,当场要求领导及主管人员,限期在职工点答式公开栏中一一张榜公布,使全团各单位的连、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趋于规范化。一六五团自从建立健全政务、连务公开制度后,扩大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职工的疑虑和后顾之忧,职工上访的不见了。今年元月至10月,一六五团工会就组织这样的检查指导不下5次,既提高了基层工会主席的业务能力,也推动了团政务、连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使连队干部清清白白为职工服务,职工群众一心一意发家致富,构建了一个和谐、向上、富裕的社会氛围。政务公开架起了干部、职工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10.
<正>蒋宏平是农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八连一位普通的农业工人,他乐于助人、孝敬老人,夫妻恩爱,连续多年被评为师、团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和谐小康家庭。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蒋宏平与爱人都在一六八团长大,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为改变生活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赵学义,在农九师一六一团俨然已是一个名人,他去年仅羊毛收入就达3万元,养羊业纯收入达12万元。赵学义是一六一团十三连的一名普通牧工,今年43岁。多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依靠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在团场自营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示范带头作用,每年自营经济纯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他多次评为团先进生产者、青年致富能手等;2007年,他被评为兵团职工自营经济百佳示范户。  相似文献   

12.
农九师一六二团农一连党员蔡大刚,自1994年被职工选为连队职代会职工代表,1998年被选为师职工民主管理委员会委员、团职代会职工代表以来,真诚为民,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及时把职工意见反映给上级领导,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蔡大刚,今年33岁,从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依靠科技,严格管理,承包土地一直都没有亏过。年收入高时达4万元,低时也在1.5万元以上,多次被评为团丰产攻关能手、青年科技致富状元、优秀党员等。他每年带头承包土地,带头把产品交公,带头推广新的种植方法,在职工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他有一  相似文献   

13.
正四师六十八团九连青年职工胡四兵,被四师工会评为"多元增收致富能手";其家庭被师工会命名为"发展自营经济多元增收基地"。今年42岁胡四兵,目前他在68团九连有5座设施大棚种植油桃,建有一座家庭生猪养殖场,年存栏生产母猪和育肥猪600余口,还拥有各种农机具8台套。仅2015年胡四兵家庭自营经济收入100余万元。胡四兵是怎样依靠多元增收巧圆自己的致富梦  相似文献   

14.
<正>说起农九师一六四团农七连职工田得江、乔传琴夫妇关心照顾老人孙老五的故事,还得从17年前说起。田得江、乔传琴夫妇是1993年从河南来农七连落户的新职工。初来乍到,夫妇俩承包种植土地没有经验,加之孩子小,夫妇俩常常是忙得团团转。这种情景被无依无靠过着了孤身生活的邻居孙老五老人看到了,当时身体还硬朗的他向这对年轻夫妇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不时来到田得江、乔传琴承包的甜菜地里,现场向他们传授看苗追肥、适时灌水、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一个幸福美满、令人羡慕的家庭,上有一位85岁高龄的母亲,还有俩懂事孝顺的儿子,夫妻结婚三十多年,小两口恩恩爱爱,相敬如宾,尊老爱幼,悉心经营着这个五口之家。自2009年以来,连年被团评为和谐小康家庭,2011年、2013年分别被评为师级和谐小康家庭,2013年被评为兵团和谐小康家庭。李云是五师九十一团轧花厂的一名职工,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农九师一六三团北区四连职工姚新林夫妇依靠科学,不仅种植大田,还承包蔬菜大棚,成为团场田园并举增收的佼佼者。2006年,踌躇满志的姚新林种植了35亩打瓜,刚上岗的妻子马玉霞承包了一座暖棚,夫妻二人准备并肩作战,早日致富。  相似文献   

17.
正十二师一○四团六连的程兴琼,是一位普通的职工,她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走出了一条多元致富之路,带领职工增收致富,多次被一○四团评为"优秀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2014年5月被兵团评为"职工自主创业典型示范户"。程兴琼夫妻俩在一○四团六连种植桃树20亩,家有4口人,两个子女,女儿已工作,儿子在上高中。2014年家庭纯收入24万元,人均收入6万元。2015年家庭纯收入28.6万  相似文献   

18.
提起九师一六四团三连的郭丽红,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她早在2005年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这些年来她凭着一股子干劲和先进的思想理念及科学技术的运用处处走在职工的前列。庭院种植稳增收她有9亩地的庭院,她把园子规划得井井有条,分成养殖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2日上午,阴雨霏霏挡不住无数职工群众参观农九师一六八团农副产品展示会的热情,农产品展示中心热闹非凡。农九师师长赵亚东、副政委张爱民特地来到正此间由一六八团承办的"农九师职工自营经济农副产品展示会"一六八团分会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连续三年在农九师一六八团举办的"金秋"农副产品展示会越办越红火,今年的全师各农牧团场的大联展更是不同凡响,这  相似文献   

20.
齐峰是二师三十团九连的一名职工,连续5年被团评为"五好职工"、"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员"以及"和谐小康家庭",他承包的120亩棉花地,年收入10万元,2012年产值达15万元,他自己凭借着勤劳肯干的双手,多元化增收每年收入10万元,被评为连里的"致富能手"。2002年首次承包棉花地的他,由于承包体制,棉花管理技术不过关等原因,片面地追求高产,致使棉花地长期投入不够,土质严重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