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58年2月12日至13日,毛主席视察了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市二一三机床电器厂、东陵区高坎人民公社旧站村刚下飞机,毛主席向时任辽宁省委书记黄欧东提出,先到附近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厂看看。毛主席首先询问了工厂的工人、管理人员等基本情况,随后视察了发动机总装车间。毛主席看到车间洁净、工人年轻,显得十分高兴。之后,毛主席谈到了支援农业生产、干部参加劳动等问题.毛主席还观看了中国制造的涡轮5飞机发动机。此时,辽宁的工业化建设和工业基地已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生前走遍了祖国大地,邯郸也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据记载,建国后毛主席曾两次视察邯郸,五次在邯郸召集重要会议,并在视察大江南北的往返途中先后19次在邯郸停宿、休息。特别是1959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志视察邯郸时指出:“邯郸是赵国的都城,是五大古都之一,那时候有邯郸、洛阳、淄博……那时候没有上海、天津大城市。邯郸是要复兴的,因为它出铁、煤、棉花、粮食。邯郸有五万万吨铁的蕴藏,很有希望搞个大钢铁城。”毛主席的指示不仅促进了邯郸的复兴,也促进了邯郸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1958年,我担任安徽电影制片厂办公室主任,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视察安徽时的随行电影摄影师。我参与拍摄了《毛主席在安徽人民中间》、《朱德副主席视察安徽》、《少奇同志来安徽视察》等新闻纪录片,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观看武钢一号高炉出铁余湛邦1958年9月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各省市时曾在武汉停留。13日武钢第一高炉建成投产,毛主席亲临视察。这一天,我始终紧跟在毛主席身后。这一经历,我终生难忘。12日晚,毛主席彻夜处理公务,到天亮时才睡,但不到中午,就电话邀请...  相似文献   

5.
1950年春,毛主席、周总理访苏归来,视察东北三省。当时,我执行具体保卫工作,曾陪周总理单独视察过两个地方:先是沈阳文官屯炮厂;后是周总理少年时代在沈阳的旧居。下面是视察沈阳旧居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正毛主席大大小小的活动我都经常在场拍摄,基本上他出去我就跟着,甚至他散步我也照照片。还记得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当他走上一个山坡时,后面上来一个老太太,她大声问:"主席,您来了?斯大林同志来了没有啊?"周围的人都笑了。罗瑞卿说:"想不到你还挺有共产主义精神的。"1957年11月14日至16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  相似文献   

7.
1958年11月14日,灿烂的阳光普照着孝感大地,融散了初冬的寒冷,给人们带来欣慰和温暖。具有千百年历史的古老的孝感城,机关、学校、街道呈现出一派洁净清新的景象,大家喜气洋洋,等待着幸福时刻的来临。毛主席到孝感官木生生产大队视察后,晚间到驻军礼堂接见当地党、政、军和群众团体干部代表,并观看京剧演出。对毛主席视察的接待准备,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事先,接到上级通知,告诉说毛主席特爱俭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   1995年,我为了写一篇东西,翻阅《湖南资料手册》时,在“大事记”中看到,“ 1969年 11月 12日,毛主席来湘视察”一条,没有任何其他内容。我找《湖南近 150年史事日志》查对,却根本没有记载这个问题。   以后不久,我见到 1969年前后在湖南任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四十七军军长的黎原,提出这个问题向他请教。他想了好久,说没有什么印象。   1996年 5月,黎原来长沙,给我带来一份《毛主席视察湖南的指示》,是 1969年 6月 28日毛主席接见黎原、华国锋时所作指示的纪录稿。我看了以后,又翻阅《湖南资料手册》、《湖…  相似文献   

9.
正1959年6月2日,朱德在视察抚顺市浑河大伙房水库后题词:大伙房建成水库,源自长白山流出抚顺工矿区人民,子孙万代享幸福。1960年11月26日,《前进报》刊登了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为雷锋题词手迹: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1962年6月4日,周恩来在大连为北海舰队"鞍山号"题词:鞍山号全体同志高举毛主席思想的胜利红旗奋勇前进。196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在鞍钢视察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6,(6)
正1965年3月14日,毛主席离京南下视察工作。毛主席出巡期间的安全保卫、生活服务等工作,中央委托汪东兴统一领导。当时,我是汪东兴的机要秘书,随时负责他的文电收发管理及协助处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毛主席乘坐火车专列出巡,首先到达湖北省委东湖梅岭招待所。在那里住了40多天,于4月29日离开。随后毛主席一行登上专列直达长沙,住进了湖南省委陈家山  相似文献   

11.
1958年8月10日,毛主席到天津视察工作。当选不久的天津市市长李耕涛陪同在毛主席身边。一天,毛主席问李市长:‘耕涛同志,田可耕,地可耕,不知这“涛”是怎么个耕法呀?’ 李耕涛出生在冀西阜平县。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依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2,(14):45-45
本期封面推出董达荣、傅希陶、章学林三位版画家合作的作品《伟大的实践——毛主席视察浙江农科所》,作品创作于1975年。  相似文献   

13.
2013年的那个深秋,在棉花绽放的季节,一位年仅54岁的棉花遗传育种专家,带着对棉花的无限深情,满怀对事业的永远牵挂,永远地走了。他就是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突贡专家王留明。  相似文献   

14.
在我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中,曾用照相机的镜头拍摄过成千上万的人物形象,最使我难忘的就是为毛主席拍照。河南地处中原,是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毛主席生前曾20次视察或经过河南,在中原大地上留下过一行行足迹。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12,(14):45-45
本期封面推出董达荣、傅希陶、章学林三位版画家合作的作品《伟大的实践——毛主席视察浙江农科所》,作品创作于1975年。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有着“共和国长子”、“新中国技术装备部”、“机床之乡”、“东方鲁尔”等众多美誉的老工业基地沈阳,她发展建设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血,牵动着领袖的心弦。毛泽东生前曾先后两次视察沈阳,给沈阳人民以极大的关怀和鼓舞。本文详细记叙了毛主席1950年和1958年两次视察沈阳的全过程,史料详实、准确,文笔生动、优美,以此作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一份厚礼,奉献给读者朋友们。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去世三十多年了,每逢他的诞辰和忌日,纪念活动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且日益广泛、热烈、多样。近几年我去过不少地方,发现一种现象:毛主席的形象不是随着去世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淡化,而是明显地增强。有的地方建文化广场树立毛主席塑像,有的在墙壁上书写毛主席语录、箴言名句或诗词。特别是在那些毛主席视察过、批示过的地方,大多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室(馆),把他当年的批示写在最醒目的地方。有的老人能把毛主席50多年前的批示背诵出来、唱出来,说明他们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红宝书”就是“文革”时的《毛主席语录》。它是20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毛主席语录》曾被国内外翻译成50多种文字、印成500多个版本,总发行量达几十亿册。最早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当首推林彪。1961年4月,林彪在部队视察时说:“为了使战士在各个时期、各种情况下都能及时得到毛主席思想指导,《解放军报》应当经常选登毛主席的有关语录。”随后,《解放军报》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一些毛主席语录。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军报》的一些编辑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并很快得到总政的批准。1964年5月,《毛主席语录》在军内…  相似文献   

19.
“要作彻底的革命者,就必须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这是密云县上甸公社妇联主任马志榮同志,六年来学习毛主席著作总的体会。马志荣同志,一九五六年高小毕业,参加农业生产。她干活不怕脏、不怕累,踏踏实实,受到社员的好评。同年冬被选为高级农业生产社副社长、团总支书记。公社化以后,又被选为生产大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兵团农牧团场的支柱产业。由于棉花生产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棉花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棉花采摘收获期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以农八师一四九团为例,该团拥有耕地面积14万亩,总人口2.12万人,农业承包职工2446人。2002年种植棉花13万亩,全团2500名农业承包职工,拾回625万公斤棉花。2780名机关、医院、学校非农业单位干部工人学生家属共拾花723万公斤,人均拾花2600公斤,剩余2845万公斤棉花,需雇接11380名拾花工来采摘。 由此可见,如何缓解棉花采摘收获期劳力紧缺的矛盾,已成为各团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