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设和谐文化和坚持共同理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共同理想,建设和谐文化,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民主健全、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践证明,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精神坐标,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和主干,对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的建构与当代中国文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探索》2007,46(5):84-88
和谐文化的建构需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原则,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发的问题为背景,把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克服脱离实际问题的理论建构态度;必须坚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优秀文化三大资源的整合创新原则,克服文化专制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积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以文化和谐为基础,和谐社会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和谐社会文化发展的自身诉求。  相似文献   

6.
杨奎  辇大吉 《理论学刊》2008,20(4):13-17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无论是和谐文化,还是先进文化同属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系,二者既存在差异又互动相融,共同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7.
王佳菲 《唯实》2008,20(6):31-35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无论是和谐性的文化,还是先进性的文化同属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系,二者之间既存在着差异又互动相融,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之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和谐文化的性质,并通过辨别、引导、协调和整合社会生活中的多样文化,使之成为一种有序的和谐的文化形态。它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实践中,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灵魂;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也是全会《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也是对这条总道路认识的拓展、丰富和深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全球推行文化霸权是和谐世界文化建构的最大阻力.一些西方国家为争取和谐世界文化展开了抗御美国文化霸权的不懈斗争,为中国建设和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的启迪主要有:中国在创建"双和模式"的过程中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创生一种新文化来抗御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要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树立温和的中国形象,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要在创新人类文化发展模式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有着高度的自觉。就文化与民族的关联以及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在文化身份建构层面坚持"民族特色"与"世界典范"的统一,又要在文化内涵提升层面实现本土文化与外部异质文化的包容;既要在现实层面促进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和谐共融,又要在时代价值层面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新力的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种自觉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和积极的价值牵引。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时代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谐文化以在全社会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到协调凝聚作用,是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它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发挥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握住了自身发展方向;以包容性和开放性为特点,在与内部文化和外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和谐文化思想又是对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文化,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自觉,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应处理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一元与多元、统一性与差异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静 《实事求是》2012,(4):89-93
文化发展观是对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居于文化理论的核心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党紧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探索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本质、地位、目标以及文化建设格局,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种兼具社会发展需求与历史传承的特殊文化形态,它一方面具备了和谐文化的属性与特征,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科学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和文化自身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刘明明 《求实》2013,(3):54-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搞清楚可以依靠的力量和阻碍建设的力量,就动力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文化惯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动力,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之源;就阻力来说,体制上的束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的阻力,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肩上的沉重包袱,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围堵和渗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外部阻力。在消解各股阻力的同时,整合各个动力为一股合力,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包英杰 《世纪桥》2008,(9):105-106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指向,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从而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实现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吸收中国古代生态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合理内核,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一种文化形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必须坚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道德素养;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绿色发展;完善生态文化机制保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指向,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从而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实现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