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吴钟华,今年73岁,退休前是外交官。由于工作原因,我到过天涯海角,常年身处他乡,但我的一颗中国心从未改变。北京精神的核心是爱国。我在职时,我的工作体现了我这个北京人的爱国心。退休后,我的生活仍充满祖国情。在外交部工作近40年中,最令我动情、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我独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丰南市,我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八路军好,是共产党的队伍。1945年8月,我刚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 我的原部队是四十八军一四二师供给部粮秣科。我们科有一位比我长几岁的老大哥叫董沛然,他是河北省卢龙县人。在平日里的工作、生活中,他总是耐心地帮助我,体贴我,经常和我谈心,使我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可是让我纳闷和不理解的是,领导认为我工作干得不错,他却总是找我的毛病。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党员,因那时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不公开的,我根本不知道谁是党员。  相似文献   

3.
美与同情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他看见我的挂表的面合覆在桌子上,给我翻转来。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藏到后面去。我谢他:“哥儿,你这样勤勉地给我收拾!”  相似文献   

4.
司马文 《先锋队》2013,(21):22-24
"我深感我问题的严重,我愧对组织对我多年来的培养,我愿意接受党纪国法的惩处。我知道我再也不可能在领导岗位上为党工作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案例来警醒他人,让更多的党员干部不要重蹈我的覆辙,让少数有模糊认识的领导干部悬崖勒马,好好工作,好好为官。"——钱增宏的忏悔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21,(6):56-57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正在积极申请入党的大学生。最近,党支部书记和我谈心时,指出我跟同学相处不睦的不足,希望我能改善人际关系,更广泛地团结同学。对此,我有些不解:申请入党是我个人的事,这跟团结同学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是不太合群,但那并不等于我不想跟同学们搞好关系,而是因为班里的有些人故意冷落我、孤立我。  相似文献   

6.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个晚上,竟然成为我和父亲今生今世的诀别——父亲往往是男孩成长中最重要的导师。直到我做主持人,退伍,转业,进入中央电视台,父亲几乎从不干涉我对事业的选择,父亲信任我。尽管我没有自始至终继承父亲的军旅生涯,但是我却继承了父亲做事做人的原则。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看到电视屏幕上的我,只有淡淡的两个字:"还行。"在我记忆中,1999年父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监督我主持了一台节目,而让我最刻骨铭心的是,那次竟成了我和父亲的诀别……  相似文献   

7.
王逸彦 《世纪桥》2010,(24):40-42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是的,我应该是中国的一部分。我的一部分应该始终留在中国黄褐色的山岭上,留在她绿色的梯田上,留在她晨雾中依稀可见的岛上寺庙中,留给不少相信我或喜欢我的中华儿女。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有1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从谙事不深的农村学生娃成长为武警部队的正营职少校警官,2005年转业成为国家安全战线的一名正科级侦察员。地域几变、工作几易、岗位几换。尽管粗犷广袤的黄土高原养育了我,给了我生命;尽管“生命禁区”青藏高原锤炼了我,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尽管山清水秀的云贵高原滋润了我,给了我栖身之地,使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但我还是要发自肺腑地说,我的成长进步,我的所得所获,离不开党的哺育,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是党章指引我前行,给予我动力,鞭策我奋进。参加工作18年来,党给予我很多,而自己离党的要求却有较大差距。我…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基层连队干过技术员,进入团场机关后当过工会副主席,还担任过某国有企业的工会主席,今年6月因工作的需求,我改行担任了团纪委书记一职。上任以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见到工会系统的同仁我更是泪眼盈盈:因为我离开了我特别喜欢的行业——工会工作,离开了锻炼我、锤炼我、历练我的工会系统,我的内心依依不舍,难以割舍的情结让我不能自己。  相似文献   

10.
这部书稿完成的时候,我已经109岁了。我以前说过"上帝把我忘记了",把我遗忘在世上了。感谢上帝,让我在这个年纪还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和思考能力。虽然我对个人生与死早已淡薄,但我所记忆的历史还在前行。……85岁时,我从办公室回到家里,工作和思考是我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我比以往更关心中国的发展和走向;关心整个世界不断出现的变化。我一直关心中国,我希望中国会变得更  相似文献   

11.
尤佳 《当代工人》2011,(15):50-50
别扭父女 我和我爸接触得很少,只有这样的印象:我小时候,管他要5元钱他给10元;我长大了,他时常问我钱够不够花。我小时候,他说有人欺负你,你就打他;我长大了,他告诉我儿子还是这句话;我小时候,他总是一身水泥灰进家;我长大了,他开始穿李宁耐克到处显摆。这就是我爸。  相似文献   

12.
你给我的最后的温暖我是个那么不懂事的丫头。以至于家里来电话说你生了病时,我还在网上买了一双短靴。我嗯嗯啊啊答应老妈尽快订机票回去,我以为,这次又像从前一样是骗我回去,不过是想我了。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兵团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光荣当选兵团先进工作者,参加表彰大会并作为劳模代表发言,心情非常激动。站在这里,我既感自豪,又觉欣慰。十多年的付出,我履行了当初入警时的誓言,没有辜负头上闪亮的警徽。感谢各级组织对我的培养,在我做出一点点成绩的时候,给了我莫大的荣誉和鼓励;感谢各级领导对我的关怀,在我前进的道路上,给了我许多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同事和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是怀着从小就对警察这个职业的憧憬和向往加入公安队伍的,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一直是我勤奋工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4,(3):55-56
正陈道明在1月18日的《广州日报》上撰文说:我说过我不爱交朋友,其实不然,只是交往方式不同。我觉得人真到掏心窝子的时候,就离分开不远了。有时候有朋友跟我说太多他自己的东西,我会制止他。都说对于男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责任,我理解的责任首先是"不欠"。于国——祖国培育了我,所以要努力做到遵纪守法,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要尽义务和责任;于家——父母养育了我,我要尽孝,让老  相似文献   

15.
饮者 《党的建设》2009,(4):47-47
有一次,走廊上的脚步声打动了我。当时,我在一个城市漂泊,忽然病了。就在那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可能从我有气无力的回话中听出了信息。那是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应该是我的一个小朋友了。我没有想到会听到她走来的脚步声,就在我租住的那个二层小楼上。小院里此时没有杂音,那急急的脚步声至今让我记着。"噹噹噹",几下敲门声,门被推开  相似文献   

16.
伊之  常颖 《北京党史》2014,(5):51-55
正我生在北京,祖籍江苏镇江,当年祖父从镇江来到阜平当官,全家就跟着一起来了。到我出生的时候,这个封建大家庭已经没落了。我有20多个哥哥。只有我母亲生了大姐和我两个女孩,而我和姐姐又相差了十六七岁,我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孩,所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特别的娇。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只喜欢我的祖母。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次祖母带我上街,看见警察打一个拉车的,祖母就过去和那个警察说理,场面僵持了  相似文献   

17.
我爱北京     
我叫Peter Gonzalez,来自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2年前,我从加州来到了中国。在这以前,我对中国是一无所知。当我穿着短裤踏上中国的土地,中国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当时是秋天,天气已经很凉了,他们一定认为,这个老外疯了。我心里清楚,我没疯,只是心里越来越兴奋,因为我喜欢上了中国,喜欢上了北京。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我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我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我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是顺着墙根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有一个古人,博学多才,文武兼备,德高望重,但为人处世谦恭低调,生活非常俭朴。为了训诫子孙,他还特意在家庙铸鼎铭文,铭文大意为:"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我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我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我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是挨着墙根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尽管这样,也没有人看不起我或欺侮我。不论是煮稠粥还是熬稀粥,我都是在这一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满足了。"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宋国的正考父,他的"上卿"职务相当于宰相。这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我是一师十一团九连的职工,父母都是农工,我是地地道道的兵团第二代。从小,我就知道我与别的孩子不太一样,因为我天生就有一点残疾。从学校毕业后,我就回到了团场工作。我在九连承包了30亩红枣地,还应聘在团工会共同管理着一个手工艺术作品展厅,日子过得也还算是红红火火。我这里出售的大部分手工艺品都是我独自完成编制的,很多到我这里来买手工艺品的人都很佩服我,不相信左手有残疾的人,能编出这么花样繁多的手工艺品。我也  相似文献   

20.
"做社区工作看起来都是管些婆婆妈妈的事情,但群众工作无小事,只有遇事多替群众着想,群众才会买你的账。""我今年已60岁,真想退下来安享晚年了。但社区居民有事都来找我,我帮助过的居民时常惦记着我。我生病时,我帮助过的一对曾吸毒的夫妇给我送来了壮骨粉;社区一位90多岁的老大妈看我身体虚弱,给我冲了热牛奶送到家里,当得知我对牛奶过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