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论理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给瞿秋白强加上“叛徒”等罪名,企图把他的名字从中国革命历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党内早期研究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在1925—1927年的大革命中,随着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革命所及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瞿秋白发表一系列文章予以鼓励和支持。遗憾的是,革命形势在1927年4月骤转低潮,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在农民运动的策略中明显体现,农民运动严重受挫。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对农民运动的策略做出了深刻反思,并结合历史背景和革命现实对农民运动做出了进一步认识,为党开展土地革命和领导农民运动提供了新的策略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孙东河 《唯实》2002,(12):48-51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我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卓绝地奋斗了一生。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 ,除了从事大量的革命实践外 ,还留下了 50 0多万字的著作和译文 ,为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 ,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瞿秋白不仅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宣传 ,同时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的论文集《自序》的第一句话就是 :“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被迫转入农村的环境下,他的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值得关注.瞿秋白关注土地革命的中心问题,阐述了土地革命的核心要素,制定了土地纲领和文献,推动土地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梳理瞿秋白的土地革命理论及实践对当前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1 1920年,瞿秋白作为《晨报》的新闻记者来到了莫斯科。当时的苏联正值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经济十分困难。在苏维埃政府号召捐献时,瞿秋白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金壳怀表献了出来,而政府为表达对这样一位大公无私的中国同志的革命友情,又回赠给他一块钢壳怀表。从此,它一直伴随着瞿秋白。  相似文献   

6.
历史表明,凡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总是在一旦认识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后,就遵循着它的基本原理,在为党为国为民的革命奋斗中百折不挠,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在瞿秋白身上,这种革命精神表现得特别鲜明。从青年时投身革命到英勇就义为止,他从没有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求。刻苦不懈的学习、探索,使他在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也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瞿秋白的青少年时…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前的今天,瞿秋白烈士在我省长汀县英勇地就义了。现在,我们在长汀县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并为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揭碑,缅怀和追悼他的不朽的英名和巨大的革命功绩。此时此刻,我们向瞿秋白烈士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翟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早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不久,又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是最早向中国人民真实地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情况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5年6月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他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①瞿秋白博学多才、广有建树,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又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他在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对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提出过自己的重要见解。本文仅就他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9.
青年瞿秋白曾经受到俄国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存在思想交集,这为瞿秋白转向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到达俄罗斯之后,瞿秋白发现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调和不可能,最终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彻底转变。之后,瞿秋白对民粹主义的发展历程、政治主张进行了细致分析。他认为,从阶级本质看,民粹主义是"小资产阶级式的革命主义";从思想特征看,是"农民式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俄罗斯民粹派的革命实践,瞿秋白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评析,认为民粹主义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力量,没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因而失败是必然的。瞿秋白对民粹主义的分析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而是着眼于中国也是农民国度这一国情,借鉴俄国革命经验教训,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为开创中国革命的大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以至整个的生命,作出多方面的卓越贡献".限于篇幅,本文只记述瞿秋白把<国际歌>翻译、介绍和传播到中国来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由于他在我党的领导地位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声望,日本学者从30年代初期起,对瞿秋白的研究就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还在1930年,日本学者铃江言一先生,就把瞿秋白的生平传略写进了日本改造社出版的《社会科学辞典》,1936年,进士桢一郎先生发表了《瞿秋白传》。从一些日文资料上可以看到,30年代初期,日本学者对瞿秋白的著作是非常重视和推崇的。日本左翼学者藤枝丈夫先生,为了纪念中国广州苏维埃革命3周年和全国苏维埃代表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长汀县城一隅有一座高墙小院。小院里,一棵石榴树和一棵桂树郁郁葱葱,掩映着两间小屋,屋内潮湿而阴暗。革命先驱瞿秋白就义前就被囚禁在这里。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899年1月,瞿秋白出生于江苏常州。1921年5月,他在莫斯科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党的四大、五大、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从青年时投身革命到英勇就义为止,从没有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求。刻苦不懈的学习、探索,使他在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创造了巩固的基础,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卓越的开拓,也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在大革命时期为国共党内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维经斯基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共代表,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先后6次来华,与中共关系密切。在国共党内合作问题上,瞿秋白与维经斯基既有共同的观点,也存在意见分歧。探讨两人在国共党内合作立场上的分合,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革命。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过卓越贡献。在他的努力推进下,马克思主义开始以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他较早提出“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这一重要命题。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并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6.
1922年冬,瞿秋白因深受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赏识,应邀从苏联回国,参与编辑中共中央机关报刊《新青年》季刊和《向导》周报,不久进入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5年多后,陈独秀犯错误被免职,瞿秋白成为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在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艰辛探索中,陈独秀与瞿秋白始而亲密合作,终因思想分歧加剧了矛盾。他们这种关系,无疑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早期发展之艰难曲折。相逢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才识卓绝的主要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中,瞿秋白和毛泽东在一些重大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问题上,特别是在农民问题上,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有过一些令人难忘的亲切交往,凝结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成为党内早期历史上鲜有的一对良知益友。在瞿秋白诞辰100周年之际,特别叙述我党这两位领袖人物之间的交往事迹,缅怀先烈,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8.
伟人的离情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是毛泽东的诚挚战友。在中国革命的暴风骤雨中,他们相识相知,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特别是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的时候,他们之间那种高尚的友谊和诀别之情更是感人心肺。 毛泽东请求组织上把秋白同志带走  相似文献   

19.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分别是以瞿秋白、李立三和王明为代表的盲动主义、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这与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的指挥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1959年.郭沫若为瞿秋白题诗云:“名可屡移头可断.心凝坚铁血凝霜。”诗人以生花妙笔.赞颂了瞿秋白对革命忠心耿耿、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笔者对瞿秋白一直心怀崇敬和仰慕。近期.借参加中国作家报第五届全国文艺作品大奖赛颁奖大会暨龙城笔会之机.笔者来到江苏常州.专程拜谒瞿秋白故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