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波 《政法学刊》2009,26(4):29-33
农村群体性纠纷是农村社会尖税矛盾和突出问题的特殊表现。我国农村群体性纠纷的不断发生和升级,暴露了我国在制度建设、管理措施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当前,对农村群体性纠纷的解决,基层干部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行政手段,对法律手段的运用较为薄弱。从方法论之角度,采用法律手段解决农村群体性纠纷是“治本”之策。因此,必须健全预防和处理农村群体性纠纷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林地权属纠纷日益增多,纠纷双方对抗情绪越来越激烈,有的集体上访,有的聚众斗殴,有的顶着不上缴财贸任务,甚至有个别当事人到县政府以死相威胁。可以说,林地权属纠纷已成为影响农村的一个重要的不安定因素。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前不久,我们组织有关部门对我县当前农村林地权属纠纷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调查全县乡镇政府记录在案的林地权属纠纷共43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的“建房热”不断升温.随之带来农村宅基地纠纷也大幅度增多.是仅次于家庭纠纷的第二大类纠纷,而且容易激化。笔者在对农村宅基地权属争议纠纷的排查、调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调处宅基地纠纷时.要以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政策法规为依据.既要尊重历史.又要正视现实.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09,(4):56-56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针对辖区农村旧村改造、居民点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发土地权属纠纷,尤其是涉及农村宅基地的纠纷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5.
梁宏辉 《法制与社会》2011,(23):122-123
行政调解在纠纷解决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优势与我国农村纠纷的特点具有相当的契合性。从目前我国农村纠纷解决的实践来看,我国农村纠纷的行政调解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完善我国农村纠纷的行政调解制度,是健全我国农村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和谐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塬 《法制与社会》2011,(35):228-228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基层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基层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是乡镇司法调处和维稳的难点也是重点。因此把握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矛盾纠纷的主要表现,制定相应的基本对策和措施对维护农村稳定和及时做好农村矛盾纠纷调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加强新时期农村稳定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王佐镇旧村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和小城镇建设的加速发展,以土地收益为焦点的纠纷日益增多。一些村民未经任何报批手续,非法增建、翻建自家宅院,甚至侵占他人宅基地和集体闲散空地。由此引发了宅基地纠纷。2006——2007年王佐镇各级人民调解委员共调解各类纠纷443起,其中宅基地纠纷就有86起,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农村宅基地纠纷日益增多,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逐步凸现,就涉县来讲,民事类纠纷主要表现为婚姻家庭、赡养纠纷、民间借贷、宅基相邻、承包合同等。行政类纠纷主要是土地征用、拆迁补偿、行政赔偿、电视小片网收编引发的涉及群体利益的问题。这些矛盾纠纷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若不能正确及时地调处和化解,极易激化矛盾,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透过农村中两种处理纠纷的方式,即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和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来探讨适合农村环境的纠纷处理方式。非诉讼的纠纷处理方式在农村比较流行,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正义和谐的失衡,作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力量不足,所以不能一味的鼓吹采用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本文基于正义与和谐的平衡的出发点,试图建构适合农村发展的、和谐的农村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对金融活动的管理措施跟不上,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产生了大量金融纠纷。从广东省各级法院受理的涉及金融机构借款纠纷、存单纠纷、票据纠纷、股票纠纷、代开信用证纠纷、委托贷款纠纷、农村基金...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2008,(7):26-27
去年下半年以来,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立足基层、化解矛盾、为民服务、构建和谐的工作目标出发.认真研究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办法.在总结多年来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全县推行了“三联一聘”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在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全县农村调解民间纠纷1864件,调解成功率达98.5%.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调解涉法上访疑难纠纷24件,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大量社会矛盾凸现,广大农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成因复杂化和纠纷易激化的特点。如何预防、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战略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中国传统资源的人民调解制度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浅析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成因及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土地权属纠纷众多,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从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主要表现、土地纠纷案件主要特点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形成产生的原因,提出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对策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探析——以ADR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行政与法》2009,(9):58-60
ADR是对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称,其对满足社会成员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需求。缓解法院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以ADR为视角,构建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符合我国农村社会现实;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完善调解制度和司法制度来构建ADR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对于化解农村社会纠纷.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立靖 《法制与社会》2010,(27):231-231
随着农村村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农村社会的纠纷解决方式,应该是多元和互补的。本文指出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应该把传统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和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处理农村社会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土地权属纠纷众多,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从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主要表现、土地纠纷案件主要特点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形成产生的原因,提出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对策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人民调解在解决的诸多纠纷中.农村纠纷占据相当大的部分。在这个诉讼爆炸的时代,为何调解这种非诉讼机制会如此受农村地区的欢迎呢?我想,深入思考分析一下《秋菊打官司》这一部电影可得到进一步回答。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是集边疆、山区、多民族、原战区、贫困五位一体的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随着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各类矛盾凸显,刑事案件、民间纠纷和土地、矿藏、山林、水利纠纷等呈显著上升趋势。然而由于人民调解员经费没有保障、积极性和责任感不强,“一般纠纷懒得调处,疑难纠纷不敢、不愿调处,发生纠纷应付了事,  相似文献   

19.
调处农村果园纠纷规律探寻王俊琪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发展规律。从审判实践来看,调处果园承包合同纠纷也应遵循以下规律。果园承包的性质与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矛盾统一规律农村果园承包合同是落实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法律形式,有其自身的特性。一是农村果园承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家庭建房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施工人员意外伤亡事故赔偿纠纷也大幅增加。2012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司法局新民司法所调解人身损害赔偿纠纷10起,其中,因农村建房施工人员意外伤亡引发的赔偿纠纷6起,占60%,包括5起死亡赔偿纠纷、1起受伤赔偿纠纷,涉及赔偿金额近150万元人民币。一、此类纠纷特点农村建房意外伤亡赔偿纠纷中,虽然每起事故的具体情况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