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同时,进一步明确指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结束敌对状态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孙大川  宋海伟 《黄埔》2010,(1):10-10
2008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谈到,“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两岸不少专家学者建议在探讨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问题上,可先从退役军人层面的交流开始。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10,(3):26-27
国台办回应台方军事互信谈判表态:赞成适时探讨 发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台行政部门吴敦义日前表示在确保台湾安全的前提下,两岸军事互信谈判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对此发言人如何评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表示,大陆方面赞成两岸适时就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一个比"信心建立措施"内涵更深、外延更广的概念.在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过程中,第三方的可能影响不容忽视,必须确立"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并在机制的协商过程中和协议文本中以明示和暗示的方式予以体现,以澄清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单纯性"、"防御性"和"透明性"特征,化解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疑虑,为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营造一个相对有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军事安全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两岸实现最终完全统一的重要途径。而军事安全互信的构建需要两岸通过重复博弈来逐步完成。重复博弈能够建立一种密集的互动关系并促使博弈策略更加趋于合作而不是对抗,从而推动博弈双方逐渐建立机制化、制度化、模式化的合作关系,这将对构建两岸军事安全互信助益良多。  相似文献   

6.
<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根据海峡两岸的特殊情况所做的特殊安排。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谈话中指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而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近来亦受到新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正在不断形成,随着两岸互信的不断积累和共识的不断增加,两岸之间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可能性也在增长。对于海峡两岸来说,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双方的政治互信,而且有利于长久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人报告中指出,“希单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这是中共中央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的三大政治愿景与目标。  相似文献   

9.
罗援 《黄埔》2009,(6):5-5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魄力提出在国家尚未统一的情况下探讨政治关系的建议:“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胡总书记的谈话发表以来,两岸的退役将领首度在高尔夫球场上一比高低,黄埔同学的后代们也开始了续接先辈们的研窗情谊,  相似文献   

10.
2011年4月13日 4月13日上午,国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杨毅就两岸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共同振兴中华民族 发言人杨毅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多次表明,为了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