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楠 《法庭内外》2010,(8):40-4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物业服务行业迅速壮大,一方面小区服务、管理方式日渐专业化、现代化,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另一方面物业纠纷和新老物业冲突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2.
前期物业服务是物业服务的实际开始阶段,也是目前物业服务行业的矛盾多发地带,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物业服务企业与开发单位的利益关系。本文试图探究物业管理招投标的难点,并尝试着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王新妹  沈煜 《法制与社会》2012,(28):163-164
随着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业主与物业公司双方对簿公堂情形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业主对物业公司服务不满而拖欠物业费、进而引发社会矛盾.本文就物业服务过程中纠纷成因及处理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宋春燕 《法制与社会》2014,(13):196-197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物业服务行业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规范我国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为,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水平,需要我们建立健全我国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完善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物业服务。文章从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入手,探究如何构建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陈洁 《法制与社会》2011,(20):205-206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物业管理服务的市场化,物业管理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纠纷问题难免存在,而这些纠纷问题能否得到妥善地解决,不仅关系着广大业主的正常生活和小区秩序的稳定,而且关系到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的法律关系、纠纷问题及其成因,然后结合贯彻落实《物权法》的时代背景,从民法学角度提出了化解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纠纷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物业服务行业是20世纪末新兴的行业,其服务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而其中争议最多的服务便是保安服务,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物业服务企业的安全保障义务讨论。作为盈利性企业,其安全保障的内容,对象,责任,法理依据等都引起了较大的讨论,我国有关立法也有待健全。  相似文献   

7.
张玲 《法制与社会》2013,(23):76-7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住宅小区随之发展壮大,从而带动了物业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和争端日益增多,其中业主人身、财产遭受损害的问题最为突出,主要是由于物业公司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的。对此,本文从物业公司对业主的安全保障义务出发,就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措施,以此为解决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纠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物业费请求权是物业服务企业基于物业服务合同而对业主享有的合同债权请求权.物业服务合同的当事人是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物业使用人和继受人原则上不能作为物业费请求权的相对人.书面催交物业费是物业服务企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业主可以主张违约或违规收费、物业服务存在瑕疵、物业服务合同关系已经终止和诉讼时效经过的抗辩对抗物业服务企业支付物业费的请求.我国立法上对物业费请求权不能实现时的救济不足,应适当加重责任,丰富责任类型.  相似文献   

9.
物业服务合同主体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兴桂  刘文清 《法商研究》2004,21(3):101-108
物业服务合同即物业管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主体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主体和普通物业服务合同主体。前者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与建设单位 ,后者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业主或业主团体。我国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业主或业主团体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物业权益问题的现状,分析物业权益相关法律关系,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完善物业管理与物业服务的法律调整思路,谨供广大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管理相关行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第三产业法是指有关第三产业的政策方针、经营原则、服务体系、主顾权益、行业管理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可以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专指国家制定的有关服务行业的法律和单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管理条例》等。第二种含义指与服务行业有关的各种法律问题和有关法条的总称,如服务行业中的税收、安全、卫生、特许联营等。本文在综合上列两含义的基础上,对我国第三产业中占有比重很大的服务行业的法律体系予以设想。 法律体系的确立必须以该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为依据,作为第三产业法,其所调整的无疑是有关服务行业范畴的社会关系。在这一社会关系中,包括下列主要关系主体:一是服务行业,即承担社会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物业纠纷激增、易激化,影响社会稳定,需要建立化解物业纠纷长效机制出发,先简要梳理了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探索物业纠纷化解机制的具体做法;较为详细总结了各地在探索物业纠纷化解机制取得的经验,如:健全了物业纠纷化解的网络组织,扩展调解员范围或引入第三方调解,加强培训指导等;同时也分析了制约物业纠纷多元化解长效机制完善和发挥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物业服务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和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现阶段人们物业消费观念的欠缺,大量纠纷涌入法院。本文旨在厘清物业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特点,从而提出化解物业纠纷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物业服务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物业管理公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物业调解也应运而生。物业调解在化解小区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5年底,深圳市罗湖区南湖司法所在辖区组织成立了108个住宅小区(大厦)物业管理处人民调解工作小组,物业调解小组由3—6名物业管  相似文献   

15.
物业服务市场的自然垄断及其规制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江平 《法商研究》2006,23(2):17-26
物业服务市场纠纷频繁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障碍之一。其治理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物业服务经营者的自然垄断地位及其滥用。小区的物业服务实质上是小区业主们的“公共物品”,不可或缺。基于公共物品的经济学属性和业主对公共物品的依赖,提供小区公共物品的物业服务经营者获得了自然垄断地位。正是物业服务经营者滥用自然垄断地位、牟取超额利益、侵害业主利益,导致了愈益频繁的物业服务市场纠纷。解决物业服务市场纠纷,应当借鉴对自然垄断规制的思路,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在区分物业管理与物业服务、赋予物业企业代位诉讼权利、保障业主单方面解除物业服务合同、解决业主欠费难题等方面,有诸多亮点,是依据《物权法》及法理,结合中国物业服务实践所做出的具有操作性的规定,为处理实务中的大量纠纷提供了准绳,对业主  相似文献   

17.
刘艺 《人民司法》2023,(4):38-43
新老物业交接难是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之后困扰业主、新老物业服务人的一个难题。物业服务人在合同终止之后负有撤场并配合交接的后合同义务。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间的认定需要区分不同的类型。合同终止之后,原物业服务人负有在收到书面撤场、交接通知后,在交接期限内撤场、配合进行物业交接的义务。物业交接期限的确定不仅决定了物业费的计收截止时间,还决定了原物业服务人在交接期限内应承担的后合同义务,该后合同义务的履行情况又决定了原物业服务人能否主张物业交接期限内的物业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业改革从大城市走向小城镇,连江县实施的村镇物业改革在前期阶段就流产,咎其原因主要是物业收费标准难定、村民热情不高、多元主体之间的信任机制尚未建立。传统村镇清洁、治安等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部门提供,村民的对"政府治理模式"的路径依赖是物业改革的最大制肘,而这种路径依赖的形成是居于小市民理性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集体决策策略,他们为了减少物业收费,与政府部门和物业公司进行讨价还价,期望在政府、物业和村民的博弈中胜出。这种基于个体理性基础上形成的村民社会决策,带来了集体行动的困境,使得村镇物业改革中途难产。  相似文献   

19.
一、物业服务费用概述(一)概述物业服务费用属于广义的公共基金之一种。它是属于全体区分所有权人的共有财产,专门用于住宅小区物业基本维护、修缮、整治工作与日常管理,并提供其他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所支出的费用。物业服务费用的归集义务人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1〕由于物业服务费用的设置目的在于共同事务的管理,对其设置方式、金额、分摊、保管、运用及移交等事项均应作明文规定,以杜争议。物业服务费用又可称为物业管理费,两种称谓的侧重点不同:一则倾向于区分所有权人共同体与物业服务提供人之间的合同角度;一则倾向于对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20.
为正确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约束力。业主以其并非合同当事人为由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