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正>36岁的马国彦是农二师二十七团四连2008年新转正的一名普通新职工,多年来,他利用科技之冬和自学的知识不断给自身充电,从一个打工者转变成为一个高级农艺工。他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勤劳苦干使自己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马国彦在连队除了承包30亩土地外,2005年还利用团工会小额贴息贷款在连队集中连片的条田里修建了两座总面积为3.1亩的育苗大棚,为连队职工、周边乡镇农民提供番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职工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和市场的参与者,土地的经营权握在了自己手中,种什么,卖给谁,都是自己说了算,3月29日,笔者在二师二二三团农二连育苗大棚看到,辣子苗、番茄苗、黑枸杞苗,生机勃勃。职工魏卓在今年团场连队改革中,分到了40亩身份地,为了增加收入又承包了20亩大棚,进行辣椒育苗。过去大棚育苗连队统一购买种子、穴盘,今年改革后,都是职工自己购买种子,集中让他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我今年在大棚里育的3.2亩黑枸杞苗,差不多有20万,大一点的苗木每株2.5元的价格已近被订购完,目前我收到8万元的定金……"11月22日,二师三十四团五连职工杜开琼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杜开琼自2008年在团场富民工程和团工会的帮扶下,承包经营了连队两座占地面积为5.6亩地温室大棚,几年来,他曾靠种植反季节辣椒、西红柿、哈密瓜等水果蔬菜让这一家原本不算富裕的家庭日子越过越红火。2014年冬天,杜开琼夫妇一次偶  相似文献   

4.
今年,农一师二团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向一线职工倾斜的力度,切实减轻职工负担,为职工人均减负988.7万元,确保职均收入达到2.8万元。该团今年对全团棉花在2005年的基础上平均按10%进行下调,共下调上交总量90.6万公斤,共减少上交金额551.6万元。在今年春播中,全团6.33万亩棉田受灾,每亩棉种、机力费32.2元,合计204万元,团承担60%,个人承担40%,团补贴122.4万元。对往年亏损挂账的职工,一次性交清欠费的,团给予优惠15%,共为职工优惠18.7万元。对连队按播种面积核定非生产人员,1万亩地以下的连队,非生产人员不超过7人,1万亩地以上的连队不超过10人…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农十师一八二团工会组织工作人员再次深入基层各连队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主题活动。每到一个连队,该团工会领导都向连队职工发放调查问卷表,问卷内容结合实际,均为职工关注的问题,内容包括职工当前存在的问题、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创收的途径、连队连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连队干部与职工的关系等十项内容。今年该团年初引进种植了3000亩万寿菊。目前,万寿菊长势良好并进入摘花期,  相似文献   

6.
农四师七十二团为提高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职工种植高产值作物,今年在每个连队设立了农事宣传栏。七十二团十一连今年种植了2000亩制种  相似文献   

7.
“2005年,由于团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和连队自营经济协会的紧密配合,及时为职工提供蔬菜信息服务,300亩蔬菜地,销售量达200多吨。”一三七团一连支部书记刘善军乐呵呵地说。为确保职工不走弯路,少花成本,团根据连队的实际情况,针对职工的环境条件、经济能力,广泛收集可靠信息,认真为职工选准项目,同时,  相似文献   

8.
张江华是一位身高只有1.6米,身材瘦小的男人。1992年春天从河南老家来到农四师七十团九连打工,他每天帮助连队的职工们间苗、除草等,每天的工钱也只有8元。当时该连有许多职工因为种地亏损,纷纷将土地退还给连队。他看到团场连队的土地面积大,犁地、播种、中耕等主要的农活都是靠机械化作业,要比自己在老家种上几亩地,靠人拉肩扛省力得多。他就在连队承包了30余亩连队职工不愿种的地。  相似文献   

9.
十二团二十三连连长李仕康,靠敏锐的市场眼光,盯住了职工小庭院,念起了一本种花养草的花儿“经”,为基层农业连队发展第三产业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二十三连是十二团一个较大的农业连队,在四周没有荒地可开垦的情况下,该连鼓励职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出现了“猪牛羊驴鸡一群,大棚蔬菜往外运,加工作坊不出连,百货经营小商品”的可喜局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的一天,在农五师八十一团八连远程教育室内,职工斯顺伦一边收看《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一边用笔记本记录着管理要点。连队远程教育室的开放,为我们致富提供了不少方便。斯顺伦高兴地介绍说。在经营管理上,斯顺伦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让他对蔬菜大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9年,斯顺伦在承包57亩棉花地的同时,自行筹资4万元种植两座大棚,双向收入达6万余元。眼下,斯顺伦正进行葡萄苗自繁工作,他说,有了远程教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二师三十三团十六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文化、爱科学、善经营、懂管理、敢闯敢干,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劳务输出的过程中率先致富,并带动连队职工共同致富。他们根植于连队,创业于连队,致富于连队,对职工的示范作用大,带动效果好,已然成为连队里的致富"急先锋",职工致富路上的"领头雁"。棉田里的"领头雁"2009年,王富井从河南老家来到三十三团十六连承包了100亩棉田,连续5年棉花单产突破  相似文献   

12.
二十四团三连是个大连队,种植面积八千余亩,职工二百余人,每年的生产利润都在二百万元以上。连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职工队伍稳定,职均收入逐年上升,职工安居乐业、生活安定。连队双文明建设齐头并进,靠的是什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农九师一六七团调整产业结构,在连队大力推广温室大棚种植农产品,鼓励职工在特色上下功夫,依靠科技知识和吃"信息饭"致富。团共建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10个,配备维护、播放管理员,建立团连"两级培训网络",对党员、干部、职工进行信息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发布各地市场行情,利用远教网帮助职工找寻致富信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农十师一八五团工会等单位牵头,在全团开展了“多藏书、藏好书、多读报、读好报”活动,11个农业连队相继建起了职工业余文化技校,并建立了图书室,各连队条件较好的职工都自费订阅了各种实用报刊。连队党支部为方便职工读报,每年都订阅《兵团工运》《兵团日报》《兵团建设》《新疆日报》等报刊,连队图书室每周开放三次,为职工读报、学习提供便利。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读报、用报致富的积极性,于是,涌现出一批读报、用报的“报发户”。七连职工刘雪艳在《兵团工运》上看了一篇有关种植大棚蔬菜致富的消息,于是他认真翻阅报…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农六师一○一团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了十项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达到了职工增收,团场增效的目的,2002年,该团自营经济纯收入近2100万元,从业户均纯收入近6700元。这十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是: 1.团场根据连队居民区建设和危旧住房改造,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为职工联体划分两用地,共为1622户职工划两用地2571.04亩,户均1.58亩。 2.团场抽挤出100余万资金,支持农牧连队职工打机井,使所有连队都通上了自来水,为职工庭院种植和养殖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九师一六一团团连工会在落实职工参与连队民主管理工作中,以连队民主议事会为抓手,实现好、落实好职工的民主权力,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在二师二十五团六连营区的西边,有一片日光温室大棚,每天早上太阳升起之时或者落山之前,你总会看到一个个头瘦高、忙忙碌碌的身影,她就是六连普通的酒花职工彭淑芳。提起她,连队的人都会这样说:"彭淑芳有胆识和锲而不舍的韧劲,敢想敢干,她是一个勤劳踏实的人,种植大棚,靠自己的双手致富,为连队其他的困难职工走出困境带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七师一三二团17个农业连队几乎都有了各自的特色项目。全团职工在2-2.5亩自用地中及房前屋后和承包地边,新增加了近20多个种养殖品种,“一连一品、几连一业的区域种养特色正逐渐形成。 这样的好局面是在团场给农业“松绑”后才形成的。去年,这个团新一届领导班子明确提出给第一产业——农业“松绑”的工作思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在职工发展家庭种养殖和两亩自用地的使用上,把握“因地制宜、增加效益、突出特色”的原则,把主动权交给连队、交给职工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我在自己承包的40亩棉花田中套种小茴香获得丰收,额外增加了1.25万元人民币的收入;作为职工,要进行种植多样化、合理化,才能掏出"金元宝"。1月13日,成为连队种植作物收入13万元承包户之一的一团五连职工张军,在连队办公室门口,兴奋的向围拢过来的职工述说自  相似文献   

20.
一亩大棚蔬菜利润5000至7000元,相当于管理30亩棉花的纯收入,这不是骇人听闻的数字游戏,而是八十一团农工已经实现的事实。 去年,这个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大田富余农工发展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等自营经济,使一部分农工得到了实惠,迅速走上了致富之路。特别是五连农工李长来在5亩大棚菜地里净赚3.7万元的事实,在职工中产生了震动。不少职工纷纷申请,决心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