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案件简介 某年6月12日,某小区某居民家被盗现金、首饰等价值2万余元。刑事技术人员在现场窗户玻璃上提取到一枚指纹。现场拍照提取的指纹为汗液指纹,纹线残缺不完整,只有右三角及右侧根基系统反映较为清晰。结合在现场中遗留位置、作用方式、作用方向等综合分析,判断该指纹为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左手拇指外侧所留。经进一步检验,发现该指纹右侧三角处向内有一横向不规则"空白区"。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到的遗留在纸盒上的指纹往往是灰尘加层指纹,通常直接拍照固定.但由于各种因素,附于纸盒上的加层指纹的灰尘出现部分脱落,影响到指纹的完整性,笔者针对这个问题,采用“502”熏显技术,显现出较为完整的指纹,具体步骤如下:1.药品及器材:502胶、熏箱、相机、接圈、滤色镜、胶卷(低感光度).2.操作方法:2.1 调整光线及镜头前加滤色镜减少客体表面(纸盒表面)彩色花纹的干扰,利用低感光度胶片及D—76显影液(以增强该痕迹的反差效果,将纸盒上看得见(但不清晰)的灰法加层指纹进行拍照.  相似文献   

3.
1995年3月,山东邹城市法院受理孙某与山东单县苏某的经济纠纷案。苏称壹万肆仟元借条上“万肆”两字上的手印系孙捺印,孙某否认借条是他所写,称手印不是他捺印的。此案后转送到济宁市公安局,要求检验借条的真伪。 接案后,笔者将手印置于显微镜下、投影仪上及红外、紫外、强光下观察,发现“万肆”两字上的手印为颜色较淡的红色印泥痕,只能看到淡红色的模糊轮廓。将其置于C86310CS便携式激光检查仪下,该手印的纹型、纹线特征及捺印轮廓边缘线均清晰地反映出来,经拍照,得到一枚反映出多处特征的指纹照片。将该指纹边缘轮廓与另一“支款条”上孙某名字上的红色印泥手印边缘轮廓特征及纹线特征进行比对检验,认定该指印是孙某  相似文献   

4.
胡健 《刑事技术》2008,(3):12-12
在现场勘查中,作案人常在玻璃杯上留下汗液、灰尘指纹,对玻璃上汗液、灰尘指纹的拍照,技术人员往往采用配光照相或透射光直接照相等。用这些方法拍照指纹,有时效果不错,但较多时候由于无法消除玻璃的光斑,致使拍照出的效果不够理想(见图1)。经过试验笔者找到了一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1案例2000年3月1日,长沙市一居民小区发生一起盗窃案,犯罪分子翻动过程中,在一本彩色画报封面上留下一枚汗液指纹,经用黑色磁性粉显现,反差较小,且背景干扰严重。后找来一本同种类画报,按相同拍照条件各拍照一张(图1、2见彩插18页),再采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图3见彩插18页)。2原理根据色度学有关原理,当原色与它的补色按一定比例相加时,变成灰色。当遇有杂乱背景上的指纹时,将该指纹与杂乱背景一并拍照下来,再找一个不含指纹而有同样杂乱背景的客体拍照一张,进行反相处理,然后两者…  相似文献   

6.
1案件简介某年6月29日,某家属楼被人攀爬入室盗窃9家,涉案价值5万余元,经现场勘查在17—6阳台窗户上照相提取指纹一枚。2检验(1)现场指纹为一残缺指纹(见图1),根据其中心花纹分析判断该枚指纹为右箕或斗型纹,其纹线走向有较明显的搓动,该指纹纹线有变形,在中心左侧有一疑似伤疤。中心上部和右二三角纹线清晰、能找到细节特征19处,具备比对条件。  相似文献   

7.
孟小平 《刑事技术》2003,(Z1):25-25
1案情简介1998年3月15日,鄂州市一住宅区离休干部(女,50岁)被犯罪分子杀死在家中,现场勘查中,在死者卧室油漆地面上遗留有穿袜足迹两枚,系灰尘减层足迹。拍照时,由于地面反光,无法从垂直角度拍到理想照片。后经静电吸附提取拍照,效果较好,同年4月28日晚,该住宅区又发生一起重大入室盗窃案,犯罪分子采取同样入室手段盗窃各种贵重物品价值万余元,现场勘查中,在入口窗户下靠墙的一排方凳上提取穿袜足迹一枚,同时提取了数枚清晰的指掌纹。两案是否同一人所为,笔者对现场足迹进行了检验排查。2检验2.1现场足迹的检验两起案件现场足迹均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8.
1案件简介 某年8月31日,犯罪嫌疑人翻墙进人某车站办事处院内,将大门过道内的一辆摩托车偷走,由于当时摩托车踏板处放有一南瓜,犯罪嫌疑人顺手将南瓜拿到了地面上。勘查人员提取了犯罪嫌疑人接触过的南瓜,利用自然光线肉眼侧光观察,发现南瓜上有指纹痕迹。为防止破坏指纹痕迹,采用了拍照提取指纹。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工作中,技术人员经常会在现场上碰到背景比较复杂的客体(如胶带、包装纸、彩色杂志、瓷砖等)上的指纹需要提取和处理。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紫外照相或用超长焦小景深拍摄法来处理,紫外照相需要在暗室里进行操作,采用特殊的光源和照相器材,通过反复的实验,既耗时又耗材,同时曝光量不好掌握,该方法最终处理效果有时也不很理想。照相方法是一种无损检验技术,往往作为检验鉴定的首选方法。既使经过传统方法提取后拍摄的指纹,只要后期图像处理工作做实,检验过程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省时省力省心。处理过程大体如下:先将需要处理的现场指纹用数码照相机拍照后直接输入电脑,或将现场彩色指纹照片用扫描仪输入,由于调整过程中像素可能有小部分损失,分辨率要保证在600dpi。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案件中,经常遇到罪犯在诸如灯泡等球面客体上遗留的指纹,用常规的方法无论是拍照还是用胶带纸粘取,都会产生变形或者提取不完全,给比对检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反复实验和研究,研制出球面客体指纹提取仪,用这种方法提取,既能保证指纹提取清晰完整,又能尽量避免产生变形。  相似文献   

11.
当数码相机有接圈时 ,翻拍现场指纹效果不理想 ,此时运用折光放大镜 ,即配有灯管的放大镜 ,将被照物放在镜下 ,再用数码相机拍照 ,或在马蹄镜下放被拍指纹 ,用数码相机镜头紧挨马蹄镜观察镜面上运用数码相机微焦功能拍照 ,然后在电脑上稍加处理 ,就可得到一张清晰的指纹照片。简易条件下运用数码相机翻拍指纹@罗建华$河南省汝南县公安局技术中队!463300 @杨艳$河南省汝南县公安局技术中队!463300数码相机;;指纹;;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12.
多波段光源拍摄血潜指纹破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2月24日,某村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现场室内银柜抽屉面上发现指纹,用粉末刷显后认为是陈旧性汗液指纹,经现场多次复验分析,认定系案犯杀人后将沾染血迹的手用水洗后翻箱盗柜时所形成的血潜指纹,分别用普通光及多波段光源拍照提取,得到清晰指纹,成功破案。  相似文献   

13.
我们把只出现3、4个特征的残缺指纹称为少量特征指纹。在指纹检验中,常常会遇到对只有少量特征的残缺指纹的检验。有关权威专业刊物曾报导:指纹的同一认定必须有6个以上相同的特征。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显现固定手印方法落后、手印局部持征较少等原因,所提取的现场指纹特征出现得极少,达不到同一认定的足够数量。笔者认为,在如下特殊条件的配合下,仅凭3、4个特征相同就可以作出同一认定结论。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勘查一入室盗窃案现场时,发现镜面上遗留有两枚汗液指纹,由于水银的反光,纹线出现双影,而其它物体的影像也映在其中,且又不能配光,影响拍照.经实验,采用散光脱影法,既便于观察,也使拍照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层的现场勘查,大多还沿用以往的粉末刷显、胶带粘贴的方法。提取后的指纹,通常用135照相机加接圈来拍照后,再冲洗放大。由于基层刑事案件现场多,技术人员少,现场又受到光线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往往不能及时地拍照,使现场提取的指纹丢失。如何将现场提取的指纹不经任何处理,快速地输入到电脑内分类保存和比对呢?在没有专用软件的情况下,通过实践,在总结了多次失败的教训后,找到了一个利用普通扫描仪将现场提取的指纹不经任何处理就可以输入到电脑内的理想方法。1材料的选择将粉末显现出的指纹,用指纹专用胶带提取粘贴张白纸,否则扫描不出…  相似文献   

16.
JL-02多位点探针DNA指纹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自制的JL-02探针进行了DNA指纹分析,对北京地区无关个体进行了调查,计算出任意两无关个体的偶合机率为6.6×10-15;家系分析表明,谱带在亲代与子代间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的DNA指纹图相同;混合斑精子DNA指纹图与相应男性血液DNA指纹图完全相同;该探针对0.5μg的基因组DNA杂交,可获得清晰可辩的DNA指纹图。证明了新探针适用于法医物证检验中的个人同一认定及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   

17.
江澜 《刑事技术》2007,(1):14-15
目的研究薄膜拓印指纹的特征和检验方法。方法利用塑料薄膜在纸张上进行了120次指纹拓印实验,然后比较拓印指纹和正常捺印指纹。结果成功转印出较清晰的拓印指纹41枚,发现了纸张上拓印指纹的常见特征。结论通过特征分析可以对薄膜拓印指纹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8.
现场勘查中,经常遇到镜面上遗留有犯罪嫌疑人的手印,这类手印直接拍照会产生重影。过去常采取的方法是手工把镜子后面镀银层刮去,然后按常规方法拍照,这种方法虽然能把镜面上的指纹拍照提取下来,但是拍照到的指纹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刮镜后镀银层时容易出现划痕,使拍照的指纹形成许多假特征。经多次实验,作者发现用化学方法处理镜子背面镀银层后再进行拍照提取,效果非常理想,介绍如下:化学方法处理的原理:镜子是在玻璃的一面镀上一层薄薄的银层而成。硝酸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它几乎能够跟所有的金属(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9.
1990年夏,辖区一住户被盗,现场勘查时,在电冰箱搁架上一盛猪油碗边发现案犯遗留凹凸状指纹一枚,当时室内温度甚高,实物无法提取,但又不宜采用常规的粉末和化学方法显现,开始我们将碗固定在搁架上直接拍照,效果不佳,后采用关上冰箱灯但不断电,以手电筒作光源的方法拍照,所得指纹纹线清晰可辨,并据此破了案。具体方法是:关闭冷藏室内照明小灯,把被拍物体移至搁架上,并固定好位置,利用电筒光直接进行拍照。电筒光源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福尔吗林浸泡后干瘪手指指纹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关资料对命案中出现的各种干瘪手指都有过成功的捺印、提取技术报道,但对尸体手指经福尔吗林溶液浸泡固定后,又被风干成干瘪状的指纹提取,少见报道。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曾遇到一例无头碎尸案,尸体左右手被福尔吗林溶液浸泡后,放置室内风干达一年之久。侦查中获悉与一失踪妇女尸表特征近似,拟提取碎尸指纹与失踪妇女生前指纹鉴别时,发现碎尸手指成干瘪皱折状,已无法捺印提取。由于碎尸手指是经福尔吗林固定过的,手指皮肤组织已变异呈腊质状,经多次试验摸索出一种提取该类指纹的方法,获取到了清晰满意的手指纹线,为该案鉴别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