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国在非洲事务上一直扮演十分活跃的角色,对非政策是其对外政策的主要支柱之一。利比亚战争以来,法国对非干涉政策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集中关注2011年利比亚战争以来法国对非干涉政策的特点变化,主要以法国在利比亚和马里的军事行动为个案,通过分析法国在两次军事干涉中的参与动机、干涉形式和战略考量,进一步明晰法国对非干预政策新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西蒙·博尔瓦尔不仅是南美洲的解放者,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还是拉丁美洲资产阶级教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博利瓦尔和同时代的拉美独立运动其他领导人一样,都是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史学界对早期苏美关系研究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十月革命后美国资产阶级敌视苏维埃政权的原因,二是美国对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原因,三是20世纪20年代苏美经济关系,四是1933年苏美建交问题.  相似文献   

4.
不干涉内政是中国所倡导的国际秩序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利比亚和叙利亚危机中这一原则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冷战结束后,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以人权干涉主权成为一种国际行为范式,并有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支持的趋势,这也使得中国外交面临一种两难困境.孟子在2000多年前齐燕战争时期关于仁义干涉的思想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法国现行社会保障体制创建于1945年。当时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国临时政府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始重建法国的经济。同时,派专人研究和整理法国存在已久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战后的社会福利制度,其原则是:创建社会福利总制度,造福所有国民;强制扣薪成立福利基金;基金会委托给社会有关机构以及投保人代表管理。1945年10月4日,戴高乐在创建社会福利制度的法令上签字,法国社会保障体制正式诞生,其间虽有些许变动,但上述基本原则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法国安全思想的基本点是:维护独立,坚持发展独立核威慑力量;依靠北约联盟和美国的核保护;反对苏联威胁,又寻求发展同苏联东欧关系;推进西联联合;谋求大国地位。80年代以来法国的安全政策并未脱离这些基本原则,侧重点和内容则有所调整,突出的是在依靠欧美联盟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西欧防务合作。现在法国朝野普遍强调法国应继续就此发挥带头作用,首先是加强法德合作,以求保障西欧安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法国外交政策及对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法国外交的主要特点自戴高乐时代以来,法国外交一直遵循“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以振兴其大国地位为主要目标。戴派传人希拉克上台后,在坚持基本原则基础上,对法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使之更适应冷战后世界发展的新现实。尤其是最近一个时期,法国外交凸显出新的特点:一、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法自身国际地位的认识更清醒,外交战略更趋务实。冷战结束后,法国不仅失去了在美苏间“玩平衡”、“以二等车票坐头等车厢”的资格,而且由于两德统一以及德国经济的强大,在欧洲的地位下降。法看到了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过渡的…  相似文献   

8.
坚持大陆团结、联合反殖,把争取民族独立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联系起来,把反对西班牙殖民者同反对一切外来势力干涉联系起来,赋予民族解放斗争以更深刻的内容,是西蒙·玻利瓦尔政治思想和实践活动的一大特色。作为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外交家,玻利瓦尔的杰出才能和贡献,突出表现在他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主义的对外政策和策略,为捍卫新独立国家的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战斗,为大陆团结、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规划了蓝图。所有这  相似文献   

9.
在导致苏联剧变的诸多因素中,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戈尔巴乔夫对东欧政策的核心是不干涉原则,但在其外交实践中,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对支持苏联改革的东欧国家,戈尔巴乔夫一般是采取不干涉政策,鼓励这些国家及其共产党的改革;如果有东欧国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异议,或表示自己的国家和共产党不能照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戈尔巴乔夫则直接支持这类国家的反对派。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态度对苏共的反对派无疑是一种鼓励,客观上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之一。针对外交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理论界的探讨成果,作者以非洲为背景,以中非关系近些年的进展为案例,提出了丰富和发展这一原则的大体构想。作者强调,不干涉原则必须坚持,同时要大力创新、适合时代变化与中国需求。全文分上下两部分:上篇分析了中国对非外交实践的某些突破,总结归纳了这些良好先例对于不干涉原则的坚守与创新。下篇则探讨了中国对非洲和平自主能力的援助、对非洲区域组织的支持、对非洲援助的效率及监管、从政府主导的"小援外"向社会全面参与的"大援外"转变、中国外交新思路与内政新动向的对接、发展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等方面,提出了探索争鸣的若干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最近以来,各国反动派国围绕着我国平息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叛乱事件,发出了一阵疯狂的叫嚣。在他们干涉我国内政、挑拨中印关系的言论中,盗用了一些国际法名词,来混淆视听。本刊读者来信要求我们对这些名词的含义加以解释和澄清。下面我们请英涛等同志就“主权和宗主权”、“不干涉原则”、“缓冲国”等三个问题作一简单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政府制度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它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近代以来法国政府制度 更替频繁,最终通过1958 年宪法建立了半总统半议会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得以确立。在半总统 半议会制下,法国产生了“单翼统治”与“左右共治”交替出现的独特政治现象。半总统半议会制是 法国集权传统和民主传统的结合体,它在法国的创造性建立,在世界范围内打破了议会制和总统 制在政府制度领域两分天下的局面,成为不可忽视的“第三力量  相似文献   

13.
评新干涉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月24日,以美、英为首的北约向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和最猛烈的空袭。随着战事的进行,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了一项处理国际事务的崭新理论———新干涉理论。布莱尔表示:“长期以来,不干涉主义一直被视为国际秩序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不干涉...  相似文献   

14.
由联合国授权的合法的人道主义干涉, 反映了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和追求, 顺应了 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然而, 人道主义干涉问题, 必然涉及到维护国家主权与尊重人权的问题。人 道主义干涉在政治主权和道德人权理论上实际是存在着矛盾的, 如何正确分析人道主义干涉在现 实中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的种种因素, 尤其是对某些大国以“人道主义干涉”为幌子, 行干涉别国内 政之实的做法, 确实值得国际社会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学者谈俄罗斯与拉美的关系俄罗斯科学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鲍里斯·马蒂诺夫认为,在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的进程中,拉美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不应该忘记这一点:拉美国家首先倡导外交避难中的不干涉原则和主权平等原则,并率先制定海洋法。拉美最早建立世界上的第一个无...  相似文献   

16.
卢梭是在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文学巨匠。他的《新爱洛伊丝》、《爱弥尔》和《忏悔录》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忏悔录》又是其中最为重要、广为传诵的不朽之作。在《忏悔录》中,作者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毫不隐讳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从而使该书成了一部别开生面、史无前例的巨著。这里所表达的思想,正是在当时具有革命意义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7.
印度独立的实现,是在当时的国际条件下,由印度资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各阶层都在不同程度上参加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运以及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印度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国大党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这种作用既表现为对民族运动的宣传、发动和领导,也表现为对这个运动在一定程良上的限制;既表现为对工农运动的一定的支持,也表现为对工农运动,特别是武装斗争的扼制。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国大党的资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而党内成份的混杂、资产阶级(也有小资产阶级)的多种思潮、派系并存的状况,也是原因之一。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国大党对民族运动的领导,使印度在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和地缘上的原因,墨西哥一直把同美国的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基石。但是,自七十年代以来,墨西哥在对外政策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倾向和多样化趋势,强调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坚持各国人民自决和不干涉原则,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即采取“反对霸权主义的第三种选择”。墨西哥的对外政策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超级大国干涉。不屈服于超级大国特别是美国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在西班牙内战初期,苏联秉承其既定的外交原则——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争取同英法的友好关系,参加《不干涉协议》,加入不干涉委员会。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以及出于政治和战略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仅两个月后,苏联便调整政策,转而通过物力、军力手段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苏联政策的转变也对此后苏联的国际处境及对外政策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且看北约怎样践踏国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空袭。此举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蔑视和践踏。一、北约违反了国际法的哪些准则?(一)违反了不干涉他国内政和主权的原则。联合国大会在1965年通过的《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