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巨威莉 《东南亚研究》2023,(4):113-131+157
“9·11”事件爆发后,美国将反恐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届政府基本都将反恐作为开展国际合作的优先议程之一。由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原因,长期以来,东南亚可谓是恐怖主义活动多发地区,并被美国视为反恐的“第二战线”。而选择与域外大国进行反恐合作是东南亚国家进行有效反恐的主要路径之一。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反恐合作主要通过全球、区域和国家三个层面展开,以多边合作、小多边合作和双边合作为主要合作形式,以共同签署反恐宣言与决议、举行反恐联合军演、共建反恐机构与情报共享中心和反恐援助等构成合作的多重途径。历经20余年,这一合作逐渐呈现出以美国为中心的多层网络化架构,并取得了诸多成效。然而,由于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反恐目标与能力方面的不对称性、合作机制的低制度化以及和美国参与的间接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仍影响了合作的深化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地区的反恐形势与安全合作努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8月5日印尼万豪酒店爆炸案发生为信号,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袭击在2003年进入新的活跃期.这与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反恐行动",东南亚当地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恐怖主义组织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关系.面对现实的安全威胁,东南亚各国政府在加强地区合作,增强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能力方面逐步形成共识,并且开始酝酿建立新的地区反恐机制和包括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一事件后,出于安全的需要,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加强了反恐合作,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也有所加强.美国利用反恐使自己在东南亚的影响有所扩大,但东南亚地区原有的大国平衡关系没有受到影响.今后五至十年内,恐怖主义仍将是影响美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的基本因素,东南亚国家会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安全合作,但不会让美国肆意妄为.  相似文献   

4.
特朗普政府的东南亚政策是其亚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全球战略调整的考量,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初调整了奥巴马时期对东南亚地区的"全方位介入"政策,降低了该地区的战略层级,改变了多边贸易政策,仍将南海问题作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并在宗教、人权和发展等软性议题上不断挑起争议。"印太战略"的推出是特朗普政府力图提升东南亚地区战略价值的重要举措,随着该战略的推进,美国从政治、安全、经贸等方面强化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并试图使东南亚地区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外线。然而,由于特朗普政府的东南亚政策受到多方面制约,美国将难以实现对东南亚地区的持续介入,该地区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并不稳固。美国只有寻求与中国的良性互动和建设性协调,才能实现东南亚地区的秩序转型和规则重塑,稳定美国-中国-东盟三边关系。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重返东南亚的英国试图全面重建战前的殖民统治.鉴于战后东南亚地区普遍的粮食危机已导致一定的社会、政治危机和外交困境,英国政府派遣凯勒恩勋爵为东南亚特派员主管东南亚地区的粮食供应并促进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自1946年3月16日至1948年3月27日,凯勒恩勋爵召集了一系列会议,组建了各地的联络机构,疏通粮食供应的交通渠道,促进粮食生产,并同东南亚主要产粮国(本文仅论暹罗)展开外交联系以保证英属东南亚地区的粮食进口.特派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南亚粮食危机,促进了东南亚各国的战后重建,为英国在该地区的经济与防务合作战略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筱阳 《当代亚太》2006,26(3):23-30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强化了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与合作,表现出谋求在东南亚更多的“准入”和使用设施权、在强化双边军事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多边军事演习与合作、美日澳三国安全合作与东南亚合作相结合建立环太平洋安全网络、更加关注海上安全等新的特点。美国在东南亚的新军事态势对地区和中国安全环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活跃的区域经济,在传统上就是欧盟的外交战略关切之一。世界政治经济重心的东移再次提升了东南亚的战略重要性。本文基于安全战略、市场和社会三个层次,分析欧盟东南亚政策的历史沿革、特点、动因和潜在变化。在安全战略层面,欧盟继续在东南亚重要战略性力量之间寻求战略平衡;在经济层面,欧盟积极谋求分享亚洲经济增长红利,继续推进东盟成员国自贸区谈判;在社会层面,欧盟加大诸多项目在东南亚地区的推广力度。总体来说,欧盟对东南亚国家坚持经济合作高于政治安全、社会合作的方针。在欧盟的东南亚政策中,政治、安全、经济与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彼此互动。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变化不是靠恐吓和威慑达到,而是通过中国不断增强的软实力来实现的。以东南亚地区为舞台,中国从援助、外交、外贸与投资、机制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关税减让、非传统安全合作、教育、留学生交换、中华文化弘扬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软实力及其魅力。当这些得到东南亚各国认可,中国的政策和做法得到理解和支持,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就获得了提升。中国在东南亚地区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密切了两者的关系,保证了中国和东南亚的共同安全。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东南亚的安全形势与安全保障全毅冷战后东南亚安全形势冷战结束后,由于美苏在东南亚地区直接对峙的结束,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加上中国与新加坡、汶莱的建交,以及与印尼、越南关系的正常化.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政治关系大为改善。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影响乐南...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海盗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健  戴轶尘 《当代亚太》2006,33(7):23-31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东南亚海域再次成为全球海盗活动频发的高危地带,特别是九一一事件以来,该地区的海盗活动呈现出与海上恐怖主义合流的新动向。目前的国际法体系对东南亚的反海盗行动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同时,社会经济问题、政治动荡以及领海争议也成为该地区海盗行为兴起的重要原因。目前东南亚各国与区域外大国已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反海盗合作。本文旨在分析东南亚地区海盗行为的成因、类型及发展新动向,并在探讨该地区现有反海盗合作议程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内部合作、争取大国援助及利用国际组织整合资源的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韩锋  张洁 《当代亚太》2003,(3):27-30
九一一事件后 ,美国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反对恐怖主义行动。美国利用反恐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其中包括军事合作 ,这对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及对外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变化对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也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国家跨境烟霾治理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境烟霾污染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公共问题。为了解决跨境烟霾污染,东南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合作行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签署了《东盟跨境烟霾污染协定》。尽管东南亚国家在跨境烟霾治理上付出了种种努力,但由于跨境烟霾问题的特殊性以及东盟既有规范的制约,东南亚国家在跨境烟霾治理方面尚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跨境烟霾治理成为考验东南亚国家地区公共问题治理能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香港是东南亚及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它的回归中国,对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必然产生不容否认的巨大影响。一随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香港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往来不断扩大。这种经贸关系越是发展,香港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就越大。这一相互依存、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14.
地区安全机制比较:东南亚和东北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佩锋 《东南亚研究》2001,(4):44-48,53
冷战结束后 ,东亚地区成为特别引人注目的地区。在东南亚 ,东盟不断发展壮大 ,影响日盛 ,东盟地区论坛以多边安全对话的形式成为地区很有影响的安全对话模式。在东北亚 ,大国特别集中 ,形成一种大国博弈结构 ,以双边安全对话为主 ,难以形成有效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本文结合冷战后东亚中的东南亚和东北亚两个地区的安全形势的新特点 ,分析比较了这两个地区安全机制的不同 ,并对前景加以推测。  相似文献   

15.
两德统一后,鉴于自身实力进一步增强,德国开始在亚太地区加大外交战略部署和投入。为使国家利益最大化,德国在亚洲各国大力经营公共外交战略,特别是在冷战后经济高速增长、地缘政治地位凸显的东南亚国家。德国积极开展与东南亚的公共外交首先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其次是想通过插手东南亚事务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制衡中国影响力。德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公共外交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传播企业文化;通过国际教育合作培养亲德人才;通过落实对外援助措施彰显大国担当。德国对东南亚开展公共外交势必对中国产生影响:加剧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复杂性;增大"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压力,且有可能损害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战略互信。对此,中国需要借鉴德国经验,加强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建设,并注意谋划与德国有共同利益的外交活动,促进中德间的良性互动以及在东南亚各国更深层次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南进政策”──九十年代台湾在东南亚直拉投资的新趋势皮军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新台币大幅升值,台湾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急剧扩大,东南亚国家成为台湾资本投资的热点地区。至今,台湾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累计金额已达150亿美元。但是,进入90年代后...  相似文献   

17.
冷战时期,日美同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应对所谓共产主义威胁的最重要也最为核心的双边同盟。在日美同盟建立和初期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因素是重大影响因素,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东南亚是确保日本不倒向共产主义阵营和日美同盟安全的关键地区;第二,日美同盟是包括美国东南亚同盟体系在内的亚太同盟体系的核心;第三,日本发挥其盟友作用,配合美国推进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开发,从“软”方面确保东南亚“自由世界”的安全,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  相似文献   

18.
焦蓓蓓  夏泉 《东南亚研究》2011,(4):80-85,96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为聚集的地区,不少华人有宗教信仰。东南亚地区华人按其宗教信仰大致可分为:华人穆斯林、华人基督徒、华人传统宗教信仰者。研究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宗教教育,有利于了解这一地区华人的宗教信仰与发展趋势。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宗教教育这一概念,然后对宗教教育学术史进行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东南亚华人的宗教教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继欧洲难民潮和北美非法移民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后,东南亚也爆发了严重的移民危机。东南亚国家普遍采取的将移民视为威胁的"安全化"行动不仅无助于移民危机的消解,反而加速了危机的升级,成为对地区稳定和东盟共同体建设的重大挑战。认识到移民政策"安全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东南亚各国开始寻求加快推进移民的区域治理,由此产生了地区国家"安全化"行动与"区域化"进程两者并存的发展态势。然而,在区域化进程中,东南亚诸国面临治理维度发展失衡,政策行动上存在共识缺乏和能力制约等挑战。为此,东盟需要突破当前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安全化"反应模式,实现均衡治理和统一行动。作为东盟的重要邻国,中国应积极研究对策,加强多边合作与协调,维护地区稳定与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0.
浅议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泛珠三角地区内部经济合作的现状与特点,接着分析了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以及经济合作的基础和空间,最后对其合作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