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认为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经济,就是抓物质文明建设,把发展生产力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这种看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学说的误解。因此,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澄清理论上的误解,弄清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力的关系,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价神生产力”,物质文明建设直接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后,精神文明达设推动精神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及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生产信息等要素构成,简单地说,是由两大…  相似文献   

2.
报刊文摘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词解②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也常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  相似文献   

3.
答: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真正把发展科技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一方面,是因为它作为科学知识,是组成物质生产力所不可缺少的要素。物质生产力是由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要素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问:究竟什么是先进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科学技术就是先进生产力?答: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时,提出了社会生产力的概念。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强调了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三个基本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把劳动者看作是第一位的或者是首要的生产力要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就其性质和水平而言,可以分为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所谓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人的生产能力和劳动能力.可以说,生产力与人是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研究生产力头等重要的就是突出人在生产力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特别是突出劳动者对生产力的影响和支配作用.因为劳动者生产力的发挥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出劳动者拥有强大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劳动者使用和发挥生产力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总是受劳动者意志的支配,在现实中又直接影响到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关于生产力标准,一般指的是衡量或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尺度.譬如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多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多种形式,往往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来判断一个国家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衡量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要看物质生产中的产量、产值、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等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而且相对说来统计的精确度也较高,所以是衡量物质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的也是基本的依据。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步走”,就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再翻一番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基本标志的。但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还难以准确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06,(1):32-32
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也常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石油、煤、铁等各种矿藏,以及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在这里是指由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物质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归根结底,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的素质建设。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组成。其中,劳动者是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因素。而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程度,精神文明建设正是一项提高人的素质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第一个关键点: 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者 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劳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劳动者的发展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其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发展的理解由“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资源人”的演变,这种演变反映了发展中的生产力与一切社会关系之间的巨大变化。其中之一的显著特点是“分享”理念的涌现和实践。劳动者这一发展中的生产力要求“分享”管理权,TQC(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的出现就是明证;劳动者这一发展中的生产力要求“分享”决策权,员工代表进入董事会就是明证;劳动者这一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也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首先,从生产力本身来看。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1)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2)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3)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整个系统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列宁把它称之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①这个首要的生产力既包括体力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盛行对世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也就不需要人类进行生产。从这一意义上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当然,人类的消费水平受着生产力的限制。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也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在上世纪20年代之前,人类的生产力有限,生产的目的只是满足人们的自然需要。对商品的消费是一种物质性的消费,消费的是商品的物质使用价值,满足的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在此之后,情况就不同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化的推进,首先在美国,然后在其他国家,人们对食品、衣物、住房等的自然需求得到了满足,出现了商品过剩以及经济危机。此时,经济发…  相似文献   

12.
论精神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精神生产力段若非人猿揖别,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且永远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活动,就是生产。生产─—除人类自身的生产外,便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创造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产创造精神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创造...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产力状况既受生产力发展诸因素影响,还受生产关系巨大反作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其基本构成要素的总体状况,即劳动资料、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在数量上、性质上的运行状态和发展态势。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中劳动资料的创造与运用水平仍然处于落后状况,突出体现在生产工具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劳动者素质总体仍然处于落后状况,突出体现在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和技术能力素质两方面;劳动对象的开发利用水平总体处于落后状况,突出体现在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两方面。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仍然处于落后状况,应该重点在基本构成要素劳动资料、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三方面发力,使其更好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宣传地位的提高、领域的拓宽、手段的更新、方式的改变、速度的加快、覆盖面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宣传出生产力。一、宣传出生产力,是由构成物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学说告诉我们,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三个领域。总的来说,构成生产力本身的内部要素有两个方面,即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二者之间,物的因素是物质生产中的基础因素,人的因素是物质生产力的主体因素。它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密切结合在一起,并共同起作用,其中人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决…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首先在于科学技术自身就是生产力。从现代生产力系统内涵看,它既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物要素,也包括科技、教育、管理、信息等知识要素。知识要素尤其科技渗透结合到实物要素中,便可物化为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工具的效能,从而提高使用这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力的重要职能,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一般科学水平和技术的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科学技术的生产力职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如被劳动者掌握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在生产力中起着主  相似文献   

17.
一、精神文明建设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生产力是物质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现代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的或称实体性要素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劳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人类正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为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一、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理论依据纵观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诸要素构成的生产力结构中,人的要素是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占有特殊地位,人是能动的具有意志力的生产要素,其支配运用被动的不具有意志力的物的要素。人如果自己不追求经济的发展,其他…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要求工资不断有所提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工资仅仅是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工资的增长速度要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制约。在经济学中,人们一般用国民收入作为衡量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  相似文献   

20.
温丽  杨生银 《共产党人》2004,(23):17-18
从生产力本身的要素来看。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又逐渐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生产资料的发展和完善实现的,是通过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积极性的提高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