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术前沿     
《中国民政》2013,(12):28-29
陈玲玲,刘敏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6月上撰文认为,城市低保制度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已经硕果累累,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家庭经济情况核实难,城市与农村低保制度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农村低保的保障标准而低于所在城市低保标准的进城务工人员被排除在低保制度体系外。二是保障标准偏低,标准统一固定,没有考虑到家庭规模、结构,缺乏弹性。三是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城市低保保障资金的比例,导致各地低保资金投入随意,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区贫困人群享受相差悬殊的城市居民低保待遇。四是退出难问题突出,专业化队伍建设落后以及低保管理部门权力受限。针对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规范低保申请人资格审核制度。完善信息网络平台,使得低保申请者和受助者的信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民政局改革过去村两委会评议,群众监督的做法,让村组两级代表票决低保对象和救助标准。每季度初,村民小组召集本组村民代表.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提出低保对象候选人名单,组代表评议确定本组低保人员,  相似文献   

3.
李江 《楚天主人》2012,(10):19-20
"召开城乡低保联审联批听证会,困难群众面对面陈述申请理由,评议小组成员背靠背地进行评议,这样就确保了评议结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不失为城乡低保史上的一次‘破冰’之举。"7月30日,当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该市城乡低保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时,与会人员对市政府及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城乡低保联审联批听证机制、打造阳光低保的创新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民有所盼我有所办当阳市城市低保制度于1999年7月启动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于2007年7月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长寿区民政局五措并举力保全年民政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呈现了新的工作亮点。 一是实施阳光审批,塑造救助品牌。用好用活“社会救助审核审批系统”,实行区、街镇、村(居)分级管理,村(居)委会受理城乡低保对象申请、根据入户调查和听证评议情况进行初步审查后网上报街镇审核,街镇对本辖区的城乡低保申请对象审核后,通过网上报区民政局进行审批,从而实现救助工作阳光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李江 《中国人大》2012,(15):46-46
“召开城乡低保联审联批听证会,通过困难群众面对面的陈述申请理由,评议小组成员背靠背进行评议,确保了评议结果公开、公平、公正,不失为城乡低保史上的一次‘破冰之旅’”,7月30日,在湖北省当阳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该市城乡低保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时,该市人大常委会一位副主任对市政府及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城乡低保联审联批听证机制、打造阳光低保的创新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黎婷婷 《中国民政》2009,(12):52-52
湖北省秭归县民政局深入探索研究.建立了低保评议听证制度,确保执行低保政策公平、公正、公开。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城市低保申请人家庭隐性收入难核实一直是困扰各级低保工作者的难题。本文试从社会家庭购置耐用消费品能力的一般规律中,对家庭易难测硬件资产分值量化,以衡量一个家庭的实际生活指数。这一方法应用到城市低保入户调查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袁正玉 《中国民政》2012,(11):58-58
湖北省郧西县民政局健全完善城乡低保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一是严格申请审批程序,公开公正确定低保对象。城乡低保审核、审批工作始终坚持“严把人口、敞开出口”的原则。在低保对象纳入过程中,按照本人申请,村(社区)人户调查和开展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和公示,县民政局评议、审批、公示的程序办理,  相似文献   

9.
黄静 《广东民政》2009,(7):37-38
近年来,广州市的低保救济和各专项救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政策不断完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困难群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城市低保“边缘群体”仍游离在低保政策之外,他们存在着一些与低保家庭一样的困难,有部分居民甚至比一些低保户还困难,看病难、教育难问题尤其突出。黄埔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部分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经过深入调研,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民政局在推行低保工作进程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率先在全市实施城乡低保听证制度。通过“听证会评议、三榜公示、社会化发放”等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群众对低保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大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低保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1.
黄志飞 《中国民政》2012,(12):52-52
江西省莲花县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以“指标代理法”为主体的农村低保评定体系,驱动指标代理评估、民主听证评议、二维分析排序“三驾马车”,有效提高农村低保“瞄准率”,促进了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08,(1):5-5
据福建日报2007年12月7日讯,省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要求2007年年底前,所有市、县要全面启动廉租住房制度。设区城市要对符合规定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年底前,所有县(市)要对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起,各市、县要将保障范围从低保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十一五”期末全省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农民工等其他城市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吴凯 《中国民政》2009,(12):56-56
四川省平昌县全面开展城乡低保普查工作.主要采取分片包干、集中审核的办法.由县低保办与街道(乡镇)、村(居)委会低保工作人员组成9个低保普查小组对全县6295户16928人城市低保对象和18885户56356人农村低保对象进行走访、调查和核实。  相似文献   

14.
张艳 《中国民政》2012,(11):40-4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即城市低保实行差额救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减去低保对象家庭月人均收入,为低保对象家庭享受的月人均补助额;  相似文献   

15.
冮树革 《长白学刊》2016,(6):110-115
完善城市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和低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低保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也是贫困治理和低保标准政策取向的思想认识问题。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催生和推动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轨中的适应性政策创新,同时也是在经济转型中传统社会救助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变革条件下的应对性制度创新。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建立以来,城市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当前和今后需要结合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政策,体现人文性、保障性、协同性、地方性和法治性等政策要素和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参与了全县农村低保调查,现在农村低保存在"分户吃低保、一户保一人、撒胡椒粉"等情况,每户家庭大都是1人或2人享受低保,个别困难特殊的家庭才整户纳入低保,低保对象大多是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其中享受低保的老年人占全县低保对象总数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穆放 《中国民政》2007,(4):39-39
城市低保工作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为使这项工作实现阳光操作,民主决策,锦州市探索建立了“低保评审团”制度,在选取几个单位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实践证明,“低保评审团”制度是保证低保工作公平、公正的一个可行并且有效的办法,提高了评审工作的准确性,达到了让申请人满意、基层干部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提升城市低保的管理水平,甘肃省通渭县从去年8月开始,组织开展了全县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创建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体制不完善带来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一是大中专学生保障的问题。城市低保家庭中子女到异地大中专学校就读,户口迁往上学地,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考入大中专学校后,户口迁出并转为非农,这两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城市低保从2002年实现应保尽保以来,呈现出保障人数逐年增长、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全省城市低保对象从2003年的146.40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11,(6):50-50
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街道办事处王惠卿认为,低保工作要把好民主评议这一关。对申请低保的家庭,社区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是确保低保工作质量,避免“关系保”、“人情保”产生的重要关口。要规范民主评议的操作程序,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做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