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欣闻江苏省版画协会会长吴俊发先生应四川省神州版画博物馆、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邀请,准备参加3月18日至25日在成都举办的他个人85幅现代水印版画和水墨画展,我如约而至,叩开了吴老的家门。一落座,我就吴老53年的版画生涯及江苏现代水印版画的发展与现状等问题,向吴老求教。  相似文献   

2.
版画《鲁迅》三十年后起纷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4年,李以泰创作了版画《鲁迅》(又名《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画中的鲁迅先生夹着香烟、凝神思索,被认为是鲁迅形象最传神的代表作之一,蜚声国际画坛。然而,三十年后,这幅画却引起了一场大纷争。鲁迅版画成了“唐僧肉”2004年7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著名版画家李以泰教授的研究生发现,杭州南山路中国美院附近,有用版画《鲁迅》制作的  相似文献   

3.
力群先生早年在国立杭州艺专读书时,就聆听过潘天寿、李苦禅等国画大师的讲课,并画过不少课堂作业。由于力群先生早已打下了国画艺术的基础,再加上他在版画艺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数十年来又博览了无数国内名家之作,见识广博,所以在国画上一入手,便显示出了大家风度,犹如戏剧名家的反串表演一样,毫不逊色。他的不少国画作品参加了国内外画展,有的作品被陈列在一些宾馆和楼堂里,还有的被国内外朋友所珍藏。  相似文献   

4.
<正>世间的奇迹多源于看似不经意的相会,与工笔画家李金生先生的结识便纯属偶然。翻开他送我的小画册,清新典雅跃然眼底。说他现代,画中却蕴含古意;说他古典,画中又洋溢着时代气息。如此独道的绘画,磁石般将我深深吸引,一本小小的画册在我手中反复翻看了几遍,我竞浑然不觉,仍沉浸其中。随着之后的交往,我对李金生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李金生,1959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随赵毅先生学习绘画,后拜北京中央美院金鸿钧先生为师。曾得到花鸟画大家俞致贞、刘力上先生的指点。在学习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过程中,砚田耕耘,从宋元  相似文献   

5.
今年十一月,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女士应邀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徐悲鸿艺术大展。展览盛况空前,据报道:这是历来画展从未有过的场面。悲鸿先生的画,悲鸿先生的品格,使他在谢世四十五年后还能赢得这么多人的怀念、尊敬。  相似文献   

6.
共铸回归礼     
薛翊汉在1997年退休后,作出了一个很让人吃惊的决定:重拾雕刀,创作一组《澳门风采》套色版画,作为迎澳门回归的献礼。“老不作画”,这是版画界的一句行话,因为版画的创作是一件复杂而又艰苦的工作,它不但需要艺术家有独特的创意和闪光的灵感,还需要艺术家有雕刻的功力和充沛的体力。军人出身的薛翊汉毅然决然地决定把这项创作当作一场硬仗来打。老兵遇警察薛翊汉是一个军人,是一个与大海相伴了30多年的军人。多年的军旅生活,大海给了他宽广的胸怀和丰富的灵感,也使他养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军人作风,这就是有强烈的使命感。就是这…  相似文献   

7.
谢伯子先生喜欢画荷花,积70余年时日而情思不减,是因为他割舍不去对家母钱素蕖女士的眷恋。他喜欢画山水,这几乎贯穿了他以往的全部艺术实践而未曾有丝毫懈怠,是因为他始终难忘首先向他打开艺术殿堂之门的外祖父钱名山和父亲谢玉岑。他也喜欢画具有魏晋风骨的古代人物,这其中的缘由何在?伯子先1923年出生在人文荟萃、历代文化名人辈出的江苏常州。他“早慧过人”,少年即有画名。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部《中国美术年鉴》(1946年版)介绍伯子先生说:“谢氏为玉岑词人长子,生有异秉。虽病喑而胸次寥廓,挥毫落纸,有解衣磅礴之概。家学渊源,得力于石涛…  相似文献   

8.
中国版画是个既古老又年青的画 种。 现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的《金刚般若经》精美的扉页面,刻于 1300多年前的唐代,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版画。但以黑白木刻为主体、强烈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中国版画,却发轫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的“新兴木刻运动”时期。 可以说,现代中国版画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打上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烙印。历经70年的变迁和发展,版画创作呈多元化发展。但“人们在反复比较中愈来愈认识到,我们的现代版画传统是非常珍贵的,它们来自火热的生活,充满着时代气息……”(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语)。中国著…  相似文献   

9.
金连经常发惊座之语,当人们循章索源时,他已不见了踪影。金连经还常作惊人之举,其跳跃式变化令熟悉他的人都觉得意外。早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时,已到三年级的他突然从雕塑系跳到版画系;到北京画院工作后,版画作品已参加国内外大展的他又突然从版画组蹦到国画组,从此成了一名国画家。时光荏苒,而他脾性不改,刚在美国学着东腔西调的“哈罗”,未  相似文献   

10.
观漆永成先生的画,给人的感觉象是在花前漫步,或林中小憩。在这宁静而典雅的氛围中,你仿佛能闻到各举花卉的芬芳,听见各种鸟雀的啁啾……不知不觉,便会为这些画幅中透出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所陶醉,这时,你会明显感到:对漆永成先生的画,仅仅用眼去观是不够的,得用心去读、去感悟。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漆永成先生的画,正是他近三十年的积累,从心底对生活。对艺术的情感流露。巴山蜀水,钟灵毓秀。大约是受山川之胜的陶冶,漆永成先生年少之时,酷爱自然风光而业余习画。也许是天赋,他这种兴之所致的涂抹居然…  相似文献   

11.
启功先生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写得一手好诗词、画得一手好画,他还精通语言文字学和训诂学,同时还是我国知名的古书画鉴定家,对碑帖学深有研究。“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这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启功先生砚台上刻下的铭文,但是,6月30日凌晨,这位大师永远地离开我们了。很多市民认识启功书法,可能都是从许多挂在室外的题字认识的,其实启功先生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做得一手好诗词、画得一手好画,他还精通语言文字学和训诂学,同时还是我国知名的古书画鉴定家,对碑帖学深有研究。“启功体”独树一帜启功先生的书法艺术与他…  相似文献   

12.
张稚庐 《春秋》2012,(2):38-39
鲁迅先生在其《朝花夕拾·后记》中说,他有一册李锡彤画的《二十四孝图诗合刊》,是清代由济南刊刻印行的。他说:"查这刻工当前清同治十二年时,是在‘山东省布政司街南首路西鸿文堂刻字处'。"清同治十二年为1873年,布政司街即今之省府前街。  相似文献   

13.
人与人的相识相知是要有一定缘分的。我认识画家刘建中先生是因为先认识了他的夫人,她的父亲是我中学时代未曾谋面的校友。有了这一份亲近,便自然谈起了刘建中。在夫人的眼中,他既不深谙中国的人情世故,也不熟稔居家的洗锅涮碗,他就是一个画痴,一个用画作勾勒芸芸众生的人。绘画是他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对油画,他有一份特别的执着。画油画是费心劳神出活又慢的活儿。一幅不大的作品,从素描起稿到着色铺彩到最终成画,画两三遍、三五遍是常事,画  相似文献   

14.
只是这么一幅小小的画,竞画了25个神态各异的蔗农,那是仙游画家张清岩先生在1965年创作的工笔年画《丰收》,入选全国美展,并收藏于国家美术馆。之后,他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包括书、画、印,在国内外发表作品两千余件,也赢得了多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秦义民 《今日上海》2012,(10):46-48
老画家恽甫铭兄告诉我:钱行健先生的人室弟子陈志宏,这几年闭门造车、勤学苦练,画艺精进,颇有“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气势。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人品极好,知恩、感恩的画家。看了陈志宏的画,果然让我耳目一新,师古又创新;既能追根溯源又可体现自家风貌,实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6.
齐良迟先生1987年被市政府聘为文史馆馆员,1993年被任命为副馆长,十几年来与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谦虚、诚恳、善良、热心,他爱党、爱国、爱馆,留下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大匠之后齐良迟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第四子,因此,齐良迟的画上常常钤上自刻的“白石四  相似文献   

17.
开心乐园     
布朗非常欣赏他的小儿子,一次他和一位客人聊他的儿子有多聪明。布朗说:“他只有两岁,就认识所有的动物了。他长大一定会是一个出色的自然科学家。来,我让你看看。”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画册,把博比抱到膝上,打开书,指着一张长颈鹿的画片:“博比,这是什么?”“马马。”博比回答。他又指了一张老虎的画片,博比回答说:“猫咪。”然后布朗又指了一张狮子的画片,博比说:“狗狗。”他又指了一张黑猩猩的画片,博比说:“爸爸!”在一个慈善舞会上,萧伯纳邀请一位矜持傲慢的女士共舞。在华尔兹舞曲声中,她问:“萧伯纳先生,你怎么…  相似文献   

18.
陈勤卓,广东开平人,青年时代从师于岭南画派的画家司徒奇先生学习绘画。1961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得到著名中国艺术家张光宇、张仃、庞熏琴、吴冠中先生的悉心指导,潜心研究中国画之装饰性和构图之完美性。毕业后又从事过多年的装帧设计工作,并得到张正宇先生、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先生的教导和鼓励。陈勤卓先生于六十年代初就在国内发表作品。其作品注重意境,讲究构图。在绘画思想上主张积极研究中国古老艺术,研究中国明清绘画作品,进而探索现代中国画之根源、理论以及中国画之抽象因素和技法,寻求能打动观者的最简练之形式和创作方法。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参加国内外数十次画展,作品多  相似文献   

19.
木刻起步,执着国画,华拓成为当今画坛当之无愧的山水画大家。成名之后,华拓勤于思考,努力创作,亦从未停止过对青绿山水画的探索,逐渐摸索形成了一套泼彩与填彩相结合、泼墨与艳彩相融合的技法。华拓的青绿山水画淋漓尽致、生动自然地表现了现实生活,自成一派,风格独特,对传统青绿山水的技法创新做出了贡献和突破。 初窥绘画堂奥 生长在贫穷农村,幼时从无机会接触绘画,华拓看上去似乎与艺术无缘。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他10多岁时,一个毛头小子轻轻敲开了老革命家力群先生的大门。回忆当年的情景,华拓仍历历在目,“当时我10来岁一个农村娃去力群老师那儿贸然拜访,也没学过画画、木刻,现在想想都觉得挺唐突。”但是,力群看过华拓的简笔画后,一句“你画得蛮有味道”话大大激励了他,让他鼓足勇气。力群还介绍他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业余版画研究班学习,从此便引领华拓开始走上正道。  相似文献   

20.
严健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水墨画家,在美国成名后,其艺术作品一直受到喜欢中国艺术的收藏家们的追捧。由于其在中国画方面的卓越成就,曾经获得过美国著名的华盛顿金徽奖——金钥匙奖。严健民先生的画,给人的感觉是无障碍。也就是说,他的笔墨语言从中国的东部到西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