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邓立强同志原是西藏军区某部团职干部,1995年大裁军的时候,为了减轻国家安置军转干部的压力,他选择了自谋职业。离开战斗24年的部队后,他来到锦江区,在商场打拼出一片天地。随后,他又毅然放下自己刚开始的事业,响应组织的召唤,挑起了水井坊街道交子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担子,满腔热情地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思民、爱民、无私奉献的党员之歌。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军人,我的成长离不开党的教育、部队的培养,无论我到哪个岗位,我都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都应该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的事业。”这是王荣贵出任射洪县工商局局长就职演说中的一段话。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1993年8月,王荣贵由团职干部转业回地方正式就  相似文献   

3.
梁志勇 《先锋队》2011,(15):38-40
见过张建国的人,几乎都对他的所作所为不能理解。一个部队转业的团职干部,放弃了都市繁华舒适的生活,放弃了令人羡慕的社会资源,放弃了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回到山西临汾贺家庄乡东下庄村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7,(3):70-71
我从部队正团职的岗位上转业到地方,在等待安排过程中,认识一位下海经商的老乡,他几次找到我,让我参加一个自发组织起来的“同乡会”,这样便于以后在各方面互相帮忙,互相提携。请问这样的组织是否可以参加?  相似文献   

5.
冯根良  梁军  陈双 《新湘评论》2012,(17):44-45
在南洞庭湖畔的湘阴县有一种生态自然的“洞庭黄龙”鱼,它的养殖者,就是曾任广州军区后勤部正团职干部,后转业到广州市一家旅游公司任总经理的杨新民,一位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创业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6.
陈双  梁军  冯根良 《学习导报》2012,(17):44-45
在南洞庭湖畔的湘阴县有一种生态自然的“洞庭黄龙”鱼,它的养殖者,就是曾任广州军区后勤部正团职干部,后转业到广州市一家旅游公司任总经理的杨新民,一位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创业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7.
武警江苏边防总队把“双考”选拔干部作为推进创建模范党组织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提升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性。素质是最硬的“关系”“没有‘关系’没关系,素质才是硬关系。”这是武警江苏边防总队刚走上正团职岗位的一位边检站政委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从群众“找”干部办事到干部“等”群众办事,一个字的转变却有效解决了干部作风转变难、办事效率提升难、干群关系处理难、阵地作用发挥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中江县在村(社区)十部队伍中推行轮流坐班制。  相似文献   

9.
常听到有些干部在“检讨”时说,由于放松了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工作做得不好,出了问题等等。这些干部,能“检讨”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要尽到干部职责,是好的,应予以肯定。但从“混同”上找原因,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极为有害的。这种“混同说”,就是群众落后论。在这些干部看来,干部理应比群众高明、先进、有智慧;群众自然低下、落后、愚昧。如果干部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就掉进了落后堆里,起不到干部的作用了。这真是咄咄怪论。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是…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13,(4):4-5
省军区系统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着力加强人文素养培育、厚实人文底蕴,为有效提升部队“软实力”、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38年,我刚好20岁,当时在老家壶关县的“牺盟会”任协作员,主要是下乡宣传抗日。1939年秋天,县里选派我去抗日军政大学设在壶关山区的一分校学习,3个月后,部队上要干部,我们十几个学员就被派过去了。我被分配到政治处的民运科任干事。这支部队叫华北抗日民军,原来是河北省一名旧军阀的一个团,经我党工作,起义参加抗日。不久,这支部队奉命开到冀鲁豫交界地区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组织民兵开展抗日斗争。一次掩护战斗1940年5月,敌人发动了大“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有个村子叫杨固(音),周围的不少老百姓…  相似文献   

12.
“机关干部能力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部队发展的瓶颈。”大兴安岭军分区在一次召开形势分析会时,一名机关干部的真实坦言,引发党委“一班人”的深思:人才是部队建设的重要支撑,没有人才,高标准建设很难推进。为此,军分区大力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人才”活动,迅速掀起讲学习、愿学习、下功夫学习的热潮。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黄龙山下的澄城县刘家洼乡,有位曾在部队先后20多次光荣立功受奖,6次在国防施工和抗洪抢险中为救护战友和抢救国家财产奋不顾身,与洪水和烈火英勇拼搏,终身致残;由部队退休后相继5次从人民大会堂领奖,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享誉全国、誉满三秦的“爱国拥军模范、一等伤残军退干部张清海”。按理说,这位军退到澄城县刘家洼乡柳泉村第6组,由国家供养终身,有专人护理日常生活的一等伤残军人,该享清福了,可张清海却认为:过去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替今后。虽然自己由部队退休返乡养伤,但这并不是人生的归宿和终点,只能是另一…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因坚持正确路线 ,曾三次受到错误处分。邓小平则被定为“江西罗明路线”首要分子 ,受到严重打击。还有诸多所谓“毛派”的高中级干部 ,也曾因为“拥毛”而受“左”倾领导者的压制和排挤 ,李井泉便是其中之一。 李井泉 ,190 9年 9月出生于江西临川唱凯镇仓下村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好学上进 ,在父母支持下读上了县城省立第三师范。 192 7年南昌“八一”起义爆发后 ,大军南下。追求进步已加入共青团的他 ,毅然投笔从戎随军南征。李井泉始料未及的是 ,他所在的部队在广东大埔三河坝一战失利。部队被打散后 ,他在…  相似文献   

15.
正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的事迹却令人感动,她就是大连市中山区桃源街道长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丽萍。从部队团职岗位退休之后,张丽萍便一头扎入基层,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她淡泊名利、不辞辛劳,以无私情怀和奋斗精神书写着"为民"二字;她视事业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三讲”教育思想成果交流会上,听到一位领导同志谈自己的体会,说我最大的收获之一是把党对干部的要求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好一个“变”字。这个变字的意义有千斤重,一个”变”字道出了“三讲”教育的巨大收获。党对干部在不同的时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文中对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出一厂五点要求:第一、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第二、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第四、模范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第五、刻苦学习,勤奋敬业…  相似文献   

17.
实行干部交流是培养锻炼干部,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在某些地方干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带、提”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带人。领导干部交流到一个新地方、新单位,便将自己身边的“亲信”一起带走,安排在要害岗位上,以利于自己日后“使用方便”。 二是提人。有些交流干部在离任前,突击提拔一批未经组织上严格考核的干部,其中一些素质低的干部往往给后任留下危害。 干部交流中的“带、提”现象,有悖于干部交流的初衷,干扰了干部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影响干部形象,应引起各级党委的重视。干部交流中的“带、提…  相似文献   

18.
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阳泉市中医医院党支部书记张晋蜀作为一个在部队干了10多年党务工作、政治工作的干部,1993年底我从部队转业,被组织分配到阳泉市中医院担任专职党支部书记。如何尽快地适应地方工作,进入“角色”,打开局面,把工作干好呢?三年来,我抱着“认...  相似文献   

19.
特殊党课     
清晨,当满载四十多位干部职工的大客车驶入大青山后,已经寂寥了一个冬季的大青山顿时显出了生机,一次特殊党课的序幕拉开了……莱西市财政局的干部大多比较年轻,工作有闯劲、有朝气,但思想也客易波动,起伏较大,个别干部甚至出现了与别人比收入、比享受、比待遇,而不是比工作、比贡献的不良苗头。如何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增强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党性观念,是局领导班子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近日,他们做出决定:走出条件优越的办公大楼,把党课的课堂摆到偏远的山区,邀请模范老党员讲传统、讲党性、讲奉献、讲作风,让干部自己去接触、自己去对比、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受,让思想接受一次深刻的洗礼……  相似文献   

20.
28岁当上团职军官,34岁已是师职干部,41岁任湖北省石油总公司总经理,45岁成为正厅级干部,仕途顺畅,一路被各种荣耀和光环笼罩的熊家解,曾令许多人羡幕不已。但自从他拜倒在一个女人的石榴裙下,并为讨好她而大搞权钱交易后,其人生轨迹便发生了可怕的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